《再见,大特区的太阳》
第14节

作者: 采菽采绿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们是几个在海南晃荡累了的人,而我是个新来者,我的体力还没有被流浪的艰辛所消耗,心灵还没有被一个叫“沧桑”的家伙所磨损。我兴冲冲地搬了进去。他们影响不了我。相反,我住进去没有几天,成天窝在家里不知道在干什么的魏蒙说要出去跑业务了。她也自己干,好像主要搞印刷,也跟诺亚策划一些小型活动会议什么的。诺亚呢,有一天居然拖出一支吸尘器打扫起卫生来了,一边自我解嘲说:

  “向倪虹小姐学习。”
  我出来进去都哼着歌,走路带着一股风,头发上闪烁着大特区金色的阳光。那时我最喜欢哼的,是一首“掌声响起来”:
  “…抖落一粒粒尘土,踏上遥远的路途,多年飘泊我餐风露宿,为了理想我宁愿忍受寂寞,饮尽那份孤独…”
  我有心情唱歌,因为我热爱这片土地,当然,也许仅仅因为我刚来。过去的故事包括伤痛已经全部抛在了旧的大陆,我好象刚刚从地狱中走出来,身披新鲜而灿烂的霞光。这是一片新的土地。我并不十分清楚为什么来海南,可就那么来了。而一踏上这片热土,就万分激动地爱上了这里的一切:阳光,椰子树和怀揣梦想的人们。这是一片涌动着欲望,热血,青春和希望的土地。我享受着大特区每一天不同的太阳,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人和事经过我的身边,传奇近在眼前,甚至自己就是一部悬念丛生精彩无比的传奇的开头,一切皆有可能。这感觉太令人兴奋了!我不在乎是否能日进斗金。

  3.我签单了!
  日期:2011-03-16 09:09:07
  遇见安迪是在海口的一间茶厅里,那是在三月份一个温暖宜人的夜晚。
  这是我生平第二次见到他。
  第一次遇见安迪,我才刚上初二,有一天放学回家晚了,在路上被三个流里流气的小混混团团围住,正在不可开交之时,突然冒出来的也是中学生摸样的安迪和他的小同伴出手救了我。

  不知道如今海口的茶厅变成什么样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会儿,海口的茶厅许多是设在宾馆酒店的大堂里,反正在我这小乡巴佬的眼中,那些茶厅呀,咖啡厅呀家家都那么气派,堂皇,漂亮,而且还风格各各不同——这一点很重要。最初光临其间,常常使人产生一种来到异国的美丽幻觉。我这人好想入非非,一走进茶厅,脚踩在又厚又软的地毯上,满眼富于异国情调的装饰,细细的巴洛克背景音乐游丝般自远方飘来,我真的有种置身异国的美丽幻觉。而自己仿佛也摇身一变,平凡的外貌,廉价的衣装,顿时变得魅力非凡起来。

  那天是林兄他们请我喝茶。
  林兄人很随和,就是那种你在机关单位常见的那类好人。他一说话总爱哈哈笑——后来我发现海南人都爱笑,个个都是乐天派,“面包会有的…”这句话老挂在他口中,当然,他也是为了给我打气——他本人倒不愁面包,他在一家当时名噪一时的企业工作,我估计他不差钱。
  另外一位就是“邢经理”了。
  刚上岛那会儿,他们隔天便请我吃饭或喝茶。你可别以为这喝茶有什么猫腻,这个真没有。这也正是那个时代的可爱之处,很单纯,但是快乐。当然,我不否认,这让我有点晕——,过去,谁这么捧过我呀?我那位“企业家”是个‘老农民”,从来没有这份雅兴。所以他们让我有点准美女的感觉。不过,每次吃饭也好,喝茶也好,我一律是一张素脸、衬衫加牛仔裤,这是那时侯我的“范儿”。另外,从最实际的意义上说,因为有他们的可期待的饭局,我也得以把吃这一块的花费降到最低,每天仅以填饱肚子为度,决不会受满大街花色无穷香气扑鼻的美食诱惑而去瞎掏自己干瘪瘪的小腰包。

  已经有好久没有跟他们一起喝茶了。也许是我现在翅膀稍许硬了,也可能大家都忙了起来,反正我算在海南基本上站住了脚。自从离开了邢经理他们公司,我们就很少在一块儿喝茶吃饭。
  好久不见,气氛仍旧融洽甚至可以说亲密——我还是他们的小老妹嘛,我希望这种感觉依然保持下去。所以我很开心,发出由衷的、爽朗清脆的笑声,一如从前。我可不是装假,是真的开心,同时,还觉得具有某种义务,得把这份开心放大,让其具有某种形式感。
  显然我的笑声感染了二位。
  不过,我也没有光顾了笑和吃,眼睛耳朵也没有闲着。我从小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众生相,生怕什么新奇有趣的人和事悄没声儿地从我身边溜走。
  这不,一高一矮两个男子正朝我走了过来。

  “咦,你也在这里?”
  两人中矮而胖的中年男人跟我打招呼。
  我只顾盯着他身边那位较年轻的看,居然对他视而不见。原来,他正是我目前的“衣食父母”——那位牛气冲天的“屠户”主任呀(实际上也就是承包的,这我以后才知道)。
  “啊,不好意思,没看见,失敬,失敬。”我嬉皮笑脸地说。
  “当然喽,倪小姐人高眼睛也长得高,何况在这种场合,我不生气。”
  “嗯,有道理。”我一本正经地说。

  说老实话,虽然他是当时我所见过的大陆人中最典型的“牛人”,可在心里头还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前面说过,我这人始终就没有怎么拜金过。 虽然,跟我们这些人相比,马主任是早已越过了求生存的地步,他可以说在海南已经小有斩获:一帮来自天南地北、主要是从他老家来的穷嗖嗖的中年小学男教师小科员什么的,已然为他拉来了三四十万广告进账了,看势头,他们还会拉得更多,没有人能挡得住,我羡慕归羡慕,可就是没有因此觉得他们有多么了不起。

  “怎么,不把朋友向我们介绍介绍?”马主任仍然一副神气活现满不在乎的样子。
  把他们互相介绍了之后,我将目光再次转向旁边那位风度翩翩、一直笃定微笑着的年轻人。即使我不懂,也注意到他鼻梁上架的那副金边眼镜可能是真名牌,而且价格不菲。要说我们这群人中,乃至整个茶厅中谁在穿着打扮和气质上最跟这闲适优雅的环境相配,那肯定是非他莫属了,说得夸张点,他简直让我有种惊艳的感觉,倒不是说他长得比贝克汉姆还帅,而是那时侯大陆来的年轻人谁不是穷得丁零桄榔的?谁又不是一副急毛猴的样子?

  马主任略带嘲讽地说,“大名安迪,刚从乌鲁木齐飞过来,准备加入我们的队伍。对了,他老家也是贵州遵义的,你们还是老乡呢。”
  安迪对我轻轻点点头:
  “幸会!”
  “你好!”
  我一边继续打量他,双手却下意识地背到了背后。
  安迪善解人意地微笑着放弃跟我握手的打算,信步朝前走了。

  本来邢林二位邀请他俩一块坐,马主任倒没有反对,安迪礼貌周到地说,就不打搅了,他们也有点别的事要谈,不好意思啊。
  他们在离我们不远的位置,找到一张桌子,坐了下来。安迪仿佛是无意间回头望了我一眼,我们的目光又相遇了,他冲我微微一笑,一个迷人的笑容,我似乎看见他眉毛上那颗豌豆大的黑痔在轻轻颤动。
  突然,“啪嗒”一下,记忆的开关打开了。
  那颗黑痔…他慌慌张张把我护送回家,拉着比他矮半个头的小同伴飞似的跑了。我进屋前又朝跑开的他们回头望了一眼,正好他也回头,暮色中,他的脸端正清秀,似乎有点窘,我这才注意到他右眉的上方有颗豌豆大的黑痔…等他俩消失在暮色渐浓的街道上,我才想起忘了问人家姓名学校。从个头和脸上看,我猜他也是初中生,顶多比我高一级罢了。奇怪的是,我们居住的县城并不大,那以后一次也没有再见过他。

  “对不起,我过去一下。”我起身朝马主任他们走去。
  “请问你是湄潭人吗?”我激动地劈头就问。湄潭是我的老家。
  “不是,怎么?”他非常惊奇,眉毛上那颗痔一动一动地。
  “那你去过湄潭吗?”我想,他既然是遵义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