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百年中国的那些女人》
第47节作者:
出走的钥匙 日期:2011-04-21 20:35:52
1913年7月,袁世凯整肃革命党,新任安徽都督倪嗣冲,免去潘赞化芜湖海关监督一职。潘赞化携玉良租住在上海法界霞飞路渔阳里,两人在此结婚,证婚人就是住在隔壁的陈独秀。
潘赞化教潘玉良学文化,又拜了邻居洪野学习绘画。1915年,蔡锷通电讨袁,潘赞化赴滇参加,获“云南起义纪念章”。
1920年9月以潘世秀的名字参加上海美专的招生考试,成为十二个女学生之一。潘世秀这个名字很奇特,也就在此期间用过。其来由估计和潘赞化的有关,潘赞化原名世璧。
但是改变名字上学,但还是被人知道了当年在妓院待过的事实。学生们或是学生们的家长,给学校提意见。半年后潘玉良退学。
日期:2011-04-21 20:53:36
潘玉良退学后,在丈夫潘赞化的支持下,顺利的考取了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在国内招收的第一批学生。1921年8月5日《申报》发表《里昂海外大学又一消息》云:“此次建设法国里昂之海外大学,共招学生一百六十名,分北京上海广州三处招考,……。兹探得京沪两处各生姓名登载如左,……女生共十一名:黄明敏、黄伟惠、罗振英、林宝权(以上四名为广东特待生)、苏梅、方蕴、方裕、刘梧、吴绩新、潘玉良、杨润馀(以上七名为本部生)。”报道中提到的苏梅就是后来移居中国台湾的文学名家苏雪林,她在后来多次著文回忆与潘玉良近半个世纪的交往。
潘玉良获得的是安徽省官费留学金。
1921年9月24日抵达法国里昂的中法大学,法文名字是“Yu lin Pan”。此后,潘玉良又分别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和意大利罗马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直到1928年。
日期:2011-04-21 21:27:23
1928年潘玉良海外归来,受聘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系主任,后来还兼任位于南京的中央大学及新华艺专。
潘玉良学习相当刻苦,要知道她受教育的年龄已经17岁了。她骨子里有一种坚强的品质。1927年潘玉良的习作《裸体》送意大利国际美术展览会奖参展,引起关注。后来在另一个展览会获奖,奖金五千里拉,一举奠定了她在画坛的地位。
1928年年底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是“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展出作品两百多件,震动了当时的中国画坛。
在回国后的两三年时间里,潘玉良进入创作上的井喷期。她利用假期先后采风于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名山胜水,游踪所至,尽入画库,创作了大量作品,并相继举办了四次个人画展。
在举办第四次画展时,潘玉良遇到了麻烦。有记者问她,“潘女士,这些画据说都是别人画的,你每个月还会给那个人钱”。当时洪野得了比较严重的肺病,孩子一直没有工作。潘玉良为了报恩,每月把自己的工资拿出一半送给洪野。
潘玉良怎么回应记者呢?她笑了,走到一个临摹她画的学生前,把他的画板借过来,自己对着玻璃窗子,唰唰唰,一会儿就画好了自画像,然后给大家看,下面是一片掌声。
不过开系务会议时,有老师很不服气,并且说特别难听的话,说什么这个学校叫“凤凰死光光,野鸡称霸王”。潘玉良上前一记耳光,她和上海美专决裂。
潘玉良到了南京,成为南京中央大学全职教授,担任系主任的徐悲鸿对她很重视,给她专门开了画室。
日期:2011-04-21 21:45:47
1936年的1月28号,潘玉良在南京举办第五次个人画展,规模很大。其中一幅是《大忠桥》,画的是南京秦淮河上的大忠桥,大忠桥是纪念明末黄道周所建的,黄道周一代儒学宗师,他当时率领乡众抗清,在大忠桥遇难。
另外有一幅《人力壮士》,整个画面是一个裸体的男人,搬着一个大石头,石头下面压的是小草。这幅画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震撼力非同凡响。教育部长朱家骅看了之后,给了一千大洋,要把它定走。
不料第二天,《人力壮士》被人用刀划了,上面还写了“妓女对嫖客的歌颂”几个字。
这对潘玉良打击不小。
日期:2011-04-21 22:01:52
1937年秋,她去法国巴黎参加万国艺术博览会推出自己的作品,因为各种缘由,从此她一直没有回国。
在法国,她被人们称为“三不女人”,就是不恋爱、不入外国籍、不与画廊签约。表明她对爱情的忠贞,对祖国的赤诚 ,对艺术的执着。
刚到法国时,她基本上卖了一点画,然后靠社会救济金维持。1960年,她搬到法国一个小镇,住在一个小阁楼。她把卧室当成画室,几乎一天都不下楼,专门绘画。
潘玉良在法国生活期间,有一个叫做王守义的男人对她帮助很大。王守义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之后开了一家中餐馆,出国前他结过婚还有个孩子。1937年潘玉良再次来法国时,他们相识了。那时潘玉良生活极其窘迫,一次王守义去看望她,发现她饿得脸色很难看,于是临走就悄悄地将20美元塞在了潘玉良的门缝中。当时,20美元算得上是一笔大数目了,为此潘玉良非常感动。后来几十年,王守义对潘玉良照顾很多。
1977年潘玉良去世后,王守义出钱在巴黎蒙巴纳斯墓园买了一块墓地,王守义亲手写了墓碑的文字:潘玉良艺术家之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