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那么多公款,回去如何冲账呢?黄大哥很后悔当初的决定,怀念起搞钢材那段“细水长流”的日子来。“细水长流”虽然波澜不惊,但由于它紧紧贴附着大地,所以能绵延不绝。而“翻江倒海”虽然壮观,但那江海上的波涛是悬空的,最终会归于平静。自己怎么不早一点悟出这个道理呢?
朋友父亲还要怂恿黄大哥继续撒钱。黄大哥后怕了,预感这是一个无底洞,只有刹车。在痛苦中煎熬了一个夜晚后,他忍痛把这血淋淋的烂肉割掉了。
遭此浩劫,医院罢免了黄大哥的经理职务,停岗,停发工资,成立调查组调查他的经济问题。一开始院长还在暗中保护他,但不久便调走了。最后,医院领导班子对黄大哥作出了开除公职的处分。
日期:2012-05-09 18:40:40
(九)
当然,黄大哥在这场浩劫中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他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次性爱。
那个时间段,朋友父亲还没有把弄不到煤的情况告知他,他对暴富还充满期待,心情很好。一天晚上,朋友开上那部进口车,与他在大街上兜风。不出所料,吸引了很多眼球,其中就有女孩子的眼球。朋友是个泡妞老手,一遇见没有男伴的上眼的女孩子,就停车搭讪,问人家去哪里,要送人家。还真忽悠到了两个美女。事后才知道,当地有一帮这样的女孩,叫“玩妹”,她们不在乎男人的钱,给也行,不给也行,只要对你有感觉,就可以陪你玩(开销由你出)。黄大哥与朋友遇到的大概就是“玩妹”。
“玩妹”上车后,大家来到了舞厅。这舞厅是跳交谊舞的,偏偏黄大哥与他朋友不会跳交谊舞,这就很尴尬了。更尴尬的是,舞厅里的男士们纷纷过来邀请“玩妹”跳舞,把黄大哥俩人晾在了一边。
在海南,若带女孩子上舞厅,该女孩就是你们这桌人的“私有财产”了,别桌不相识的客人是绝对不能邀请该女孩跳舞的(该女孩也绝对不能接受邀请),否则必大动干戈。没想到大陆风气如此开放,黄大哥俩人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俩“玩妹”不想黄大哥他们太难堪,就殷勤地拉他们跳舞。黄大哥硬着头皮上场跳了一下,实在不行,只得中途退下。他感觉全场人都在盯他,看他的丑样。其实人们只注目那些跳得最好的舞者,根本没有人盯他。
眼看没趣,俩“玩妹”便缠着黄大哥去兜风。朋友向黄大哥使了个眼色,看来有戏,于是便去兜风。
此时夜已深,车辆、行人稀少,黄大哥朋友把方向盘左拐右掰,故意把车开成蛇行状,弄得俩“玩妹”在车里惊叫连连。
车在摇摆,车里的人也在摇摆,刚才舞厅里的压抑一扫而光。
兜了大约半个小时,便回宾馆。黄大哥领着他喜欢的一位女孩进到了房间。
他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紧张地坐在床沿。
女孩见状,有点尴尬,便走向镜子,拨弄自己的头发。
她虽然背对着黄大哥,但雪白的脖子、青春少女特有的腰身、不甘心被连衣裙埋没而若隐若现的胸衣扣带,撩得黄大哥心神荡漾。
黄大哥从电影里知道,男女恋爱都要拥抱。他想,应该抱一抱女孩。
他走过去,把女孩扳过来,紧紧抱住了她。
只觉得有两团绵软的东西抵住他的胸膛,他身体立刻有了一种异样的反应,他无法描述这种反应。
他定了定神,发现女孩嘴巴正对着他的嘴巴。
按照电影里的镜头,该到相吻环节了。
可是,他却很难为情,不知如何“下嘴”。
不知不觉地,俩人相拥着,倒在了床上。
他冲动起来,翻起女孩的裙子,想做那事。这时发现,自己竟忘了脱裤子。
他想脱,又害羞起来,连忙起身,把房间的灯关掉,然后再脱。
这回俩人都赤裸裸了。
他又要做那事。
女孩制止住他,嗲嗲地说:“先玩玩嘛。”
他反而紧张得不知道该怎样玩。
女孩见状,把他的手放在她的胸脯上,然后尽情地抚摸他。
他这才抚摸起她来。
渐渐地,传来女孩嘤嘤的喘气声。
他再也忍受不了了,拱起身,向女孩那神秘地带冲去。
他上下求索,却找不到“真理”所在。
他是学医的,按理很了解女性的身体构造,不应该这么费劲。可偏偏实践起来就是这么费劲。看来,书本上的东西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
女孩见黄大哥磨磨蹭蹭,便自告奋勇、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他的“革命领路人”。
靠着女孩的引导,黄大哥才撞开那“天堂”之门。
顿时,他脑海里一片空白……
日期:2012-05-09 22:18:53
自高中在公交站欣赏女孩那一天起,黄大哥脑海里,就无数次地想象自己的第一次——会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地方、跟怎样的女孩在一起?万万没想到,竟是在如此陌生的城市、跟如此离奇的女孩完成自己的第一次。唉,本来很浪漫的一件事,搅在浑水里面了(令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
……被开除公职后,黄大哥彻底断了财路。没多久,“家底”也花光了,黄大哥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位同学,介绍他进一家私人钟表公司帮忙,生活才有了着落。
不过这段打工经历并不长,由于同学与该公司老板有利益方面的瓜葛,黄大哥夹在两者之间非常尴尬,便主动提出了辞职,回家吃父母的闲饭。
一个大男人吃父母闲饭,是黄大哥不能容忍的,他整天挖空心思地寻找商机。
还真让他逮着了商机。
当时,录像生意很红火,大街小巷布满了录像厅,都是放映香港的爱情片与武打片(还偷偷摸摸放黄色录像)。录像厅的缺点是场地窄、屏幕小、环境嘈杂,这些无法跟电影院比拟。但它有它的优点,就是片源充足,天天更新。黄大哥便想了,能否使两者的优点互为补充呢?录像厅的缺点很致命,无法改进,且市场已饱和,介入无意义;电影院则大有潜力可挖,只要解决了片源问题,天天更新,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他立马行动,通过朋友的关系,认识了海南电影公司发行科经理,姓张。这便是小城市的好处,地盘不大,一张蜘蛛网便可覆盖,无论找什么部门的人,你托我,我托他,总能建立起联系。
某个晚上,黄大哥买了几斤水果,与朋友一起登门拜访张经理。
张经理50多岁的样子,差不多到退休年龄了,家里的陈设比较老旧。那时候彩电已开始普及,可这位经理的客厅还摆放着黑白电视机——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装样子,要么生活负担重。
通过寒暄,知道张经理有4个小孩,只有一个小孩参加工作,两个小孩读大学,一个小孩上初中。看来他的情况属于后者,生活负担比较重。
谈话很快进入正题。
“张经理,我们电影院为何不能像录像厅那样,新片周转快一点呢?”黄大哥试探着问。
张经理回答:“你不了解我们的国情。在我们国家,影片发行有一个审查制度,体制又僵硬,周转如何快得起来呢?录像则不同,现在市面上的录像带99%是通过走私渠道进来的,不受政策制约,又有利益的驱使,片源自然不成问题啦。”
听完张经理介绍,黄大哥的心凉了半截。
“你们有什么想法?”张经理关切地问。
黄大哥把他的想法与计划和盘托出。
张经理说:“要让电影院像录像厅那样频繁换片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不过,我可以利用我的影响力,优先供应电影拷贝给你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