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人……》
第23节

作者: 定而能静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来我父亲平反了,国家也恢复了高考制度。父亲一直对我有严格的教育,就算下放到农场劳动期间也鼓励我读书,所以国家一恢复高考,我就考上大学了。在大学期间,除了假期看望孩子,我都是住在学校,终于逃离了那个家庭。毕业后,通过父亲的关系,分配到了这家银行的北京总行。”
  “你从上大学就一直跟丈夫分居吗?”
  “是的,20多年了。”说到这里,于惠哭了起来。
  陈世钊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
  于惠倒了一杯酒,往嘴里灌。
  接着还要灌第二杯,被陈世钊制止了,他忽然同情起这个女人来。
  于惠继续向陈世钊诉衷肠:“小陈,你知道吗?从你一进公司,我就留意你了。你虽然年纪轻,身上却有一种深沉的气质,头脑聪明,办事又稳,是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你知道吗?我多次在周小强面前进言,让他提拔你。可不知怎么回事,他就是器重黄伟而不器重你。我并非感情用事,你确确实实有能力。现在,我独挑大梁了,可是做一个女强人是何其难,我多么需要一个能为我出谋划策、替我分忧……懂得嘘寒问暖的帮手啊。”

  她越说越激动:“我知道你有了女朋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可你刚处丨女丨朋友时,我不知有多嫉妒,我无数次规劝过你,让你以事业为重,不要过早谈感情问题。而你就是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还笑嘻嘻向我描绘女朋友如何漂亮、如何贤惠,更跟我说,要带女朋友给我看,请我吃饭。我的泪水只有往肚子里咽。现在,我没有过多奢求了,只希望你偶尔抽一些时间来陪我……小陈,你可以把整个大海给你妻子,但能不能从中勺出一小杯给我呢?”

  说完,她端起那杯酒,又灌了。
  陈世钊一时间手足无措。沉默了良久,对于惠说:“晚了,我们回去吧。”
  于惠一脸失望:“你先回去,我再坐一会儿。”
  陈世钊逃也似地冲出酒吧。
  可是还没到家,便接到于惠的电话:“小陈,我醉了……”

  陈世钊心软了,返回酒吧,见于惠已经烂醉如泥。服务生说,自他走后,她就不停地灌酒。
  他只得在旁边的寰岛泰得大酒店开房,与服务生搀扶着她,送她进房间休息。
  日期:2012-05-12 11:30:35
  (十五)
  昨晚于惠一席话让陈世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今天他起床比较晚,到公司时,已经10点钟。

  还没见于惠来上班。
  他记挂着于惠,就给于惠打了个电话。
  于惠还在睡,只朦朦胧胧地接电话,讲话也朦朦胧胧。
  “不要打扰她了。”陈世钊决定,干脆去一趟北京,把黄大哥的事情办了,同时冷静思考一下与于惠的关系。
  他随即打电话给北京检察院的同学,同学刚好不忙,便订了一张下午去北京的机票。

  接下来,他把公司未来几天的公务处理了,批了转给工程队的两笔款项,还批了下半年度的广告预算。
  他没忘记给于惠发短信,除了安慰她以外,还特别说明有私事要去北京几天。
  去机场之前,陈世钊又给黄大哥打了电话。黄大哥说要送他,他说没必要。每次出差,他都是自己驾车到机场,把车停在机场的停车场里保管,回来再自己开车回市区,避免了亲朋好友迎来送往的麻烦。
  办完登机手续,时间尚早。陈世钊想起应该给同学买点礼物,便去逛礼品商场。商场里的礼品琳琅满目,不知买什么好。导购小姐建议他买燕窝,说燕窝性温和,男女老少均可食用。
  陈世钊听妻子说过,印尼的燕窝最好,但商场没有印尼燕窝,他经过挑选,买了一盒同仁堂的燕窝。

  买完燕窝,还有时间,陈世钊就在候机室一个小书店里看书。
  书店规模很小,翻来翻去就那么几本书。无聊之极,他随手拿起一本《经典生存法则》来看,当作消遣。
  时下图书市场上传授如何生存,如何成功的书籍多如牛毛,因此陈世钊一开始并不很关注这本书,吸引他眼球的倒是“经典”这两个字。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具有权威性的意思,世上难道有权威性的生存法则吗?他不相信。
  可是看着看着,陈世钊发现这本书有别于其他励志类书籍。那些书籍,要么只知道煽动读者的情感,空洞无物;要么就胡乱拼凑,向你传授一些不痛不痒的成功方法。而这本书似乎更强调智慧方面的东西,它提出的三大生存法则——谋变、借力、执著,令陈世钊很感兴趣。
  他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书中先讨论“谋变”这种智慧。
  虽讨论“变”,一开始作者谈的却是生物的遗传特征。以动物为例,生长发育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它不断地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最后构成了它的身体。科学家们已经证实,这一系列过程是由遗传基因控制完成的。不仅如此,个体的生理特征(例如人的血型)和行为方式(例如角马的迁徙)也同样由遗传基因加以控制。一个小小受精卵,由于携带了遗传基因,其祖祖辈辈的性状就被传承了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生命个体没有了祖先遗传的各种性状与行为,可能一刻都生存不了。

  但是,作者紧接着说,遗传特征(行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它不能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威胁到个体的生存了。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非洲和地中海一带生长着一种行列蛾类的毛毛虫,这些毛毛虫外出觅食时通常由一只“队长”带头,其它毛毛虫的头顶着前一只伙伴的屁股排成一列前进。科学家们做过实验,在一只花盆的边缘摆放一些毛毛虫并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然后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这种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的遗传行为,这样它们就紧紧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一圈圈地绕着花盆走,对近在咫尺的松针置之不理。时间一天天过去,它们的队列却丝毫不乱,依然没头没脑地兜圈子,最后由于饥饿难当,一个个精疲力竭地死去,而一大堆食物就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

  作者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局限性,所以造物主在赋予生物遗传性的同时,也赋予了它改变原有性状产生新性状的功能——这就是生物的变异性。生长在高原地带的植物一般都比较矮;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根系都很发达,叶片多毛,并且有角质层;陆生脊椎动物原先都是四足动物,后来人类的前肢变成了手;鸟的前肢变成了翅膀;蛇的变化最为彻底,它失去了全部的四只脚。其实蛇的祖先是蜥蜴,它怎么失去脚的呢?最流行的穴居理论认为,早期的蛇由于竞争原因被赶到了地底下,为了适应洞穴生活,它们不得不改变自己,于是身体变长了,眼睛变瞎了,四只脚也退化了。直到后来,爬行动物竞争减弱,它们才从地底下重新钻出来。尽管这一理论仍存有诸多疑点,但蛇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整个身体形态结构(包括行为)都发生了变异,这一点是确切无疑的。

  这时陈世钊想起了前段时间在《动物世界》里看到的一幕。
  还是赵忠祥解说,放映的是非洲大草原上猎豹捕捉瞪羚的场景。请看,一只猎豹瞄上了瞪羚。它先是屏住呼吸,慢慢、轻轻地靠近猎物,接着几步小跑,随即进入疾驰状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向瞪羚。瞪羚先是一惊,但马上拔腿狂奔,于是双方在辽阔的非洲草原上演绎了一场速度之美。
  瞪羚拼命地奔跑,猎豹不断地冲刺,双方都靠“遗传的技能”进行着角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