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的宋词——跌落宋朝的蝴蝶》
第20节

作者: 一金一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4-22 07:56:27

  (十)轻舟短棹西湖好
  这两件事的背后,其实都有其背景在内。其一,庆历年间,范氏主政,欧阳修身为谏官,屡屡进言,得罪权要。第二,仁宗之后,宋英宗登基四年即告驾崩,宋神宗想要尊崇自己的生父为濮王,大多数朝臣认为只宜称生父为皇伯父,欧阳修、韩琦等人认为前无典据。于是乎,新政权的争取者便纷纷谣言攻击。
  欧阳修心灰意懒,杜门不出。连上七章,要求予以追究查明。宋神宗也发了火,要求严查,将蒋之奇、彭思永等人贬谪。但是,政府的表态是暧昧的,尽管宋神宗两次手诏,希望欧阳修视事如初。可是,这桩空穴来风的污陷使得欧阳修深深知道,朝廷上斗争复杂,自己实在不能忍受,他三上札子,请求外放任职。

  按照惯例,七十岁才可以退休,但此事之后,欧阳修便无意于朝中政事,尽管大臣们都以为朝廷将要虚相位以待之。从六十多岁起,就不停地向朝廷打报告,请求告老还乡。欧阳修太累了,他需要回到滁洲那一段醉翁岁月中,就像他自己写的《归田录》一样,“既不能依阿取容以徇世俗,使怨疾谤怒丛于一身,以受侮于群小”,不如退避荣辱,优游田亩。一封写得比一封更为着急,一封写得比一封诚恳,大有去意已决、不让退便不罢休的意思。

  当年的醉翁,真的老了。疾病缠身,他决定更号为“六一居士”:家中藏书一万卷,集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加上他这个老翁,老于五物之间,刚好为六一。好消息传来了,宋神宗终于批准签发了欧阳修退休的文书。欧阳修回到了颖州,回到了他熟悉并想念的颖州西湖,回到了庭院深深、杨柳堆烟、门掩黄昏的仙境之中: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采桑子》
  十首《采桑子》,笔调平和,淡泊宁静,这个六十六岁的老人,在一顷湖光中,在柔美温和的词句中,枕着波涛,在清风明月中,安详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至于苏东坡的评价,说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率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这样的肯定,对于欧阳修来,都已经不重要了,他完成了他的事情。
日期:2011-04-24 11:02:29

  【欧阳修简介】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丨革丨新运动的领导者,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词集有《六一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

  【欧阳修部分诗、词、文鉴赏】
  赠沈博士歌
  沈夫子,胡为醉翁吟,
  醉翁岂能知尔琴。滁山高绝滁水深,
  空岩悲风夜吹林。山溜白玉悬青岑,
  一泻万仞源莫寻。醉翁每来喜登临,
  醉倒石上遗其簪,云荒石老岁月侵。
  子有三尺徽黄金,写我幽思穷崎嶔。
  自言爱此万仞水,谓是太古之遗音。

  泉淙石乱到不平,指下呜咽悲人心。
  时时弄余声,言语软滑如春禽。
  嗟呼沈夫子,尔琴诚工弹且止。
  我昔被谪居涤山,名虽为翁实少年。
  坐中醉客谁最贤,杜彬琵琶皮作弦。
  自从彬死世莫传,玉练锁声入黄泉。
  死生聚散日零落,耳冷心衰翁索莫。
  国恩未报◇禄厚,世事多虞嗟力薄。
  颜摧鬓改其一翁,心以忧醉安知乐。
  沈夫子谓我,翁言何苦悲,
  人生百年间,饮酒能几时。
  揽衣推琴起视夜,仰见河汉西南移。
  夜坐弹琴有感呈圣俞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锺子期。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采桑子》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像
日期:2011-04-25 20:52:24

  五、王安石:钟山脚下的孤桐
  (一)名重天下,虚位以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