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将星》
第20节

作者: 悬疑大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04 00:05:51

  【战国第一将星】(长篇连载)
  ——————————————————
  【32】吴起离开魏国的——常用史料
  现代人说到吴起被踢出魏国,大都要用到另外一个事例(史料):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柰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柰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引《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白话文——
  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
  公叔的仆人见相国愁眉苦脸,献计说:“吴起是不难赶走的。”
  公叔惊讶,问:“是吗,你说该怎么办呢?”
  那个仆人说:“吴起为人有骨气而又喜好名誉和声望。如果您找机会先对君上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而您的国土太小了,又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君上一定会说:‘那可怎么办呢?’您就趁机对君上说:‘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如果吴起有长期留在魏国的心意,就一定会答应娶公主,如果没有长期留下来的心意,就一定会推辞。用这个办法能判断他的心志。’然后,您另外找个机会请吴起一道回家,故意让公主发怒而当面鄙视您。吴起见公主如此刁蛮,如此的蔑视您,那他就一定不会娶公主了。”

  公叔按照仆人的话去做了。
  果然,吴起见到公主如此地蔑视老公国相,于是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这是吴起离开魏国比较通行的一种说法(前面咱写的吴起离开是在下考证后的情况)。
  本文作者为什么没有使用司马迁等人的吴起离魏的史料呢?
  -

  (待续)
  ——————————————————————————————
日期:2011-05-04 16:00:13

  【战国第一将星】(长篇连载)

  ——————————————————
  【33】扯淡的史料
  作者没有使用司马迁等人的史料——这是因为作者对史料做了分析,发现这则史料不太符合常理,也不符合那个时代的历史大背景。
  首先,魏武侯上任的时候,吴起的年纪显然已经不是婚娶的年龄(武侯接班时吴起44岁,到事情发生之时又过了六七年),要他娶妻,似乎有些生硬。而且——
  过去,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实际上是大错而特错,因为中国古代从来就没有实行过“多妻”,而是“一妻”“多妾”制。古人对妾比较随便,对妻很严肃,只能够有一个。比如春秋时代赵国的赵衰。那一年,赵衰跟晋文公到了翟地,翟人讨伐廧(gao,二声,音:高)咎如,得到两名美女。翟君把年少的女子季隗给重耳做了妻子;把年长的女子叔隗给赵衰做了妻子,生下儿子赵盾(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后来,赵衰回到晋国后,又娶了晋文公的女儿赵姬。按照春秋礼法,赵姬出身公室,身份尊贵,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赵衰的嫡配,即正妻。翟女叔隗应该算是次妻(妾)。历史上有多少女人斗来都去,甚至发生血腥事件,不就是为了争夺更高的宠位吗?赵姬却不是这样的想法。赵姬了解到赵衰与翟女所生的大儿子不但成年,而且非常有魄力,所以,她不但主动将叔隗和赵盾从边远地区迎归晋国都城,还“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内子,就是卿的嫡妻(正妻,也称夫人)。赵姬将自己的身份降在叔隗之下,使赵盾的宗法身份由庶长子变成嫡长子。这样一来,赵姬所生三子赵同、赵括、赵婴齐反而成为庶子。——如果可以娶两个以上妻子,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现代社会男人40一朵花,但在古代社会44岁的男人已经比较出老了,何况又过了几年,吴起实际年纪已经52岁。即便是吴起在鲁国杀过妻子,到了魏国的文侯手下已经近20年了,武侯手下六七年了,再怎么不济也是有妻室的人了,怕是已经有孙子(外孙)了;即便是现代社会,50出头的男人也不是花而是草了。虽然说,吴起多娶一个妾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如果涉及到是娶公主,那就有问题了。一方面,吴起的年龄应该比魏击大(或者差不多),他除非是魏击必须要用的人,否则国君没有积极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另一方面,吴起已经有妻子并且健在(后面会谈到),他要娶了国君的女儿,就必须将公主立为正妻,这样做,对于社会舆论来说并不妥当,因为在伦理道德方面,魏国奉行的是儒家思想,哪里能够如此对待前妻的呢?当然,如果吴起偏要这样做,也不是不可以。这些都不重要,只是有些不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已。

  可是,司马迁在吴起列传中已经刻画过:吴起是个小人,他曾经在鲁国为了求将而杀妻。现在,有个机会让他与国君联姻,成为国君的驸马爷,他岂不正中下怀、睡着了都笑醒了么?如果他是小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正好借此机会巴结国君,成为国戚,岂不是求之不得么?根据春秋礼法(见前段赵衰之妾赵姬的高尚事迹中——赵姬作为国君女儿有当然的成为正妻的优先权),吴起可以将过去的年纪大的妻子(黄脸婆)名正言顺的更换一名年轻的新鲜女人——这可是男人都不会拒绝的好事儿哦(比如82岁对28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况且,吴起应该知道成为魏国君主的女儿对自己的前途肯定有好处——这是傻瓜都明白的道理。

  吴起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公叔的建议呢?
  当然,前提条件是——如果他是薄情寡义的人的话。
  但是,最后的事实是吴起并不愿意娶公主为妻。所以,在这件同样的事情上,在鲁国的吴起和在魏国的吴起,同样是对待自己的个人问题,其行为却是判若两人,严重对立。
  一个功利至上,一个淡泊名利!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此话难道在吴起身上不起作用了。但是,他总该想一想——得罪了国君意味着什么?过去知道慎重考虑——杀妻求将都敢做;现在却怕了——年轻女子投怀送抱也不敢了?
  自相矛盾。
  结论只有一个:史料好扯淡哟!
  -
  (待续)
  ————————————————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