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04 16:33:27
第十五章 他乡相遇(2)
其实,王佐和乔斯不但是同学,而且还可以称得上发小,可以说是“青梅竹马”。
原来乔斯的外婆家就是王佐乡下奶奶家的邻居,王佐小时候在奶奶家呆的时间很长,乔斯也自小在外婆家渡过童年,所以他们在读小学前的儿时就认识了,而且在一起玩泥巴长大。上小学后,他们很少见面,互相之间也渐渐忘却了。没想到初三时,大王佐一岁的乔斯复读初三,正好分在王佐的班上,二人这才又建立起了友谊。此后,乔斯上了他们当地重点高中,王佐虽然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放弃了。那是因为他为了早点走上社会参加工作而复读初三,准备考中专,但由于阴差阳错,却上了当时招收城镇户口商品粮的中专类技工学校---那所他们家乡的船校,后来进了军工厂。而乔斯却考上了师专成了一名老师。所以自从初三毕业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来往和交情。
后来王佐离开军工厂南下打工,在南中国盲流了几年,最后在东莞一家灯饰厂任灯饰设计工程师,才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开始了在南方的艰难打工和创业。
王佐在那家灯饰厂做了半年后,一个夏天的下午,工厂保安打电话给王佐,说外面有人找他。他来到工厂保安室,发现找他的竟是他的初中同学乔斯。十年没见面了,王佐大感意外,因为他不明白在家乡一所初中任教的乔斯怎么会跑到东莞来了。
下班后,王佐和当时还是女朋友的灯饰厂会计主管韩墨在工厂附近的大排档招待了乔斯。饭桌上,王佐才相信乔斯是真的停薪留职来南方打工。而且据乔斯说他在珠三角转了一圈,钱也用完了,实在没办法,才厚着脸皮来找王佐的。本来乔斯是去另外一个师专同学那里,可是那个在一家工厂做人事的同学只招待他吃了一餐饭,就没有下文了。无可奈何山穷水尽之下乔斯才厚着脸皮来找王佐。王佐也知道了乔斯在来珠三角前,在家乡一家理发店理发,碰上了一个初中同学,这个同学和王佐很要好,知道王佐的地址并告诉了乔斯。王佐听完乔斯的话,不禁感叹人世间的机缘和巧合,不然他和乔斯怎么会在东莞相遇呢。
知道了乔斯的遭遇,已经在外打工盲流几年的王佐,并不觉得有什么世态炎凉。所以他一再安慰乔斯先安定下来,再慢慢找工作。于是王佐帮乔斯租了一间民房,并且给了充足的钱让他找工作。乔斯找了半个月的工作,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点灰心爽气,说自己一介书生,可能不适应东莞的用工环境。王佐知道乔斯肯定有难言之隐,不然怎么会抛下当时那么好的教师工作而南下闯一条未知的路呢。如果当年王佐是一份教师工作而不是在军工厂受尽屈辱,打死他也不会出门打工。所以王佐一再劝说乔斯慢慢找,钱的问题你不用发愁,发了工资就借给他。
王佐的女朋友韩墨因为是工厂会计主管,认识很多供应商的老板,所以向每家供应商的老板打听要不要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没等王佐发工资,韩墨就把乔斯介绍到距他们厂几里远同一个镇的一家台资工厂做仓管的工作。去那家工厂面试的前一晚,韩墨从工厂带出来几张仓库账页和报表,整整教了乔斯一个晚上仓管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于是乔斯顺利地进了那家工厂做仓管。
乔斯在去那家工厂前,王佐送了二本台湾人写的书给乔斯。这二本书当时在东莞非常流行,小书店和地摊上都有,书名叫《品质管理》和《生产管理》。那二本书的序里有这样一句话:“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中国正在腾飞,中国将成为未来全球最伟大的国家。”千千万万个梦想改变命运的打工仔,看了这二本书的序后,个个热血沸腾,梦想着在21世纪在中国的世纪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也正是这二本速成的台湾人写的日本式工厂管理方法,让部份好学上进的打工仔短期内掌握了品质生产之管理,在外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进入管理层,进入决策层,甚至创业做老板。
乔斯进第一家工厂后,白天认认真真尽心尽力的工作,晚上如饥似渴的阅读对于他这个中文专业高材生来说如小儿科般的二本管理书,很快就掌握仓库管理业务。他把工作中的实际与书中的理论相结合,二个月后就给台湾老板提了几条仓库管理建议,为工厂有效地杜绝了物料浪费和节省了物料成本,大受老板赏识,三个月后就升为仓库主管,半年后就提为生产主管。乔斯在工厂管理方面如鱼得水,似乎是天生的管理人才。
在王佐大加赞赏乔斯是个人才的时候,他的女朋友韩墨却不以为然,认为乔斯言行萎缩,上不了台面,哪怕管理方面再精通也成不了大器,最多就是个连长而已。
韩墨之所以对乔斯有如此评价,是因为乔斯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为了感谢王佐对他的无私帮助,在发工资的第二天晚上请王佐和韩墨吃饭。
吃饭就吃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对在异乡的老乡也是同窗同学,而且还兼有发小感觉的王佐和乔斯,在饭桌上聊着家乡往事和打工新事,无拘无束,高谈阔论,或意气风发,或感叹万分,一切都很正常和愉快。可是在吃完饭买单的时候却出现了令人难堪的风景。
原来在吃完饭后王佐抢着付钱,乔斯不让王佐付并从口袋里掏钱。可是乔斯掏了全身所有的口袋也找不到钱。王佐见此又主动付钱,乔斯就是拦住王佐不让他付。那场面实在是令人好笑又滑稽。最后,乔斯总算把钱掏出来了,原来他把钱放在裤腰里面的表袋里,是故他是松掉皮带才拿出钱的。
事后,韩墨断定乔斯不会成大气候,认为他太迂,那言行举止简直是孔乙己。
王佐说:“你们家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受益的那一部份人,当然不了解也不理解他的言行咯。他家世代为农民,在读书时那是一分钱当作二分钱用,把钱看得重放在隐秘的地方也很正常。再说了,做大事者不一定是不拘小节,有时,拘小节、谨小慎微的人也能成大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还有,看人不能以貌取人,以言行取人,成大事者的行为和相貌也许确实不同常人。人一定会适应环境的,我断定,乔斯的前程不可估量。”
韩墨不以为然,她认为一个男人一定要给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举止得体从容淡定才能成大事。不过,韩墨的家庭确实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富起来的那一部份,她父亲在八十年代初就在乡镇企业任一官半职,后来又承包乡镇企业,在那个年代,是万元户的万元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