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12节

作者: 推山入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徐问渠是清道光时代比较著名的篆刻家,篆刻功力深厚,经常与最著名的篆刻名家合作治印。他还是著名收藏家,收藏有两件带铭文商周青铜器。像如此大个的章,雕刻之精工,款名俱在,时间又明确,绝对是他作品中的精品力作,当然比普通的更珍贵。不久,有人打听到此事,出价三万多购买,我哪里舍得?
  点评:人往往有一种贪心,总希望花更少的代价买一件精品,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倒失去机会。精品太少,而求购者多,当机会来临时,婆婆妈妈,计较一点小利益,实在不值得,何况货物价格并不高,还要耍奸,错失良机就不意外了。不想碰到比较疯狂的买主,而我是那种只要手头宽裕,见到满意的东西,就缺乏金钱概念的人,只要各方面条件具备,把握机会也就自然而然了。

  6、谋略制胜,淘到书画名家用绿端砚和宋代鎏银流星锤
  意外获得那枚印章,让我高兴了很久。作为后来者,竟然在高手手里捡到便宜,而且是在紧迫的关口抢来的,让我信心倍增,一方面继续在网上论坛学习理论知识,另一个方面用心谋划如何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一个偶然机缘,让我找到了切入点。
  日期:2012-04-13 16:11:50
  那件事应该从我被蒙蔽的一次交易开始。当然,这件事并没有产生痛心的后果,却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局。
  有一天,突然接到安徽芜湖网友的电话,要来德州转转,而且已经在路上。等他们来到之后,我并没有他对路的东西,便陪他去逛黑马市场。

  在进门的一家店内,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大缸,缸体盖有两个盖子,虽然是缸胎,外表却是泥绘图画,六开框内各含一幅不同画面,既有花鸟,也有山石竹子和动物,另有一个打坐的和尚。泥绘生动,工艺精湛,非常漂亮。
  这个东西我第一次见,听网友说,是元代的,东西不错,只是路途遥远,不好买下。受他们影响,我也发生了兴趣。等他们走后,越想越觉得有意思,便返回去与老板交流。
  老板是一位矮胖子,屠夫出身,当然是个粗俗奸猾之徒,长了一个猪头,眼睛通红,显示出见利忘义的本性,他平时爱龇了黄牙,乐颠颠的摸着大肚子站在店门口巡视院子。都是行里人,早就相熟。
  等我说明来意,他特别殷勤,满脸堆笑,喜欢的鼻子都成了红山楂。
  “东西不错。”猪头摸着肚子自夸,“你嫂子嫌店里堵得慌,整天为此跟我吵架,你要的话给一千八。”

  价格确实不贵!你想啊,这么大个的东西,年份好,盖子齐全,身完好,仅小盖有点裂,那是很实惠的。这小子夫妻都做古玩,丈夫开店,老婆摆摊,生意也是典型的快吃快拉型,靠了憨厚掩盖的奸诈,赚几个小钱,打发日月。此次正赶上他钱紧,确实很实惠。暗中盘算之下,我也不还价,就要了,拉到我在北市场的店里,堵了半个柜台。

  等我兴冲冲的拍照发到网上,看到内行的网友回复,让我的心凉了。我万万没想到这是个晦气玩意,是用来装殓和尚尸骨的瓮棺。我那个别扭啊,一来抱怨网友多说话,二来恨猪头店家不是东西,问他是做什么用的,并没告诉我,只是看我花钱干脆,另赠一个隋青釉的坏罐子。
  不管怎么说,买卖已经成交,又是个大家伙,来回运送麻烦,而且确实是老货,看他恨不能不要钱都要推出门的样子,肯定是退不成了。我忽然明白了他老婆埋怨他的潜台词,就是嫌它的实际用项。无可奈何,吃一回亏,学一回乖,爱咋地咋地吧。
  就这么着,我只能上到网上慢慢卖了,当然我也不能做傻瓜,把用途明说了。阴暗的心理都有,不然如何有个善终?不过这东西是有市场的,有专人收藏,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玩意。
  没过多久,就遇到一位买主,家是河南的。我给他要价五千块,他倒很有兴趣,只是当时没决定。接下来的星期四,河南人又来了。可是这个讨厌的货,越是烦厌它,卖起来越不顺利。
  说来也巧,河南人来的时候,正赶上一个“瞎仗”,或许闻到和尚骨灰味,来到我店里,虽然我一项对他很冷淡,还是赖着不走。
  他是德州本市的,不明底细,他倒有些古怪,竟然跟一个不知哪里来的野道人勾肩搭背,打得火热。这小子爱夸夸其谈,卖弄一点书本知识。没想到他还有另一个讨厌人的本领,极爱多话,而且是在买卖商谈的节骨眼儿上,这样的“废头”,不坏人家好事,也是奇迹。我的和尚缸遭遇的第一次坎坷,就是他造成的。
  不知怎的,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反感,自第一次看见他,就心生讨厌,从此不太爱搭理他。因为他最爱倒腾墓志铭之类的玩意,瓮棺也是他一路的,所以他几次找上门。

  日期:2012-04-14 15:19:08
  这种不看头眼高的的家伙,早晚得遭报应,结果不到一年,在地摊上多嘴,被一个买货人打了个狗血喷头,弄到派出所里。
  或许他听到了信,也或许在门外见到了显眼的和尚缸,他进门来。跟河南人说话的间隙,废物插嘴了,讲了一通废话,万万没想到,这个臭嘴就此把我的生意给搅黄了。
  好在老天爷没那么无情,过不多久,又迎来了另有一个售出机会,却又遭到同样的命运。因同行的暗中使坏没能成功,同行是冤家,此话不假。不过黑马古玩城里类似的东西还有几件,既然它不是假货,我也就耐下心来。偶然回想起猪头店里有不少清三代的瓷器,虽然都有残,却是不容易买到了。
  为此,我动了心思,想买几件。

  后来,我就有意无意的去他店里转转,摸摸他的三代瓷器。因想到他生意做得一般,也是钱上紧的货,也就打主意买他的东西。那买什么呢?首先是买他的擅长的玩意——清三代瓷器,可以增加阅历,而且我面向广大的全国爱好者,说不定能卖出去。
  买了几次,也都赚到了钱,后来几千、几千的笔筒,我买他好多,就此关系升温很快。他木器玩的也不错,帮我看过紫檀花板,黄花梨笔筒,对我还是有些帮助。当然我买他的瓷器和黄花梨杂件,并没赚到便宜,反而因为价钱高,压货不少。为此我就想了,是否能在他手里拣点便宜东西,找点平衡呢?
  那阵子,我的生意做得不错,买东西也很频繁,什么砚台、兵器等,都是我暗中研究的项目。受总体水平限制,在这些项目上,我说不上有多高水平,可知识的积累已经不少,算得上我的强项了。
  我很清楚,跟高手打交道,你在他拿手的行当里,低手几乎占不到便宜,可以肯定的说,每次都是吃亏的,因为你拿了他的货,价位已经没利润空间了,很难迅速卖掉,赚到钱。所以只能宕开一笔,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方针,在他不擅长的某方面讨便宜。
  如何完成计划呢?必须动些心思。没事的时候,我分析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和优缺点对比,发现他在市场情况日趋冷清的情况下,最需要的还是买家。而通过强大的网络和得力的营销手段,我的资金情况要好一些。这就为我牢牢拉住他奠定了基础,只有让他时时记住我这个好买家,才会获得机会。
  我决定大肆买他的货,还有更广泛的考虑。

  首先,乡村地主干古董多年,货源广,人脉熟,他下乡买东西回来再卖给我,第一真假基本能保证,第二我也免去舟车之苦,更不用浪费时间,或者被不熟悉的铲子糊弄,因为古玩行里,对不熟悉的买家,铲子都会狠心喊出大价钱,捞取更多利润。毕竟我对行情把握不准,说不定会花更多的钱。所以我是站在行家的肩膀上,既得实惠,还能借机学习,做到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