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20节

作者: 推山入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传说中他得便宜主要在早些时候,黄花梨书箱几百块买,转手就是三四十万到手,没办法,谁让人家入行早,占据了优势呢!入行晚的好多干家不认识黄花梨,本来是宝贝,因为不识货,却当烂货卖给他。
  最近几年,他的风头被其他做得好的古玩商盖过了,鲜有光彩的事迹照人,他做得太久,赚便宜赚习惯了,对铲子特别狠,人们也就不愿意跟他打交道。我的店铺关张前,他曾经到我的店里,商量几样看上的东西,差点没把我郁闷死。
  我的古玩店开在火车站北市场,这里紧靠火车站广场,是个死角,几乎是只有进的路,没有出的口。不熟悉的人到这个乱糟糟的区域,心里会打颤,破败的市场很冷落,就是在大白天,也少有人走动。这里发生过多起凶杀案,居住成分尤其复杂。店铺被盗了,我不想再待下去,把店铺让掉了。

  那是我正坐在店里,蒋大肚子进来了。他东张西望,在我店里转了几圈,一屁股坐下来,兄弟长兄弟短的跟我套近乎。说要跟我拉拉,可坐了半天又不说几句话,干巴巴的实在没味道。
  他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知道他一定有想法,鉴于他开价之低的名声,我懒得主动询问。后来,他终于开口了,看上我两台民国留声机和一只清代荷花鱼缸,可说出价来,让我直接晕了,还不到我的购入价。我很客气的拒绝了他,他还要东一句西一句的陈明利害。他的小九九很清楚,巴望乘我撤店之机,怕往家里运送东西麻烦,能捞点便宜。我倒真考虑过宁可少卖钱,也出手一些货。可是,一件一件收集的老货,见证了我的心血,既荒废了时间,又付出了好多精力,大多还存放了一段时间,想乘人之危就不厚道了。

  就拿留声机来说吧,在我手里存放了三四年,从收藏的角度来讲,货物升值了,按原价出手或稍微赚钱已经吃亏,何况还要亏本卖呢?我当然不同意。他在地摊上常用的花招故伎重演,虽然很心烦,我咬牙挺住,就是不松口。老伙计很固执,可是也觉出我不会亏本卖给他。干脆又打起别的主意。
  坐了半天,事情没进展,却没走的意思。我到了撤店的份上,也就不在乎卖不卖东西。我告诉他,两件东西他能出到我的成本,哪怕不赚钱也给他。他并不答应,所以我安心跟他打太极。
  僵持了半天,他终于意识到计谋不可能得逞,便提出看看我塞在桌子底下的收音机。那是两台济南无线电厂制作的收音机,产于文丨革丨时代,都带有毛主席语录,时代特征明显。那时的文丨革丨货已全部涨价,而文丨革丨收音机存量并不多。其价格没有市场统一行情,相当不好界定。
  “文丨革丨收音机还响吗?多少钱?”他问。
  两台收音机买时都带电池,完全能正常使用。我把情况说明了,他便煞有介事的扭开开关,奇怪不响。收音机我至少放了近二年时间,哪怕是金电池电也跑光了。他还在那里故作姿态,让人郁闷。

  “都多长时间了?还能有电吗?……告诉你,收音机完好,你拿回去,换了电池如果不响,白送!”我实在不愿意跟他拗下去。
  “多少钱?”他又问价了。
  日期:2012-04-23 15:53:22
  我买来时很便宜,一台花了三十块,另一台有点小毛病,花了二十块。按我的想法,贴在网上慢慢卖,一台卖三百块不成问题,此时万不敢跟他多要了。
  “一台一百二十元。这是最低价。”

  “五十元!”
  五十块我是赚钱的,可是收音机在我手里存放了两年,两年之内,羊肉价格翻了一翻,而收藏品时越放越值钱的,我买它们时,适逢市场冷点,没人要,才买价便宜。如此说来,我当然不划算了,毕竟两年多的时间,我仅淘到两台收音机。碰到死缠滥打的主,哪里在乎这些呢?
  “给你吧!”我答应了。
  蒋老板已经在我店里待了一个多小时,我实在挺不住了,希望尽快摆脱他的纠缠。得到应允,他满意了,低下头,重新检视收音机,突然发现一台有点毛病,便感觉吃了亏,只递给我八十元钱。
  我本来是出于无奈才答应的,如此以来,更不上算。
  “蒋哥,你觉着不合算,交易就算了!”
  老蒋哪里肯答应,既然他决定购买了,一定是盘算好了利钱的,不买就是亏了钱。看我很不高兴,他勉强加了十元。就这样,两台收音机才卖了九十元。

  蒋大肚子的吝刻我彻底见识了,他年纪逐渐大了,要把衣钵传给儿子,时常让他帮着守守店,看看摊。儿子并不争气,虽然从小耳濡目染,却对古玩缺乏灵性,刚入行就买过不是假货,弄得他老子只得舍了老脸,找人家退。这个儿子别看干事不中用,脾气却异常火爆,有富二代的坏性子,那回跟楼上的邻居发生了不快,因为琐事吵了起来,儿子顺手抄起买“打眼”的假砍刀,把人家砍伤,进了局子,丢人又破财。

  点评:蒋大肚子的发家跟他入行早,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分不开。一段时间内,他的眼力独步德州古玩行,人脉关系又好,又有雄厚的资金,可以买高档古玩,所以行内的铲子们,对他又爱又恨,让他赚过不少便宜。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其他古玩商成长起来,对他产生了挑战,他那种极度刻薄的出价,再没有吸引力,他逐渐没落了,捡漏赚大钱的经历渐渐成了历史。即使后来,他所住的村子里,出了一条黄花梨书桌,其喜剧性经历在古玩行中传播了很久,却跟他没任何关系。由此可见,只想自己合适的促狭鬼,是吃不开的。

  猪头店主的痛心回忆
  前文已经介绍过,猪头是屠户出身。进入古玩行以前,他有过一段曲折的做生意历程,开头的职业是杀猪。
  杀猪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水浒传中的郑屠身在宋代,已经是很专业的屠户了,这个平凡的行当,纯手工操作,上千年来,进步似乎不大。
  猪头个头矮小,虽然身上颇有点肥肉,要做杀猪的营生,还是有些先天不足。怎么这样说呢?因为杀猪多是力气活,随便一头猪抓起来就要二百多斤,比猪头重多了;杀猪人如果膀大腰粗,有把子力气,干起活来一定轻松得多。而猪头杀猪,短胳膊短腿太吃力,每次都得使出吃奶的劲,才勉强把猪变成猪肉。
  当然,凭他狡猾刁钻的性格,做个杀猪的奸商未为不可,可惜杀猪卖肉的行当,竞争尤其激烈,而且哪一个的奸猾都够劲,所以单凭耍点小心眼儿,也不好站住脚。猪头偏偏经营不善,不得不放弃了血腥的行业。随后,他凑起全部本钱,在桥下开了间煤铺子,轧煤球。
  日期:2012-04-23 16:03:19
  要说靠着卖力气,轧了煤球卖,没什么不可以,劳动人民嘛,就得干流汗的行当。虽说轧煤球也需要力气,但总体上比杀猪轻松多了,所以猪头倒不吃力。正当猪头想塌下身子大干一场,积点家业时,又遇到了他万万想不明白的困难。啥困难呢?还得从他所干的行业说起。
  想必朋友们都知道,煤球是用来生火做饭或取暖用的,在某个时期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煤球生意也有过相当辉煌的时期,那时候拉了煤球卖的摊贩多得是,而且国营煤场也专门生产煤球卖,可那个好时候,猪头没赶上,失去了发财的大好良机。
  猪头想起轧煤球的时候,正是灌装煤气早已普及,逐步走向天然气、暖气进家的社会大发展时期,因为煤球与人们的生活需求背道而驰,所以成了夕阳产业,这回不能说是猪头不努力,怪他倒霉,谁让他脑子里满是糨糊,没看懂形势呢?

  眼看着生意越来越清淡,猪头处在郁闷中,整天蔫头耷拉脑的为生计忧虑。那是猪头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做事无精打采,只能看重太阳唉声叹气。跟他一样矮小的老婆拿不出主意,陪着他一起发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