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40节作者:
推山入海 这类的书桌行情价三百到五百元,可是想卖到高价五百元很难,铲子D还要八百元,实在是想钱想疯了。既然这样,他不要也不算丢人。
铲子D也给铲子B打了电话,铲子B此时恭候在铲子D家。他并不知半路上发生的事儿,见铲子D回家来,帮着把货卸下来,乘机查看货物。那桌子果然很漂亮,包浆厚重,但是他还是看明白了,这是件明代黄花梨书桌,保存非常好,且做工精美,四条修长的圆腿微外撇,精巧的霸王枨如霸王举鼎般托着桌面,越显得亭亭玉立;那线条更流利,姿态如美女般优美,体现了明代家具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在这里说一句,霸王枨的家具制作精巧,比较为家具商看重。霸王枨之由来,主要是腿和弯曲的枨搭配,宛如霸王举鼎的姿势。
铲子B是比较有心计的人,并没表现出特别的兴奋,只是闲聊似的询问购买的经过。购买的过程一定没有诗意,铲子D在平原地里串乡,被一位乡村大嫂叫到家里,看到这张桌子,大嫂很爽快,要价贰佰元,少了不卖,多了也不要。铲子D感觉东西漂亮,交了钱,捆了就回家了。
铲子D因遇到半路的那一出,心里没了底;懂木头的铲子A没看上,说明不是好东西,所以要价也没开头那么硬气,只要了六百元。交易特别顺利,铲子B没还价就要了,铲子D没费劲就赚了四百块,心里很高兴。
两天后,古玩行里都知道铲子B上了一件黄花梨书桌,北京天津和南方的客商争相购买,先是有人出价二十万元,铲子B不同意,几个大玩家谁赖着都不走,天黑了就住在镇上的小旅馆里,为了把东西买到手,居然争着出价,最后有人出到四十万,那是八十年代中晚期,一件黄花梨卖到四十万,那是天价。
铲子D听说了被人出价到四十万的书桌,竟然是自己卖的,心里那个别扭,恨不能脑袋撞墙,眼睛喷火,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能这样吃了亏,可是还没等他去找铲子B,居然出了意外,不测的后果发生了。不知哪个二爷通知了公丨安丨局,铲子B以倒卖文物罪被抓了。
如此一来,铲子D再不敢去找,而是怕连累自己,连夜出逃。大家知道,进到局子里,赚的几个钱肯定不是钱了,一通整治,钱全部吐出,还蹲了几个月的号子,总算识时务,铲子B被放了出来。
铲子B赚大钱的消息传到铲子A耳朵里,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人家发财的那件宝贝正是被他亲自审定而遗弃的,那种错看黄花梨的懊悔,让他无法排解;难受的苦闷只有他心里清楚,他的失误带来太多的损失,他在铲子D面前大失面子,可是他听到半路了杀出了程咬金,铲子B的发财梦不仅破灭,还被逮进局子,被着着实实的修理了一通,他不由自主的狂笑起来。
“我没要那东西是对的,那真是件不祥物。”铲子A得意的说,好像他的放弃是预见到会出事一样。可是他并不死心,想得到黄花梨的愿望越来越急切了,后来才想到,资深古玩商的那句话“可惜了的”,难道那就是黄花梨吗?
日期:2012-05-24 15:06:05
铲子A并没有获得一件黄花梨,哪怕是另外的花板、黄花梨笔筒、或者残件遗下的部分木料,他都没得到。他把那一堆标本看个不住,可是哪一根是红木,哪一个是花梨,他再也分断不清。
铲子A发了狠,到铲子D收到黄花梨书桌的村子附近,转了半个月,每个小胡同都走到了,嗓子快喊哑了,功夫不负有心,他终于得到一个收获。
那天他是第三次过同一个胡同。他扯了嗓子喊了半天不见动静,很懊恼的拐出胡同,却看见几个老头老太太靠了南墙根晒太阳,便开口搭讪,询问谁家有古董。这回还真没白问,一个老大爷家里有烟嘴,不知能不能卖。
铲子A表面憨厚,大娘大爷的叫得很亲,老头不把他当坏人,叫他到家里去看,结果烟嘴很一般,不值几个钱。可是在古玩行里待久的人,没一个不狡猾,铲子A装作无意的四下里打量,果然在杂物堆了有了意外发现,他找到一只清早期的竹雕人物笔筒。
笔筒修地平整,发色紫红,熠熠闪光,通身去地阳雕芭蕉人物图,正面芭蕉树下,两老者下棋,一小童旁边侍立;另一面有人焚香弹琴,意境秀雅,雕刻刀法精妙,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文气之物。
铲子A很高兴,没花几个钱买到手,一路上快快活活地回到家,赶紧把好消息四处炫耀一番,邻村的一个古玩商很快找上门来。从古玩商看到货的表情里,铲子A知道东西确实不错,张口开价2万元。古玩商的脸跟苦瓜一样,他的牢骚话还没说出口,又有两个古玩商进门了,他们也是来买笔筒。
“笔筒在哪里?拿出来看看!”
当地的古玩商都是认识的,谁有多大本事,彼此心里有数,古玩商见进门的正是贾老板,心想东西一经放下,再没机会了,因为那件笔筒价值还要高一些。把握先机,他哪里舍得丢掉?无奈兜里又没带足钱,便向A挤眉弄眼。
“你要吗?不要拿出来给人家。”
这话说的,哪里有不要之理?那小子冲着贾老板傻傻笑一笑,早把笔筒塞进兜里,不拿出来了。他精的很,怕铲子A见他不掏钱,逼他拿出来,赶忙含含糊糊的应着:“钱一会儿送来。”
说完摩托车不骑,独自匆忙溜到野地里,藏起来,向同行求援。
铲子A转眼间赚了近二万块,立时在同行面前抖了起来。虽说他赚到一点小钱跟铲子B没法比,可后者鸡飞蛋打,非但把大笔的钱全赔上,还差点蹲了牢房,而铲子A的钱却稳稳当当的装进腰包里,帮他挣回不少面子。农民一旦有点钱,就那点出息,顿时牛气哄哄起来,其他同行对他也就心存敬畏。
自从某地出了不祥的黄花梨书桌后,附近的铲子并没有吓住,而是一窝蜂围过来,梦想获得另一个黄花梨。铲子们想钱想疯了,根本不在乎被丨警丨察敲竹杠的事,可是,好东西哪有太多,其他人都没得到实惠。
当然,铲子A并不就此罢休,心心念念的想得一个黄花梨大件,可是他心比天高,却限于眼力不济,命比纸薄,在一次冲动的购物中上了当,把手头不多的钱全搭上了。
世界上的事谁也说不准,一样的铲子,未必有一样的命。一次意外的机会,让铲子C有了新发现——他爹在济南肿瘤医院治病期间,腾出空来,到附近村庄铲货,收获还不错,居然买到一件他不认识的怪东西:白色的陶器,前头有个很古怪的嘴,身上有乳丁和环状装饰,底下有三个袋状足,像女人的丨乳丨房,查书才知道是龙山文化的白陶鬶壶,他买到的货跟书上的一模一样,以为得了宝贝。
其实那是假东西,是山东章丘造的假货,济南西出的鬶壶造型不那样,身量更矮。他那件是比了书上做的,造型臃肿不堪,没有原始社会陶器的稚拙古朴之气。铲子C并不认识真假,其他人也不识真假,只当是了不起的宝贝。
日期:2012-05-26 15:15:14
当地的买家们听说在农村收来的,立刻断定好东西。有位法院的官员很喜欢,前来洽购。铲子C一想到原始社会的宝贝,六七千年了,那是多么珍贵的货色,立刻不知道值多少钱了,狠心喊价十八万,人家出价三万,自然难以成交。所以他胆战心惊的怕人偷走,趁着黑夜挖坑埋起来,日日夜夜做发财梦。
铲子C铲到宝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附近的村子,铲子A、B、C,还有其他别的铲子,都蜂拥到济南西郊,开始了地毯式的铲货行动。这次的大扫荡还真有效用,铲子们都小有收获,而且他们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龙山文化期原始人的聚居地——小清河通向大汶口方向,流经济南西郊的杜庙村附近,有一座砖窑,经常出土原始人的文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