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商“捡漏”故事集——推山深度解密古玩行》
第39节作者:
推山入海 开始的时候,他就这样经营着,虽然赚不太多,但是细水长流,效益也不错。在他的带动下,北市场的一些古玩商纷纷效仿,买了车票去南方淘金。古玩的货存量有限,只能因为破损日渐减少,不会增多,所以这种逐渐增大的外购活动,造成了一定竞争压力,大家的利润似乎也受到影响。
眼看着好日子不能长久,北市场的古玩行里却酝酿着一件大事。这件事我到后来才听说,是徐老板创造的,他因此大赚了一笔,几乎跟捡大漏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赚到了上百万,印证出一则真理:在古玩行,有货就是大爷。
那是年后,我再次见到徐老板时,他已经今非昔比,人精神了,走路腰杆也直起来,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店内的货物堆积如山,瓷器,杂件、大理石、铜器等到处都是。有人说,他赚了大钱,我当时挺纳闷,跑几趟南方,在同行手里串货,能发啥大财?不过看那阵势,又不能不信;后来才知道,徐老板此次南方之旅跟以往不同,是有备而去;他伙同另一个人一起到银行贷了大笔资金,撬开了某省级文物公司的仓库,运回几大车瓷器。
虽说徐老板是地地道道的的农民,可心眼活,会来事,尤其见了党的好官员们点头哈腰的,比二鬼子对鬼子还殷勤,博得了那些富得流油的人的欢心。当然,他基本没欺骗他们,所以那些人都愿意跟他做生意。
货物运来后,官员们如闻了臭味的苍蝇蜂拥而上,你八件,我十件,大把的钞票换成古董,一来可以把黑钱洗白,二来正是年关,送礼沟通感情都好用,所以争先恐后的买货。几大车瓷器哪里搁得住如此疯抢,价格贵的顷刻间卖光了。
徐老板清楚,南方的古玩经过北方同行的大幅贩运,已经匮乏,此次他们加上其他地区做法类似的人,几乎把文物公司的仓库搬空了。随后,瓷器的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扬的迹象。徐老板把精品喊出十几倍的价格,照样被有钱的官员们买了个个空。
徐老板大手笔做了一单生意,搂足了钱,他独占了生意上至关重要的两头;一方面把想吃货的官员们热情调动起来,卯足了劲将钱往古瓷器上砸,而且他们对徐老板的诚实深信不疑,为他销售渠道的畅通提供了有力保证。另一个方面想办法钻进文物的汇聚地,大肆的吃进一批要质量有质量,要数量有数量的货物,而且拿的是原价的七成折扣,完全跨越了古玩不好花相对低廉的价格集中购货的坎,一下子弄到了大量的货。两方面相互作用,促成了他瞬间的暴富。
徐老板有了实力,找到售房处,把邻居蔫老板的房子买下,将这个眼中钉不客气的赶走,随后扩大经营,原来的房间里全部摆瓷器,新买的房间里摆杂件和文房,成堆的好端砚,多是带原盒的,可惜价钱太高,让我见了徒增遗憾。
记得他店内有一对年份很好的铜质麒麟,制作精工,神态逼真,身上的鳞片仿佛鱼鳞那样规矩的排列着;麒麟的表情吉祥,瞪着一双大眼睛,大张着口,胡须翩翩,一幅张牙舞爪的活泼形态。尤为难得的是一对,尺寸近三十厘米,年代清早期,包浆滋润;一只全品,一只尾巴有点毛病,卖价2万元,我犹豫再三,没下决心,后来与之失之交臂。
徐老板大批串货的日子,正赶上古玩行生意最火的2005年,有了资金,有了路子,生意着实兴旺了一阵子,倒了瓷器倒木器,倒完木器倒杂件,后来连有纹的民国大卷缸都倒来卖掉。那民国的巻缸个头够大,足有七八十年代装粮食的大沙缸那么大。画片漂亮,发色也好,尤其那么大的家伙,很少人见过。可惜好景不长,文物店里的货也不是无穷无尽,所以当好多古玩人遍地都能见到打了火漆的古董时,文物公司的仓库再没有潜力,几乎要空了。
日期:2012-05-22 10:02:56
后来,湖南的民窑瓷器,包括最大路的红花花的婴戏图,都被倒腾的差不多了,价格也由开始的几百块,升到上千块。至此,古玩生意随着金融危机到来,陷入低潮,而心眼活络的徐老板,再没本事搞到大批的真货,为了赚钱,他开始卖仿品了。
点评:徐老板的嗅觉非常灵敏,他准确的把握到古玩生意火爆的机会,利用自己善于钻营的特点,大钻文物部门的空子,把货源充足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顺利的赚到大钱。那样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是不可持续的。他,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错过瞬间即逝的机会,反而利用得恰到好处,确确实实证明了他不凡的能力,演绎了另一种发家致富喜剧,在诸多发财的案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经营思路和方式,完全值得借鉴,当然钻文物部门的空子未必有下一次机会,可是类似的机会是存在的,只要善于机变,便可在某些藏家手里,在他的家庭遇到重大事件而发生转变的时刻,必能重塑辉煌。
四个铲子和三件黄花梨家具
A、B、C、D是相邻村子的几个铲子,都是长期活动在乡村的铲货人,A、B、C三位入行早一些,所以关系更为密切,眼力也比D高一大截。前三人总爱结伴出门铲货,偶尔也分散行动。
几个人家既住得近,想法也就异常相似,都想捡到意外的宝贝,一夜暴富,在哥儿几个面前能说说道道,吹得唾沫星子乱飞,风光无限。虽然他们关系不错,却没人希望伙伴比自己幸运,所以暗地里总有个人的小九九,彼此既联合,也互相算计和拆台,当然也友好的竞争。
“明天拣个黄花梨吧!”闲了的时候,总能听到哥几个胡吣,明里祝福人家,暗中却不住嘴的念叨:“老天爷,不能当真的,有好事也得先给我!”
几个人为啥总念叨黄花梨呢?当然为了切合实际的原因。坊间充斥着交好运的传说,某某人发了大财,某某人如何拣了大便宜,所有的暴富实例,唯见到黄花梨家具最多,所以,指望弄个黄花梨家具发家,那是最实事求是的梦。
铲子A一直想买件黄花梨的物件,为此专门搜集了一大堆木板来研究。每当铲货回到家,一口气没喘匀,就走进堆放那些乱木板的房间里,一块一块的拿起来重新咂摸一遍,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自言自语:“这是红木,这个似乎也是红木,这块是草花梨……”
铲子A对黄花梨木器到了入迷的程度,凡是有同行到他家里来,他总爱拿出那堆乱木头,当做考题,试探人家的眼力。什么小叶紫檀,什么大叶紫檀、什么铁力木,什么鸡翅木,反正他那一堆木板里,按他的理解都包括了,所以他对自己信心十足,信誓旦旦的要在乡间的某个挂满蜘蛛网的角落里,把某个潜藏的好家居揪出来,要么是紫檀,要么是黄花梨,反正是让他大赚一笔钱的家具。
有一回,某个资深古玩商来他家看货,正碰到他潜心研究标本。
“老哥,你能把这一堆木头全识得,我就佩服你!”
来人微微一笑,并不言语,无意中看到铲子A身后的一个小木箱,上盖是由一段黄花梨木板改做的,便说:“你的小箱子档次不低啊!盖板不错!”
铲子A不明白他的意思,笑笑说:“是嘞!那块板子是买东西搭来的,做小箱子,一分为二,一块做底,一块做盖。”
“可惜了的!”人家说。
日期:2012-05-23 14:04:30
铲子A还是不明白人家的意思,纳闷人家为啥说可惜了呢?
后来有一天,他接到铲子D的电话,说是买了件木头书桌,做工很漂亮,品相也不错,快回到家了。铲子A并没出门铲货,心想如果东西不错,可以商量着买下来,铲子D才干不久,对木头看不透,说不定还能拣到便宜。于是他急匆匆出门到半路迎着。
天擦黑时,铲子D骑了自行车晃晃悠悠的回来了,后车座上栓了一件小书桌,果然做工漂亮。铲子A迎过去,仔细审视一番,他有点失望,断定那桌子跟紫檀木不沾边,也不是黄花梨木。顿时兴头大减,象征性的问价,竟然要八百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