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8节作者:
东野牧臣 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应该有动机,爱情是一种长期的并且神秘的心理过程,那么他的动机是什么呢?如果使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社会需要那就复杂了。
处于第一层次的人,也就是生理需要的人会自然而然喜欢上女人,并希望和女人进行性活动。这时候的爱是以性为主体的。男人之所以喜欢女人是因为性。这个时候女人更像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人。
处于第二层次的人,会因为在于社会的互动之中或者在与其他男人的争斗之中处于劣势,因而感觉到其自身的危机,他们失去了安全感。这时候的男人更需求的应该是母亲,当他的母亲无法给予的时候,或者由于其本身进化比较缓慢而无法进入到更高一层次的时候,他们会因为缺少安全而喜欢上能够庇护他们的人。就像大明皇帝和万妃这样的爱情是一种古怪的方式。这个时候女人更像是一个房子或者说一件铠甲。
处于第三层次的人,会因为无法得到自身的归属而无法确定自身的价值,并最终渴望得到一个女人的关怀,当这样的一种爱情产生的时候,男人仅仅是因为爱情这样的一个概念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或者说一种离开庇护而进入到社会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还是说紧紧的爱情呢?这个时候女人更像是一种目的而不是原因。
处于第四层次的男人,会因为一个女人的优秀而不是适合而产生爱情,这就相当于征服而不是彼此的交融,男人更在意的应该是女人本身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女人本身。这个时候女人和名车有什么区别呢?
处于第五层次的人当他本身达到这样的一种绝对,唯一,完美,幸福,积极,的状态时,他所关注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因为前四种状态都是匮乏性的也就是说被动的,而第五种状态个体会进入到超越状态,也就是人自身将脱离大部分的生物属性,拥有更完美的灵魂状态。真,善,美,的力量将超过所有,当一个人仅仅钟情于对于美自身的喜爱时,那么一切分有美的相的个体都会受到欢迎,而其中更加突出的也是最神秘的女人会得到更多欢迎。李敖经历了那么多美女,毕加索也同样徘徊于个个女人之间。他们应该是在以如此的方式而得到美本身而不是爱情。
同样很多美人,当他们年轻的时候会得到喜爱,而年老的时候得到的爱仍然不会减少,金岳霖一生爱着林徽因,叶芝也只是钟情于心中的美人。似乎这样的美并非衰败的而是永恒的。那么如果说,金岳霖是健康的而不是陷入到了情结困境,那么他的自我实现状态中,林徽因一定是和他心中的最完美形象融合为一。而这种融合是如此的奥妙以至于林徽因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相,一个完美的相。当然金岳霖自身陷入道情结之中并非不可能,而且可能性很大。因为这个世界上这样的人又常常离不开文学。
很多哲学家也会陷入道爱情之中却常常以悲剧结局。就像尼采,那么他所追求的真的是爱情吗?或者说仅仅是爱情这样的一个理念。
在正常状态下,前四种爱情都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变质,如果让男人再一次选择,他们会重选,因为这样的因素是无法抵抗时间的,而第五种又常常会因为过于抽象化而陷入道博爱之中而不是单一的爱。那么永恒的爱有几种可能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应该不需要回答。可是仍然有无数人他们处于前四种或者第五种而长久的占有了爱情。那么这时候的爱情还是爱情吗或者应该称呼其为亲情,这是一种价值化了的关系而不再是无原因的,这时候男人会说他为我付出太多,而不是我太爱她。当然事实上的亲情并不能战胜人性的欲望。那么爱情最后的两个阀门就会起作用。习惯性的静态和道德上的内疚。所以当一个家庭无法进行下去,或者爱情出现分离只是因为,女人已经无法给予他心灵上的静态和道德上的内疚。这个时候男人会说,她太烦了,我们无法生活。或者我已经对得起她了,这是她自找的。这个时候爱情还有意义吗?
当然这些都是人自身需要的结果,如果是文化需要呢,又另当别论了。在有的地方离婚很正常,而有的地方人们却普遍相信爱情的永恒。这样的一种社会文化在恰当的时候使人渴望文化所要求的幻影并最终持有它。这个太多。。。
那么究竟一个男人会在哪样的一种状态下无条件的永远爱一个女人呢?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当然这个男人心理健康的话。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自我实现,这其中又有多少人会遇到完美的阿尼慕斯。当然更多的可能性,在于男人的思想和道德,以及女人自身的价值取向和性格。这个时候的男人表现的更多的是愧疚心或者对于安静的渴望,这样状态的男人是绝对成熟的和有智慧的。而这个时候的女人呢会以自己的智慧让男人陷入道更多的愧疚和弥补男人的缺失。如此女人必将是拥有手段和智慧的。
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美妙的爱情离不开男女双方伟大的智慧和彼此的交融。每一个层次的男人心目中都会拥有渴望的阿尼慕斯。如果在不恰当的时机选择了当时所认可的人而一段时间之后男人因为天性而进化,女人却保持原步的时候,裂痕将产生。所以要么在双方绝对成熟下要么考虑到每个人自身的发展。否则悲剧是必须的。
如果是另外的一种例外的话那又另当别论了。真正健康的人和真正完美的爱情,应该属于小概率事件。不过,不健康的人爱情会更美好虽然是单方向的。再说了成功者中又有几个健康的人呢?大部分的大学校园里的爱你一万年都是那样的幼稚和自私。真正达到如此程度的人毕竟是少数,这太飘渺了。
当一个男人真正意识到并且真正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时候。只是因为其自身的不成熟或者某些文化上的自虐倾向和利他主义。本文纯属个人推导,里面可能拥有很多错误。读者需谨慎对待。
日期:2011-08-04 13:20:18
《豪杰》
爱国者常恨,爱人者常困。天道有序。凡人自强,天道无序,圣人早亡。故,有为者非皆尧舜。无功者非皆庸众。豪杰之士与天道合,不与人道齐。其仁予众不予一,其智谋国亦谋身。有勇不临死地,有信不束己身。故尾生抱柱而死非为信也,秦武举鼎而亡不为勇也。裴矩仕隋则昏仕唐则明,皆为三公。刘备礼让徐州智谋荆川,天下称仁。英雄必以成败论,无功于国何意,无力于家何增。故戚继光虽贪亦称名臣,古来廉吏留名者几人。梗且忠者,于谦存一国而不能享余年。廉且正者,海瑞名天下而不能入内阁。王莽伪诈谋取天下,胡公无信扫荡倭寇。仁者,其仁也?忠者,其忠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千古豪杰无过曹公。礼入寒门,惠及黎庶,情不予兄弟。古来贤王,谁过桓公?
日期:2011-08-04 13:22:49
《天爱则悭吝》
上帝的每一次悭吝都是希望他的孩子变得更加坚强。
天不予爱,是希望他的孩子领悟爱恨的奥妙,享受永恒的情感。
天不予贵,是希望他的孩子在苦难中磨砺强横的灵魂,进化到生命的高级形态。
天不予成,是希望他的孩子在失败中思考,并构建理性的人格。
不是每一棵植株都可以在温室中享福,所以在狂风暴雨的夜晚不要哭泣,你的泪水只会让你更加恐惧。
不是每一棵植株都可以得到精心培育,所以饥饿之时不要抱怨,你的叹息只会让你变得更加疲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