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11节作者:
东野牧臣 有那么一种人,他们在某个片刻感觉到整个世界充满了美妙和神奇,瞬间的思想状态就像马斯洛描述的自我实现者一般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在正常的生活中这样的状态却根本不会出现,甚至于整个世界呈现的是一种混乱状态,灵魂不断承受着不确定性的折磨。理论上精神世界的完整思想骨架根本就不可能允许现实行为的堕落和衰败,可是这样的不和谐却不断的上演。
这种不合理性只能来源于一个原因。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交融。因为几种强大的欲念在现实中和精神中处于不同的层次,然后整个精神世界被这几样欲念所操控。客观世界的信息进入精神空间的时候也就发生了扭曲。
佛洛依德说超我和本我是非理性的。精神空间为了自身的完整性不被击垮对于现实的信息进行修改,其结果是思想空间被扭曲。这种扭曲导致了思想与现实的更大的脱离。
一方面思想空间要求更合理的解释来维持自身的正确性,并同时伴随着逻辑的进化。一方面思想空间对于现实世界的信息有选择性的吸收。一方面那几种欲念以更强大的力量逼迫个体进行欲念释放。
这样的无尽循环,直到欲念被释放的时刻,或者思想因为已经无法自圆其说而崩溃的时候,或者思想不断的进化直到可以对欲念进行合理的修改之时,才会停下来。
这几种强大的欲念可以是对于自身卑微的逃避(贫穷,疾病,无知,少年时被藐视等等),对情感的渴望(包括孤独感,寂寞感,空虚感,),对未知的恐惧,对现实不确定性的焦虑(压抑,混乱,不安等等),对于思维完美的靠拢,对于性的幻想等等。相对于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欲念发挥作用。总之这些发挥作用的欲念每时每刻都在对个体的精神世界进行干扰,在多数情况下,个体会在这些压力下崩溃掉。或许人生最难的减法就是对于这些个不合适的欲念进行删除或压抑。毕竟他们既是精神的毒瘤也是思想的骨架。
日期:2011-08-12 19:52:26
《思维的进化》
必须要承认人的思想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思想间间甚至于拥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系。正如同国家的定义一样,奴隶时代,国家作为一个家族的权利工具,是为了一个家族服务的,这时候依托于这样的一个概念而来的法律以及道德对于其余人都拥有着严重的剥削性。后来到了封建时代,国家的利益团体扩大为一个阶层,他的法律以及道德向一部分人敞开怀抱对于大部分人仍然是冰冷的寒潮。直到现在社会,构建与现代文化体系之下的国家带有了全民性色彩。相对于如今的我们很多难以忍受的不公平在奴隶时代却是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作为理性的基础,万物的概念都在随着思维的进化不断呈现出新的含义。也就是说,相对于真理,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程度的洞穴之中。可是由于灵魂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肯定性导致了每个人都不会以为自己的价值观是低级的,即使是谦虚的人也只是会认为自身的思维是量上的不足,而不会是质上的差异。但是事实又确实如此,人们不愿意承认人是有层次的,但是在灵魂领域人确实有着层次的差异,高层次的思维在低层次的思维面前是难以被接受的,这一点每个人都清楚。
张三说人应该这样活着,在他的体系之内是完全成立的,甚至于是完美的,但是相对于高于张三思想层次的人来说,张三的理论无疑是漏洞百出的,当他们争论之时,张三的思想体系如果处于他的思想层次波峰的时候,那么那个争论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胜利的,如果张三处于他自身思维层次的起点状态,那么他因为自身思想无法自圆其说,因而会同时肯定他的理论和那个争论的人的理论并认为这两者是同一层次的两个类。当他处于思想的尽头的时候,也就是即将进入到另一个层次的时候,那个人的争论对于他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荣格的心理学中,有一个自性概念,当一个人的个性化(个体通过不断的进化将自身与人类分开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人的自性才会发挥出大的作用。通过自性人将不断的向一的状态融合。所以,相对于很多有思想的人来说,他们的个性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这时候,在自性的作用下精神世界有一种趋向于完美的倾向。这种倾向首先是痛苦的,因为这样的倾向伴随着一部分规则的消灭以及一些概念的新定义,最终达到一种圆的状态。历史上没有人可以真正的达到绝对的一的状态,有的人只不过是接近一而已。
日期:2011-08-12 23:00:14
《瞬间感悟到神的状态》
当一个人说自己是神的时候,别的人肯定会把他当作疯子,事实上正常人在某些情况之下也会有神的感觉。
荣格的心理学中有一个本我概念有时候也被翻译成自性。本我代表着统一与秩序。他的图案就像是一个曼陀罗圆。一个人在最初的少年时期因为自我还很弱小因此精神世界形成了无数的各种情结,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到了30多岁的时候(某些人可能在很小的年龄而有的人或许一生都达不到),他的自我已经很强大了,这时候自性的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自性不允许不和谐存在,因此意识世界隐藏的各种情结之间开始发生冲突,自我为了解决这样的冲突将会对于自性也就是本我进行思考,一旦一个人长期对本我进行思考就容易被本我的那种高度的统一和秩序所感染有一种自身就是神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并没有坏处,事实上神的统一和完美本身就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发展的最为终极的形态,虽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在马斯洛的理论中,当一个人进化到自我实现状态时,就会有一种对于真,善,美,整洁,秩序,一的感悟,如果这个时候,这个人的认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这样的高峰体验很容易让人进入到神的状态中,甚至于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有些理性的思考者当他们在某一时刻整个思想状态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的时候,他们在瞬间会有一种自身就是规则的感觉。而作为宇宙间一切规则的代表神的状态就会进入到个体灵魂之中。所以,感觉到自身是神,并不都是因为狂妄或者疯狂所致,还有一种可能是对于生命最终极状态和宇宙规则的感悟。当然这样的神的感觉只是片刻的或者一段时间的。
日期:2011-08-13 16:17:26
《优秀的女人未必是福》
昨天晚上一点上床本来是想睡个好觉。实在有些不适应这么早休息就逛了会天涯,看到很多唉声叹气的圣女也看到了很多骂圣女的男人。有几篇真的很想回复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有些事不是一两句说得清楚的,更何况悲剧每天都在上演,从来不会断绝也永远不可能消失。关了手机想起了男人和女人的思维发展问题,
荣格说,任何男人心中都有着女性成分被称为阿 ,女性心中也有着男性成分被成为阿尼姆斯。一个人的成长也可以说本身就是男性与自身之内的阿 进行融合,女性与自身之内的阿尼姆斯进行融合。正是因为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才导致了未来的无数悲剧。
女人天生是感性的,这种感性来自于对于内心的感悟,所以带有着内向的色彩。而男人的理性法则因为需要从这个世界获取信息所以本身就带有着外向的色彩。所以女人喜欢说我喜欢,男人会说这是对的。两性的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美丽而内心强大的女生往往会受到很多男人的追捧,他们会因为可供选择的资源非常多而不必费尽心思去思考爱情的问题。在这时往往都伴随着一个现象,女人会非常看重感觉,他们等待着有感觉的男人出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