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16节作者:
东野牧臣 《思维进化与矛盾的浅见》
任何进化都要依托于矛盾,有的人的进化主要是依托于自身和社会的矛盾,这样的进化本身是很缓慢的,或者不会长久的,有的人每天都做着要求的工作,没有怨言,到了环境变化的时候在跟随环境变化,这样的人读高中的时候,上课听课,下课写作业。
有的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其自身不受影响,他们只是跟随着自身内部矛盾而变化。比方说,他们对于考试的了多少分不在意,可是对于自己灵魂中的矛盾解决倒是及其关心,这样的人由于过分的关注于内心的矛盾而忽略了外界的矛盾极其容易被外界所抛弃,当他们自身的关系与整个社会的变化已经没有联系的时候,他们也就难以融入这个社会了,他们是真正的人但是其中很多人却并不舒服。
还有的人不仅要随着社会变化还要跟随内心的矛盾,他们的作用力来源于两个方向。他们没法抛弃任何一个方向所以也就没法调和两者的矛盾。这个时候社会文化就起作用了。好的社会文化,会尽量的让人性自身发展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然后让这些人成为这个社会真正的精英。可是很多时候,两者之间是难以调和的。因此,就必须要权衡。
第三种的进化力量是最为强大的也最为持久,可是需要的社会以及自身力量依靠也就越多。
第一种完全不需要自身智慧,所以永远成不了整个时代的精英,顶多是一些社会精英。第二种不需要社会因素,因此难以成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顶多是思想家。理论上来说只有第三种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
可是第三种人对于这个社会以及自身的智慧要求过于高了,而且每个这样的人既然在进化,那么他们必然有着一个欠缺,这样的欠缺极容易成为他们的死穴,这样的欠缺可能是爱情,也可能是尊重,也可能是一个梦。可是当他们摆脱了这样的困境的时候,一切又都海阔天空了。
日期:2011-08-21 21:38:21
《常见社会错误看法二,思考导致痛苦》
很多人觉得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想的多了,一个人若是活的单纯些就会很快乐。其实这句话是一句天大的谎言,因为我们看到的最为幸福的人也是那些思考过很多的人。
其实思考既可以得到幸福,也可以得到痛苦。至于到底是通向幸福还是通向痛苦我觉得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你的最高法则是追求真理还是追求幸福?
历史上有太多的哲学家他们不断的思考着世界的本质。因为世界的混乱,这些思考的人也就陷入到了混乱之中。正如同一位基督徒如果他最希望的是证明上帝是否存在,那么他就要不断的去试验各种方法,无论他如何去思考,都不会得出确切的答案,这样下去他的后半生都将在痛苦和混乱中读过
可是如果换一种方式,仍然是一位基督徒,当他相信了上帝的存在,然后然后去思考上帝的仁慈和伟大,他会变得越来越睿智,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幸福,时刻都会有一种沐浴在圣光下的感觉。所以许多年后,即使他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仍然会感觉到来自于灵魂的舒畅。
当然不是说信仰就一定高于对于真理的追求,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真理永无止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成为思想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天赋成为思想家,所以太过在乎真理的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争论了多少年都难有定论,而我们的人生不过数十年又何必执着不放呢?
二,你的思想是否完整?
同样的思考者,狄奥根尼是幸福的,王阳明也是幸福的,拿破仑希尔也是快乐的。他们之所以快乐离不开思想的完整性。若果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并不是完整的那么那种不完整性必然有着一种向着完整靠拢的趋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会痛苦,痛苦本身就是来源于内心的冲突。但是当思维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完整那么完整的思维对于世界就会有一个完整的解释,这时候就是快乐的一种远远超于普通人本质的快乐。
奥古斯丁,王阳明早年的时候也是痛苦的,但是到了后期当他们的思想成熟之后,拥有了完整的思想系统的时候,他们可以感受到超过于普通人本质的快乐。佛陀未悟道之前也是痛苦的,因此在菩提树下静坐,明悟之后,一花一世界,又怎么会有痛苦呢?
所以快乐痛苦同样来源于思想的完整性与否,思维本身在冲突中进化,根据辩证法,没有矛盾怎么可能进步呢?所以我觉得因为进化而有的痛苦是可以承受的,如果一个人不愿意任何的一点痛苦那么也只能作为人类活着而不是人活着。但是人的思想进化永无止境,所以要有所止,这很重要。
三,社会性
其实痛苦的人往往伴随着孤独或者怀才不遇,有的人因为思考问题而变得与众不同也就难以被人接受,有的人因为自身怀有才华而难以施展所以郁郁不得志。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摆脱社会意义而存在,因为思考而孤独确实是一种痛苦,可是这样的痛苦不是因为思考造成的,而是社交问题,一个有着良好社交能力的人会有很多同样的知音,当这样的人同这些有着同样知趣的人相处之时本身是非常幸福的。所以思考不是问题,社交才是问题
至于怀才不遇,很多思考只是纯粹的思考,就像《道德经》有的人说它是一本兵书,有的人说它是一本谋略书。一个人只有懂得兵法之后,道德经才有用。同样,一个人只有懂得各种计谋之后道德经才有用。记得看过一个关于炒股的小说,主人公认为对于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道德经》,它比一切炒股书籍都有用,可是如果他根本不懂任何炒股知识那么《道德经》的作用根本无处发挥。
因次,怀才不遇的很多情况是你的才华是不是正如同仅仅是一部《道德经》而没有实际的技术呢?
最后,我觉得思考本身是正确的,没有思考过的人是没法分得清人和人类的,但是如果一个人为了思考而思考极容易走入极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