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上班,而我听说叶文凯又被学校开除了。我这儿有一万块钱,你拿着。叶文凯要想好过来,看病、休养哪点儿不花钱啊?这些钱你先用,等用完了我再给你。”
夏青控制不住自己,泪水簌簌地淌了下来:
“哥?我……我不要!我……我的工资够花了,真的!”
“这不是给你的!是我给叶文凯看病用的,快拿着吧!”
夏青用力抹了一把眼泪,接过夏兰手中的信封:
“哥,你真好!”
(待续)
日期:2011-06-27 09:40:24
21)
“呵呵!在我印象中,长这么大你这是第一次说我好吧。得了!有你这个‘好’字儿,也不枉哥哥我白疼你一场。爸妈那儿我会慢慢帮你说话,但你的叶老师必须尽快恢复正常,不然到时候你可别怪我也不站在你这边。”
“哥,我不傻!我不会虐待自己的。你放心吧,我咨询过大夫,他这是受到严重刺激后的正常反应。给他时间,他一定会好的。”
“嗯!那我就放心了。看来我是完不成两位大人交给我的任务了,没说服你,反倒成了你的同盟军,呵呵!行了,爸妈那里有我照顾呢,你放心好了。你就好好照顾你的叶老师吧,最好他明天就能恢复过来!”
叶文凯的病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静养。夏兰的强有力支持,让夏青没有了后顾之忧,心态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使她能轻而易举为叶文凯营造出一个从容、温馨的气氛。
在安静状态下慢慢调养的叶文凯,经夏青悉心呵护,不到一年就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转眼二十二年过去了,往事如梦,不堪回首。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不懈地努力、打拼,他叶文凯已经从一个不名一文、被迫下海的大学教师,发展成今天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只是在这二十二年当中,寻找失踪叶子的努力,他几乎一刻也没有放弃过。
如今,苦苦寻找二十二年的叶子,似乎已经站在了自己面前!尽管叶文凯对刘斌和夏青的急躁提出了批评,但那只是一种策略。事实上,叶文凯在内心又何尝不想尽快弄清,张秉辉究竟是不是自己丢失了二十二年的儿子呢?
叶文凯敏锐地感到自己眼下正站在人生的一个拐点上,无论如何也应该做点什么来推动事情向有利的一面发展。他绞尽脑汁、想来想去,一个周密的计划渐渐在他脑海中成型。
经过两周全封闭培训,张秉辉他们这批新员工正式上岗了。
上班第一天,张秉辉就被销售部经理陈铨找去谈话:
“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讲的零八年奥运会选手村那个项目吗?可能就快招标了。咱们销售部实行项目负责制,就是说无论项目大小,都要有一名销售人员来专门负责该项目的商务运作。但现在每个销售代表手上都有项目,‘一个萝卜一个坑’,人手实在掰不开了。你尽管刚来,但凡事总得有个开端嘛!如果你没什么意见,我就马上向公司建议由你来担任该项目的负责人。这个项目很大,竞争肯定会非常激烈,但我们大家都会帮你的。好好干!我一直认为在实践中边干边学,才是快速进步的最佳途径。”
这个陈铨,一肚子馊主意。他之所以把奥运会这么大的项目交给菜鸟级新人张秉辉,主要有两方面考虑。
首先,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所有奥运采购项目的竞争都异常激烈。他们参与的这个选手村食品与环境安全保障项目,当然也不例外。不但国内诸多同行都在虎视眈眈紧盯不放,就连全球环保领域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型跨国公司,也都不惜一切代价在严防死守;竞争之惨、难度之大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所以,对这样一个看似诱人、实际上棘手的大项目,那帮在市场上摸爬多年、几乎快要成精的老销售们,没有一个愿意接手的;但作为一个项目,又要求必须有专人负责。左右为难的陈铨,也只好把它交给新人张秉辉了。
另外,陈铨对于这个大项目根本就没有把握。把它交给初来乍到的张秉辉处理,即便将来丢了合同,上面若怪罪下来,也是有情可原的。
(待续)
日期:2011-06-28 09:08:13
22)
“既然大家都有活干,我当然也不能闲着了。我听陈经理安排,你觉得我可以,那我干就是了。只是你们得多帮我,别让我一上来就把事情给搞砸了。”张秉辉隐约感到陈铨在耍什么手段,但这是他来公司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很多事情还都一头雾水,所以也不好说别的。
“没什么砸不砸的!咱们做销售的,谁敢保证每一单都能成功啊?失败在所难免,谁都经历过。没有失败哪里来的经验嘛?关键是怎样才能更有利于你的成长。没关系的,出了问题有我呢!你只管放开胆子去干就是了。”
就这样,刚上班第一天,菜鸟张秉辉便成了东方公司最大项目的总负责人。
对于销售,刚刚走出校门的张秉辉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可言。他对销售代表工作的认识,也仅限于公司岗前培训时所讲的一些理论知识。但由于在培训时学习认真,张秉辉的销售理论学得还是相当扎实的。他很清楚,销售工作的实质就是“引导、影响客户,使他们对己方产品或服务给予承认(确认能满足其需求),而付诸行动(购买)的过程”。而整个销售过程的完成,是要靠销售代表辛苦地“客户拜访”来最终实现。
由此看来,“客户拜访”其实就是整个销售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销售代表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功课。为此,张秉辉在参加公司培训时,对于“销售拜访技巧”的学习格外用心。
所以尽管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但张秉辉很清楚,如果能够拜访到零八年奥运会选手村项目的关键决策者,并成功说服他接受自己,那他的这个超级大项目就几乎成功了一半。但要拜访、说服决策者,就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决策者是谁。
陈铨一向他布置完任务,张秉辉便投入到忘我的工作当中。一连十来天,他都在默默、认真地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着零八年奥运会选手村项目决策者的信息,期待能有所斩获。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周的认真调查和仔细搜索,张秉辉终于弄清了奥运会选手村食品与环境安全保障的负责人就是康成仁。
提起这个康成仁,球迷朋友几乎无人不知。他曾是中国球类协会的专职副会长。早年间,球类运动还是中国百姓倍加关注的所谓第一运动,康成仁作为该项运动实际的总负责人,频频亮相于各级电视台;几乎所有国人都早已对其形象烂熟于心。作为球迷的张秉辉,当然也不例外。所以得知这一信息后,张秉辉多少还是有些兴奋的。因为最起码,他不用再花心思去辨认哪位是康成仁了。剩下的只是如何接近他而已。
张秉辉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但他明白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他相信凭着自己的不懈和真诚,一定能够打动奥运项目的决策者——康成仁。
经过充分准备,在一个清晨,尚未到上班时间,张秉辉便早早来到了位于北京北四环中路的奥运大厦,盼着能在此堵住前来上班的康成仁。
张秉辉站在奥运大厦的大门口,两只眼睛紧盯着出入大门的每一个人和每一辆轿车。看着经常出现在电视画面里的体育界名人,一个个从自己的眼前飘过,张秉辉很是激动,但他丝毫没有为此而放松警惕。终于,在停车场里,从一辆刚停下来的黑色广本轿车里,走出一个令他几天来都魂牵梦绕的熟悉身影,康成仁来了!
(待续)
日期:2011-06-29 10:49:07
23)
张秉辉赶紧跑过去:
“康会长您好!见到您真是太高兴了!”
张秉辉仍旧称呼康成仁原来的头衔,这令对方多少有些惊诧。他转过脸来,看了看张秉辉:
“你好!小伙子有事儿吗?”
张秉辉赶紧掏出名片,毕恭毕敬地双手递了上去:
“我是东方环保科技公司的销售代表,想跟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最新设备。希望也能为奥运会出一把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