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太太用力敲了敲厨房的门,听到应声后便迈步走了进去。绿山墙农舍的厨房是一处令人心情愉悦的好地方,如果不是干净整齐到像是许久未用的客厅,或许还可以让她感到更加愉悦。房间的东西两面都开有窗户——透过西窗可以看到后院的景致,六月的阳光如潮水般温暖地涌入屋里;东窗外爬满了纠结缠绕的爬山虎,它们将透进来的阳光也都染上了柔和的绿色。再往远看去,果园里的樱桃树上开满了洁白的花朵,山谷里的白桦树则在微风中垂首立于溪边。马莉拉喜欢坐在东窗前,避开午后直射的阳光。于她而言,世间万物都应该被一丝不苟地严肃对待,阳光在这种环境里却总是显得有些轻佻和不负责任。今天,她照例坐在东窗之前,手里忙着针线活,身后的餐桌上则已经摆好了晚餐用的杯盘。
日期:2012-06-09 07:18:22
趁着转身关门前的空档,林德太太已经把餐桌上的东西迅速地过了一遍。桌上摆了三个盘子——看来马莉拉一定是在等着什么人和马修一起回来用餐;但是点心倒都是再普通不过了,只有海棠果脯和起司蛋糕——看来她要招待的客人应该也不是什么特别的人士。那么,马修的白色硬领衬衫和那匹漂亮的棕栗色母马又该怎么解释呢?这个一向清幽寻常的绿山墙农场,今天却发生了这等稀奇之事,简直把林德太太弄得云里雾里了。
“晚上好,瑞秋,”马莉拉轻快地问候林德太太,“今晚天气还不错啊,来,快来坐下吧。家里人都还好吧?”
马莉拉和林德太太的性格其实完全相反,但是尽管如此——或许也正因为这种相反相成的个性互补,她们之间反而一直保持着一种近乎于友情的亲近关系。
马莉拉身形高瘦,棱角分明,缺乏女性的玲珑曲线。她的头发已有些花白,却总是在脑后盘起一个结实的小发髻,再用两只金丝发卡将它严严实实地固定起来。在林德太太看来,她这种打扮显得有些天真、刻板和僵硬,事实上,她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如果真要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她嘴边几分略带诙谐的神情;也幸亏如此,她刻板僵硬的形象获得了些许补救。
“都挺好的。”林德太太答道。“我还以为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呢,我今天看到马修出门了,还想着他是不是去请大夫了。”
日期:2012-06-09 19:54:54
马莉拉的嘴角会心地抽动了一下。她早已猜到林德太太此次登门是所为何来;她知道,马修驾着马车破例出门,一定会激起这位老邻居的好奇心,而她要是不弄明白,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啊,没有的事,我的身体一直挺好的,只是昨天有那么点儿头疼。”她说道。“马修是去布莱特河车站了。我们从新斯科提亚的孤儿院收养了一个男孩儿,他今晚坐火车过来。”
就算马修去迎接的是一只来自澳大利亚的袋鼠,林德太太也不会像听到“收养孤儿”时那样大吃一惊。她一动不动地呆立了整整五秒钟。从马莉拉认真的语气判断,她绝对不是在开玩笑,但是,林德太太还是不由自主地这样认为了。
“你是在开玩笑吧,马莉拉?”一等回过神来,她便急忙问道。
“当然不是开玩笑。”马莉拉答道。听她的口气,就好像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儿并非什么大不了的新奇事儿,而是普通得好像农场里井井有条的春耕作业一样。
林德太太一下子懵了,她的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一连串带着惊叹号的句子——一个男孩儿!居然是马莉拉和马修兄妹而不是其他人要收养一个男孩儿!还是从孤儿院来的!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此后绝不会再有其他事情让人如此吃惊了!绝对没有了!
“怎么突然要收养男孩儿啊?”林德太太的语气听起来颇不赞成。没有咨询她的意见便做此决定,林德太太自然不会表示支持的。
日期:2012-06-09 20:16:52
“我们琢磨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整整琢磨了一个冬天。”马莉拉回答道。“圣诞节前的一天,亚历山大?史宾士的老婆来家里串门,她说等到春天她会去霍普敦的孤儿院领养一个小女孩儿。她的表妹就住在那里,她常去探亲,因此对领养孩子的事情非常熟悉。打那儿以后,马修和我也开始经常聊起领养孩子的事情。我们打算领养一个男孩儿。马修年岁大了,这你是知道的——他已经60岁了,身子骨早不如以前硬朗了,心脏也一直有点毛病。此外,你也知道,现在要雇个帮工有多么困难。除了那些来加拿大打工的毛手毛脚的法国小子,别无他选;可就算是雇了那帮法国小子,他们也不是那么安分守己,刚学会一点本事就想撂挑子,要么就跑去龙虾罐头厂工作,要么就干脆跑到美国了。一开始,马修寻思着收养一个英国男孩儿,但我可不同意。‘他们可能毛病少些——我没说他们没有任何毛病——但是我可不想误打误撞地碰到一个伦敦街头的阿拉伯孩子’,我对他说,‘必须得是个在加拿大土生土长的男孩儿。不管找哪国的孩子都有风险,但是如果是个土生土长的加拿大男孩儿,我心里总会好受些,晚上也会睡得更踏实些。’所以到最后,我们决定请史宾士太太帮忙,请她在领养女孩儿的时候也帮我们挑一个男孩儿。我们上周听说她会去孤儿院,于是就托人捎口信给她,让她帮忙挑一个10岁或11岁的男孩儿,机灵点儿的,可靠的。我们觉得10岁或11岁最合适,能够马上帮忙做些家务和杂活,也比较方便调教。我们打算好好培养他,还准备供他上学。今天我们刚刚收到史宾士太太的电报,是邮递员从火车站捎过来的,说她带着孩子坐今晚五点半那趟火车抵达布莱特河站,所以马修便去那里接站。史宾士太太会把我们的男孩儿留在车站,然后继续乘车前往白沙镇回家。”
林德太太一向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信心。等到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理顺了先前有些混乱的心绪之后,她就开始“高谈阔论”了。
“马莉拉,我就跟你直说吧,我觉着这事儿的风险太大了,根本就是件傻事儿。你们完全是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道接来的是个什么孩子。你们怎么就不想想,把一个完全陌生的孩子领进家门,却对这个孩子的性格如何,父母是何许人也,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统统都一无所知!你知道吗,我上周看到报纸上登了一条新闻,说王子岛西边有一对夫妇从孤儿院领养了一个男孩儿,可那男孩儿居然半夜放火烧了他们的房子——而且完全是故意的,马莉拉!那夫妇俩差点儿就被活活烧死在床上!我还听说一件事,也是有一家人收养了一个男孩儿,可是这孩子竟然有喝生鸡蛋的怪癖,怎么教也改不掉。马莉拉,如果你们事前问问我的意见——尽管你们事实上没有这么做——我肯定会告诉你们,这事儿压根儿就不靠谱!”
林德太太的这番“劝慰”似乎会让人觉得提心吊胆,然而,马莉拉看来却既没有被激怒也没有被震动,她仍然不慌不忙地继续着手中的针线活。
<
日期:2012-06-10 09:14:14
“我觉得你说的有一定道理,瑞秋。我自己也有些顾虑,但是马修铁了心要领养一个男孩儿。我看得出他这次很坚持,所以最后我也就只好让步了。你也知道,很少会看到马修这么执着,所以这次看到他这么坚持,我觉得我有义务做出让步。至于说风险嘛,人活一世,哪件事情不冒风险呢?就连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是有风险的啊!他们要是没教育好了,长大了也照样得出问题。况且新斯科提亚离咱们王子岛也不算太远,这孩子又不是从英国或美国领养来的,他和我们沟通应该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吧。”
“好吧,但愿咱们能看到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林德太太说道,那语气里还是透露出十二万分的疑虑。“要是到时候他放火烧了绿山墙农舍,或是往水井里投了杀虫农药,可别说我没提醒过你们。听说在新布伦瑞克就发生过一起事故,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在水井里下了毒,一家人全都给毒死了,死得那叫一个惨啊。只不过那个下毒的孩子是个女孩儿罢了。”“那我们领养的可不是女孩儿。”听马莉拉这口气,就好像只有女孩儿才会往水井里下毒,对男孩子则完全不必有此担心。“我可是从没想过领养女孩儿,所以我倒是奇怪史宾士太太是怎么想的。不过她那个人,要是心血来潮的话,把整个孤儿院的孩子都领养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