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
第15节

作者: 三闲大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望着他当初仰之弥高的那些著名教授专家学者,那些当初他作学生和实习生时对他们毕恭毕敬的老师,想到他们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术成果和敏捷的思维才能,他想如果不是机会,如果不是时代需要,把他们任何一个放到这个位置都会是一个称职的院长或校长。但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从来不会给一成不变的人以一成不变的机会的。历史总是这样无情的让你无奈,每一轮新的社会变革总是在造就一批成功的弄潮者的同时也无情地淘汰一批失败的最后固守者的,甚至还要牺牲一批无辜的跋涉、退缩或旁观者的。玩不转游戏就只能出局,太珍贵的古董便只有进博物馆,这就是社会的自然淘汰驱逐定律。

  不过他现在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能为他的改革再加一把火。前一段他在全省首先倡导了“点名手术”,上级部门反应还不错。下一步他正在思考如何把沉重的医院后勤移位社会的问题,当然无利不早起,后勤是医院的肥缺,多少年来医院涉足其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又根深蒂固,触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最好的办法不是去理须它内部的关系,而是将它推倒重来。他的思考已经成熟,大计方针已定,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能顺利假手和得手,这是他这些日子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除了应对平抚在转手后医院的“民心”,让他们尝到后勤社会化后带给他们眼前的服务质量和态度利益及甜头外,他一直在物色一个可靠的物业公司,一个能受他牵制或者至少能互相牵制的物业公司。因为政治无情而商场更无义,他要找一个自己人才觉得可靠。

  也正是为这一步作铺垫,他才组织了这次观摩学习,让这些中层们知道后勤社会后是势在必行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推翻一个政权必须先制造舆论嘛!
  舆论这一步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多少问题和阻力了,物业公司的物色便把他和在医院名不见经传的万相龙联系到了一起。
  这甚至连万相龙都吃惊或受宠若惊。他早已看清了黄开河“后勤社会化”的醉翁之意,但他没有琢磨到黄开河至今没有确定到物业公司的内心真实想法,也不可能琢磨到。在这样一个大的医院,他的羞于启齿的学术水平,他的行政职务使他不可能与院长有太多的接触和交流。他的哥哥为此还经常埋怨他不帮忙把他的物业公司介绍给医院院长。

  当他哥哥自己来到医院院办推出自己资料要竞争时,医院并没有给他太多的热情使万相龙坚定了他的推测:那个院长会找一个与他认识或与医院有联系的人的公司呢?这样暗箱的程度还能有多少?
  他不知道黄开河的不同凡人之处就在于他的思维不同凡人,他就是要在台风的中间跳舞,在思维的逆向中得计,他就要把他觉得可以绑在一起的人一起去探险。
  所以当万相龙和黄开河无意中谈起自己的哥哥经营一家规模不小的物业公司时,黄开河便显示了极大的兴趣。没有多少时间,他们便一拍即合,私下里已经称兄道弟了。
  万相龙觉得今年真是个吉利年,那个老道说的机会真的来了,他觉得应该利用黄开河这棵大树,安排自己的后半生幸福生活了。
  当然,他明白他现在还需要做很多,还需要进一步利用拓展机会,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不为,更待何时?

  日期:2008-10-13 22:28:06
  24
  全国神经外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华美大饭店会议室召开。
  开幕式刚结束,坐在前排贵宾席位置上的袁家绶便借去卫生间的机会,溜到最后排叶静的座位旁,让旁边参会的大夫们一下把目光集中到他这里,也让叶静霎时脸上有点不太自在。
  不要说袁家绶多少也算在国内神经外科界小有名气,即使没有多少名气对面相逢不相识的三流专家,能在会议中从前排贵宾席位置屈身到最后排的人,也会极大地吸引周围人的眼球的。
  但正处于精神亢奋状态的袁家绶根本不顾周围的眼光,若无其事地给叶静当起了会议导游:
  “……你看,现在正在发言的是天津总医院的王林教授,他们科是国内最早的脑外科,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年来在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领域是国内首屈一指,在神经肿瘤学的研究上独树一帜,尤其在脑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上更是处于领先地位……你看他正报告的这些实验是很先锋的,是足够前沿的……他报告的内容和你的研究的课题正好吻合,你好好听听……有机会我领你去和他认识认识,或者送你去他那里进修一段时间,跟他好好学习一下,把我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也建成他们那样的规模和水平……”

  叶静笑了:“那要多少钱呀?……”
  “钱你不用管。钱的事归我管,实验室能建成什么样归你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就分工合作?你答应帮我在半年内建成一个国内一流的神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敢不敢?……”
  叶静未置可否,只是抿嘴笑了笑……
  这一笑更激起了袁家绶的谈兴,他继续给他介绍起来,他揣摩着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对叶静一定是很好奇,就像他第一次参加时一样,恨不得把那些名人一下子认个遍。于是便又旁若无人不厌其烦地侃侃而谈:
  “正在说话的主持会议的人是北京天坛医院的高文山教授,他们完成的颅内动脉瘤手术和脑干肿瘤手术是国内最多的,……坐在他旁边的是上海华山医院的路大海教授,他们科在脑血管畸形分类方面有其独到的研究,1956年他们那里就开展了大脑半球切除及脑血管畸形切除手术,第二年他们又开展了颅内动脉瘤切除手术,二十多年前他们就已经应用显微外科进行脑血管畸形切除术了,比我们科开展的要早了好多年……”

  “那最好的神经外科是那个地方的?北京?上海?还是天津?……”叶静侧过头来轻声问道。
  “京津沪是三足鼎立。应该说,中国最早的神经外科发源地是天津,赵以成教授在天津组织了全国第一个神经外科医师培训班,像韩哲生、曹美鸿、薛庆澄、王忠诚、 蒋先惠、李秉权、易声禹、孙文海、郑广义等都是这个班毕业的,这些人都成了各自地区的神经外科学术带头人……另外,史玉泉教授50年代初期率先在上海创建了神经外科,涂通今教授在第四军医大学组建了第一个军内神经外科……”

  袁家绶正目无旁人喋喋不休的时候,他的前臂被叶静轻轻推了一下,这时他才发现,他对神外历史的讲述吸引了周围很多年轻参会大夫的好奇心,这些人都不注意听台上的论文报告了,而把眼睛耳朵都转向了他这边,使会场局部有了小小的骚动,叶静一看赶紧打断了他的讲述,并示意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会议第二天,没有袁家绶的公务了,他便给组委会及几个老熟人打了招呼,说要去三里河看望他的一个生病的叔叔。
  因为叶静是第一次到北京,袁家绶便想让她这次把北京好好玩一下,而北京没有个十天半月是不能看好的,所以他必须争取这难得的时间。而且,他又想起了在龙潭寺的那个签:“风平浪静正当游,留得西湖好泛舟。只待佳人归隐后,坐看天下一囊收。”现在正是西湖泛舟,携得佳人归的时候,怎能不珍惜这个机会?
  他就美滋滋地想着,觉得日益干涸的唾液腺也兴奋得如同泉涌,一股甘流直入心田。
  早上七点四十,袁家绶从华美大饭店出来打车到叶静住的帝皇宫大酒店,叶静已经在房间焦急地等他了,他一进房间,她便给了他一个长久的拥抱……
  这一下让袁家绶年轻了三十多岁,把他带到了那年少轻狂挥多似土的年代,像食了大麻一样让他从头到脚有一种说不出在欣快感,他在脑神经完全被叶静温馨的唾液给浸泡的软化了。
  上午他带着叶静到王府井百货大楼让叶静挑了几件高档衣服和高档化妆品,就近在全聚德烤鸭店让叶静品尝了一下什么是正宗的味道。然后赶到菜市口黄金第一家给她买了一副24K纯金项链。然后迫不及待地赶回帝皇宫大酒店……
  后面的连续几天来,他们像初恋的情人一样将足迹洒遍了故宫、长城、天坛公园、中山公园、景山、北海、颐和园、圆明园、世界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连香山的红叶都被他们互相装满了能寄托他们激情的地方。
  最让袁家绶感动的是叶静对他的依恋和深情,昨天深夜她突然梦中惊醒紧紧地抱住他泪眼婆娑地问他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名正言顺不再这么偷偷摸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