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底,厅公布了支援海南水利建设人员名单,林文同学这次也去,大部分人去了海明水库,我与方芳留在海南水利处。6月8日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在热情洋溢的欢送声中,我们登上了牡丹号轮船。九时鸣笛起航,轮船沿着珠江航行,繁华的广州都市从船舷二边渐渐向后移去。我陪方芳站在甲板上,倚靠着栏杆,辽望着两岸林立的高楼大厦一排排远去;轮船驶过天鹅潭、白鹤洞,就出了市区,接着工厂、码头与居民区又不断的移至眼前再逐渐向后离去;远处高耸的铁塔,纵横交错的银线,横跨河叉的桥梁,成片的田园绿林,坐落别致的村庄又凸现移来;江中来往如梭的大小轮船、机船、舢板在层层波浪中来回穿行。珠江两岸流动着的迷人风采,延绵不断,目不暇接!
“南国的风光美不美?”我问。
“珠江两岸都是这样吗?”她反问我。
“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珠江三角洲一带自然条件很好,人口稠密,经济繁荣,是我国著名蚕桑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沿途有很多名胜古迹,这次航行经过的地方还有虎门要塞,被英国租占的香港和葡萄牙占领的澳门等。虎门要塞是林则徐禁烧鸦片烟的地方……。”
“我看你能当导游了!”
“别人不敢说,给你当导游还可以。”
“从这里出海还要多久?”
“傍晚可能到达珠江出海口伶仃洋。”
“百闻不如一见,珠江三角洲真是很发达。”
“长江三角州也很发达啊!”刚走来的林文说。这位矮小精灵的同班同学,地道的武昌人,家里的独生子,能服从分配来省设计院已属不易,这次又响应号召支援海明水库建设,方芳称赞他有志气。我问设计院这次下去多少人?他说:“海明水库设计队去一个组12人。”
方芳问:“你参加这个组?”
“是啊!这次下工地搞设计,对我们新兵是个锻炼的好机会。”
我说:“好啊!海南人民欢迎你。”
我们边看边谈,吃过午饭才回房间歇息。轮船一直沿江顺水航行。近晚驰入伶仃洋,两岸的田园、村庄离我们越来越远,江面变得浩瀚而宽广,水天渐渐相连,西边的晚霞映红了天际。入夜,江面中忽闪忽现的灯火散射出桔红色的亮光,神秘而瑰丽。风渐渐大起来了,浪跟着涌高,轮船开始颠簸,人感觉有些摇晃。播音员在广播:“轮船将于晚上八点出珠江口入海,预见东南风三级,浪高一米,请大家回床位去休息。晕船的同志请到卫生员处领药吃。”服务员随后到每个房间每个床位去问,晕不晕船?要不要吃药。
我担心方芳第一次过海会晕船,领了一份药防备。她按照服务员的要求,安静地睡着;我看她慢慢睡着了,才放心睡下。
天还没有亮,轮船已航行到雷州半岛海面,睡了一夜的我们精神饱满,洗漱后就来到甲板上迎接黎明。晨曦中的大海原本水天一色,变幻从东边天际开始由蓝变淡,淡蓝渐渐转白,白间染有丝丝缕缕浅红,浅红很快变成鲜红,幅射了半边天际,一轮红日接着从水天交会处冉冉升起,由点成弓到半圆,最后形成一个大圆从水面向天空爬高,升起的红日喷射出万道霞光,映红了天际!站在甲板上观看日出的人群欢呼起来,我和方芳与林文都非常高兴。有人说在海上观看日出与泰山上观看日出不一样,前者是仰望,后者是俯视;仰望日出,令人感到更加气势磅礴,光辉灿烂,感觉太阳带给人间的光热与温暖更直接更强烈!
这天海风虽然不大,海浪还是一浪接一浪的搏击着船体,撞碎了的浪花不时飞溅上甲板来,溅到人身上凉凉的很爽。船体有些颠动,但坚尖的船头依然昂头按既定航向破浪前进!我告诉方芳:“现在风不大,浪不高,称得上是‘乘风破浪,一帆风顺!’要是遇上大风大浪,情景就不同了,风大浪高,波涛汹涌,轮船颠簸得很厉害,把人的黄胆水都给颠出来了,那才考验人呢!”
“敢乘风破浪,就不怕惊涛骇浪!”她很自信地说。
我陪她兴致勃勃地从船头沿着船舷走到船尾,船尾下螺旋桨搅起的一股股涌浪,在湛蓝色的海水里掀起一窝一窝的白花;一群海鸥跟着在上空盘旋,不时俯冲下来将海鱼啄走,轮船成了大海的耕耘者,海鸥跟着收获,它们自由而得意地飞翔着,真是海阔天空任鸟飞!我同方芳尽情地欣赏着这壮丽的海上景光,令人心旷神怡!
中午过后,船上广播:“这次航行预见下午三时抵达海口市秀英港,请各位旅客整理好自已的行李,准备下船。”不久,有人喊叫起来:“看到了,看到了!”大家又踊上甲板,航船前方远处显出灰蒙蒙的轮廓,它从海平面上凸起又连着海面,慢慢地由灰色变成浅绿,绿
带里排列着一群群高矮不齐的楼影,随着轮船快速航进,轮廓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海口市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航船接着减速、鸣笛,吼叫着越过港堤灯塔,进港停泊在秀英码头,海南岛最大的城市——海口市到了!
“到家了,我终于又回来了!”我高兴地对方芳说。
“看这高兴的样子,别忘了你回来的使命!”
“我一定不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期盼。”
林文他们被海明水库专车接走了,我和方芳由何处长派来的人接回海南水利处。随后我分在农田水利工程科,方芳分在工程师办公室。新的工作、新的生活又开始了!
日期:2010-02-03 15:25:18
——8——
海口市是海南行政公署所在地,全岛最大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可是你要走一遍这座热闹的市区,半天时间就足够了!全市最高的楼房只有五层,位于得胜沙路,市民习惯叫它‘五层楼’;繁华的商业街在中山路;报社、书店、影剧院等主要文化娱乐场所多在新华路;茶楼酒馆、日用百货集中在博爱路;博爱路与新民路交叉口俗称‘四牌楼’,东门菜市场在新民东路,新民西路有许多风味小吃的小摊小店。整个闹市区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海南水利处位于市边西北角的盐灶村旁,这里原是基督教堂,日寇侵琼时占为军营,国民党时期是政府机关,解放后接管作为农林水战线各单位的办公所在地。
上班前一天,我带方芳回家,顺便观光游览市容市貌。从水利处出来,由西向东沿着得胜沙路走,很快就见到了五层楼。据说这是三十年代侨商从南洋运回石料、木材、洋灰修建起来的,为海口市当时最高最豪华的一幢大楼,如今白色墙面的雕花依然精致耀眼,虽然比不上广州、武汉的高楼大厦宏伟,但它是海口市一个时期内的标志性建设物,来海口的人都慕名到此观看。
继续向东前行,过了古老的海关就转入中山路,也是东西向,路长388米,商铺林立,名目繁多,最为热闹。它的特色是沿街两旁都是骑楼式建筑,楼高二、三层;楼下骑楼能为行人遮阳挡雨,又是商家的门面,既有浓厚的中国古建筑风格,又有南洋建筑的装饰特色;骑楼的式样各异,雕饰多彩多姿,漫步在骑楼遍布的老街上,仿佛置身于异国他乡,同武汉老家迥然不同!方芳兴趣盎然地欣赏游览了一番。
同中山路东头相交的是南北向的博爱北路,据说原是明初兴建海口时的南北大街,古老而悠久。在这条街上,能买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品。我们边走边看,很快到了‘四牌楼’。东门楼内的菜市场人来人往,拥挤热闹;西门楼内的新民西路,虽然不甚喧闹,但叫卖的小摊小店也很吵杂。
我家就租住在新民西路54号二楼。这是一座临街的二层楼房,楼下为房东经营的店铺,楼上住房长约九米,宽五米,内用木板横隔成三小间。前楼是父母住的主房,临街窗前放一张书桌,二把椅子,旁边是一个大书柜,装满父亲使用的图书资料;靠北置一张大床,西墙放一个五履柜和二口皮箱子,房间筒陋而整洁。后楼十平米的小房,原是我与弟弟的卧房,现在兼放什物,拥挤而零乱;中间是客厅兼餐厅,有一张饭桌与几张椅子,桌上备有茶壶茶杯;厨房与卫生间在后楼阳台上。虽说房间夹窄,但通透、凉快、光亮。令人十分小心的是木板制作的楼梯,因位置局限做成六十度陡梯,上下很不安全方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