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还能补回来吗》
第47节

作者: 谢声濂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今离开水利厅回海南工作已经26年多了,当年一起过海的林文等许多同志已先后调离或回省。1983年夏天,方芳赴省开会,遇见了她原来的处长、现任厅长曾德同志,当他知道我们仍留在海明水库时,详细询问了这些年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他最后对方芳说:“五七年厅对你们的承诺没有变;如果海南肯放,可以回厅工作。”

  方芳回来后与我商量,觉得在基层工作了这么多年,能有机会回厅工作,对自己的提高也有益处,于是请求调回省水利厅,海南人事部门知道这是遗留问题,表示理解和同情,逐级报批。事过多半年还没有批复,我们以为走不成了,没想到调令真的下来了,而且听说工作岗位也安排好了,等着我们去报到。
  当我们去办手续时,主管局却不同意,这位局长对我们说:“我来海南快三十年了都没有走,你们怎么能走呢?谁不想在自己家乡工作,我老家在汕头,想调都调不回去,你老夏是海南人啊,怎么还想调离海南呢?当初你们回来难道是心血来潮?”
  我回答说:“是,也不完全是。建设家乡是我的心愿,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不过年青时血气方刚,思想单纯,考虑问题比较简单。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考虑问题比较实在了,有这个机会,能回厅工作也是难得的,不能不承认。”
  方芳接着说:“工作调动是很正常的事。不能认为调离家乡就有问题,何况事前是征得你们同意的啊!”
  局长说:“情况变了,海明外援项目正准备实施,急需技术人员,老夏又参加了申报与评估,这个时候怎么能走呢?”

  方芳说:“局长这样讲有道理,如果工作确实需要,我们也会考虑。不过调动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今天同意了明天又不同意,也不能像局长刚才说的那样,我都调不回去,你怎么能调走呢?”因为是老相识了,方芳说话也不客气。
  局长听了有些难为情,但还是带着领导的口气说:“就这么定了,我们再与省厅讲,你们就安下心来工作吧!”
  方芳说:“局长的意见我们考虑,我们的意见也希望领导再考虑。”
  有些同志知道后觉得很可惜,说:“如若当年留在广州大机关,生活将完全可能是另一副模样!”
  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为了实现儿时的梦,当年回来确实是我的愿望,而且连累了方芳。这些年来,她跟着我吃了多少苦啊!如今人过中年,一家四口分散三地;小花三次高考不上,来了又闹着回去,在她母爱的心里留下多少伤痛,她不讲我也知道。这次老领导照顾我们回省,如能回去促成全家在一起,过一段安稳的日子,也许能弥补我给她带来的创伤。方芳起初还担心我留恋故土,舍不得离开,我说你能来海南这么多年,我就不能离开家乡出去么,到那里都是为祖国的水利事业服务啊!没想到遇上这个外援项目,它又是我参加要回来的;对我们为之奋斗近二十年的海明灌区工程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个时候走了,确实于心不忍!

  朱局长也再三挽留我们。他说:“这些年来,你们为海明做了大量工作,也吃了很多苦,局里对你们关心照顾也有不够的地方,不过许多同志没有想到你们要走,他们不了解内情,当时局里讨论时,我说如果省里需要,回厅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应该让他们走,因为国家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所以局里同意你们调回省。可现在局里工作这么多,尤其是外援工程,工作刚刚开始,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声誉,局里希望你们最好留下来,另外找人不是不可以,但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当然,如果你们认为回省比留下更好,执意要走,我们也不勉为其难,尊重你们的意愿。但说心里话,我真舍不得你们走,同志们也舍不得你们走!这么多年了,大家相处得很好,相互了解,彼此尊重,共同在一起工作很有成效,也很愉快。所以希望你们再考虑一下,能不能留下来不走?”

  我与方芳听了都低头无语,静默了好一会,方芳才抬起头来对朱局长说:“让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好不好?”
  “行。不用急,商量好了再告诉我。”
  回到家里,我和方芳的心情都平静不下来,我脑子很乱,相信她的脑子也很乱。走还是不走?走不是时候,不走没机会了。走肯定对自己对家庭有好处,但对这里的工作有影响;不走对工作有好处,但后半生就将这么度过了,这一点对方芳或许更残酷。我想等她先表态,她一直不开口,我知道要她作出这个决定很难,她考虑的不仅仅是工作,不仅仅是她自己,还有我,还有这个家,还有二个儿女,还有在汉的亲人,不像当初来海南那样无忧无虑了!我试探着问她:“你看走还是不走?”

  她看着我,停了一会反问:“你说呢?”
  我犹豫一下说:“还是走吧,再过几年老了,想走也没人要了。”
  方芳说:“能走吗?”停一会又继续说:“我看走不了了。如果说去年是个机遇,现在这个机遇已经失掉了。”
  “朱局长不是说,尊重我们的意愿,要走也可以吗?”
  “走,就意味着不顾大局只顾自己了!我们能这样做吗?徐特立老人讲:“人生在世,事业为重”。朱局长知道我们不会走,相信我们有这个觉悟。”
  “走了工作受影响的主要是我,要么我留下,你先走,等这个项目有人接手或搞完了我再走。”
  “这是不可能的,你又不是组织部长,别胡思乱想了。就这么定吧,不走了!”

  我知道,为了事业,为了我,她又一次牺牲了自己!
  事后有人问我:“是不是当了局长就不想走了?”
  我笑着回答他:“要是这样,我早走了!”
  他们那里知道,厅里给我们安排的比这里优越得多。
  也有知心朋友动情地对方芳说:“你们真是初衷不改,情怀依旧!”

  这位朋友又那里知道里面饱含着多少辛酸苦辣。
  经过这次翻来复去的思考决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留,就将决定着我们后半生的走向,它将面临着许多新的艰难和风险!令人宽慰的是曾厅长在给方芳的复信中勉励我们:“你们的选择是对的。我们不但不会责怪你们,还应该赞扬你们;你们能服从工作需要,舍小家顾大家,这种顾全大局、以事业为重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祝愿你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出新的贡献!”

  日期:2010-04-05 06:38:28
  ——64——
  3月10日海南和灌区各县市项目办公室正式成立,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单位都派人参加。海南项目办公室18人,要求我局工程、灌溉、计划、财务方面都派人,局里决定我与方芳等8人参加,工资待遇仍由局负责,人员归项目办公室统一管理。
  本来调度科准备派张玉来,因孩子小,又是女同志,生活不方便,只好同意方芳参加,科内工作由张玉代理,方芳欣然接受,认为既可放手让张玉大胆工作,又能就近照顾我,一举两得。水利局派龚新等4位同志来参加,龚新现任工程处副处长,爱人姜梅在设计室工作;事隔19年,我们又在一起共事。
  办公室下分农业、林业、水利、计财组,我负责水利组工作,方芳除了参加灌溉用水分析计算,还负责计划财务组的日常管理。如今我与方芳又回到水利局,不过已不是水利局的职工,而是办公与寄宿在局招待所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