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极品男人的战争:诸葛亮大战司马懿》
第20节

作者: 斗战胜佛不悟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阮籍怅然若失,暗中运转左掌,起了一课,卜算诸葛亮此番来意。一算,感到心血微微涌动,似平静的水流,浑身很是舒坦,知道他是带着极大的善意而来,心头一松。凭着对《易经》的掌握,阮籍能理解为什么这位鼎鼎大名又身份显赫的蜀国丞相会知道他的一切,但他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他会和他说这么多。
  日期:2012-06-11 14:05:11

  诸葛亮见他疑惑的眼神,严肃地说:“你不知道吗?到现在为止,你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少年时的我的翻版。可是我后来回家了,日以继夜地重新学习各种学问,等着机会降临,做一番轰轰隆隆的大事。后来我遇到了先帝刘皇叔。”
  “三顾茅庐的故事无人不知。我不懂的是,原来当时你是在等着刘皇叔的吗?那为什么要两次离家躲避呢?”
  “岂止两次?其实是三次。我是第四次才接受了邀请出山的。但传说总要有传说的特性,如果说四顾茅庐那就不好传了。你学过易经,该知道三生万物,该知道三的神奇。”
  阮籍似有所悟。不过他还是不明白,蜀国的丞相为什么要来和他这个魏国的年轻草民说这么多贴心的话。
  诸葛亮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悠悠地说:“这是因为我也有好玩之心。人人以为我忧患、严肃、正经,尊我为智圣,害得我没有一天轻松啊。”说罢,诸葛亮哈哈大笑,从袖中抽出一本卷轴,命一士兵递给他:“这是我所作的几篇诗文,送给你看。”手中羽毛扇一招,小车缓缓离去,队伍随之跟随而去,慢慢消失在树林之外。
  日期:2012-06-11 14:42:21

  阮籍呆在马上,愣了足足三个时辰,下了马,坐在路边石头上,展开卷轴。但见开篇第一首为《梁父吟》:
  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日期:2012-06-11 14:43:10
  史传说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作梁父吟,看来,即使是在隐居当中,他所忧思的也是那些积极入世的人事。阮籍对天下之事并无多少见识,对诸葛亮隐居的时候犹作如此想感到费解。然后,接下去他读了一段赋文,题为《骂王朗》:

  日期:2012-06-11 15:01:20
  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
  日期:2012-06-11 15:05:33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说,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正。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日期:2012-06-11 20:09:37
  这段赋文读得他毛骨悚然。他从地上跳了起。他感到内心被有力地拔动了。他感到自己是一只琴,被诸葛亮弹奏着一首真正的愤怒之曲。他颤抖着身子,抖抖擞擞把卷轴继续展开,下面是一首《有俗客来否?》: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至此阮籍明白,孔明先生一定是知道自己的大梦的。自以为在易术方面也是天才,可何时解过自己的梦?自己的梦又是什么?能解自己梦者,唯诸葛孔明也。
  至此,阮籍没有继续看下去,他收好卷轴,放进包裹,背在肩上,决定回家去,重新读书。这一番前所未所有的奇遇与阅读所带来的振撼,将改变他今后几十年的人生。在司马炎篡国前两年他行将去世之际,他最后念的正是诸葛亮的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接下去的漫长岁月中,阮籍用尽深身解数在家里苦读。他把从前读过的书又全部重头至尾地重读了一遍。第二遍读下来和第一遍读的感受完全不同,仿佛不是在重读。第二遍读完之后,他又读了第三遍。之后又读了无数遍,直到达到一个他自认为比较高的境界。当他看到书中写风的时候,书中就会有风呼呼地吹出来;在《诗经》中有太多的爱情与美人,当他阅读她们,房屋里便会飘满芬芳;当读到《春秋》的时候,房子里便有杀伐之声——而所有这些,只有他一个人听到看到。

  这样读了五年,到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家族里的一个叔父认为他应该出去见见贵人,好让他们推荐做官。
  于是,他跟随叔父去拜见兖州刺史王昶。本来他也想发挥一下,让胸中的万千学问涛涛涌出,好获得赏识和提拔,但来到王昶面前的时候,他想起了刘备与三顾茅庐。他想我怎么那么贱呢?我岂能忘记诸葛孔明如日中天的英姿?于是他只是一言不发。他不想在一个小小的兖州刺史面前去做刻意的表现,这太玷污曾受诸葛亮青睐的自己了;再说,一看那刺史浑浊的眼睛与肥大的眼袋,就知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此次会面就这样自一言不发始,到一言不发终。叔父对他十分失望。在家族中,他一向是一个人人夸赞的天才,但现在族人都认为:他无法做官,无法为家族带来荣耀,因此就算有最大的才华也是废人一个。幸好哥哥阮熙已在外做一个九品小官,得以供养家人过上基本糊口的日子,也得以让阮籍继续安心读书。这样的日子直到阮籍三十四岁。

  日期:2012-06-12 08:18:55
  23、每日必杀一人
  这时候天下形势已然变化。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魏、蜀、吴三国的第一代实力派元老基本退出历史,三个国家的政权都落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手中。这些皇族和豪族后代都没有第一代的壮志雄心和豪情魄力,大都着眼于醇酒和美女,希望享受安逸的生活,因而,三国之间达成共识,很少发生边境冲突,更不再彼此争战。
  这样,国际间的安定就使得老百姓的日子很少受到征兵、征粮、驱逐、瘟疫和大屠杀的干扰,得以把精力的一部分用来种田、纺织、发明器具、酿造新事物,另一部分精力用来对付苛捐杂税、官吏压迫。天下学士们也不再以投入战争为使命,而是致力于假装做学问以抬身价,并且忙着彼此竞争和追逐官级,失败者则吟诗作赋、把酒言欢、忧思感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