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极品男人的战争:诸葛亮大战司马懿》
第21节

作者: 斗战胜佛不悟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魏国,这时候已是曹丕之子曹睿即位,曹真、司马懿等四大元老辅政。曹睿少时因为聪明睿智而受曹丕赏识,得以立为太子而后登基称帝,但一旦称帝,很快就露出了第二第三代的本色,开始广选嫔妃日夜歌舞,又大兴土木,营造华丽宫殿。当时,他下令征召民夫四万余人,造起巍峨的昭阳、太极诸殿;筑起高十余的高台;修建御苑芳林园并挖出一个方圆十二公顷的湖泊,湖中置放亭榭台阁和龙舟凤船;又在宫殿北面造起八座别院,号称八坊,内充上千美女,并任命其中识字懂文者为女尚书,替他批复奏文;更从全国各地搜集各种奇珍异宝、奇花异草和稀奇古怪的游戏充实宫中。

  这些东西的搜罗使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但倾家荡产也不算什么,因为接下去曹睿又下诏命令所有百姓必须把自己的妻子贡献出来给没有配偶的军队士兵,如想留住妻子就要花钱买一个女人代替。一时之间整个魏国到处是生离死别的场面。
  这一道诏令下达以后,曹睿又给自己下诏:每日必杀一人,以锻炼自己的决心和意志!
  日期:2012-06-12 08:45:10
  于是,从官员到嫔妃,从将军到太监,每天都要有一个人的脑袋轰然落地;他甚至杀了自己的皇后和几个子女,还差点要杀司马懿。
  但天下人谁也不会料到,这时候司马懿反而心中暗喜。他已暗中在殿前待卫和御林军中安插了亲信,一旦有变他们便将奋起响应;而他本人每天上朝都裹着软甲,暗藏利刃并磨好尖牙,随时准备在大祸临头之前一口咬掉皇帝的头,趁机自立。因此,皇帝的丧心病狂反而让他有了机会。

  接着,曹睿为了给他新造的豪华宫殿以更大更壮观的外观,更为了能长生不老永享万千美女,特命人到长安把汉武帝所铸造的总重达十余吨的两口中间立着一个巨型铜人的大钟运到洛阳,因为那个巨型铜人手中握有一个名为承露盘的大铜盘,据说可以接到日月精华,喝了可以连御二十个女子而不倒。搬运大钟和铜人这个事引起了一点麻烦。这些由数千名精壮民夫、数百头强壮大牛、一辆特别打造的三十丈长铁轮车花两个多月时间一步步移过来的造物,一至宫中指定地点就发出一声惊天巨吼,天动地摇地把顶上的承露盘摇了下来,砸死了无数民夫和士兵,甚至还砸死了一个典礼官员和两个作法的巫师。砸死了一群人之后,这大钟和铜人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在无形之中。

  日期:2012-06-12 09:20:38
  这事引起一些耿直的官吏的义愤,许多人作文作诗暗讽此事的荒唐。曹睿在大钟消失之后因为惧怕天意也恢复了一段时间的理智,因此决定用理智来解决被讽刺之事。那些诗人认为这大钟和铜人由于太扰民,必定会引起反抗,最后可能会使国家灭亡,所以它们自行消失正说明天意不想灭魏。曹睿可以接受这个结论,但不能接受那个推论,因此找人写文反驳。经过很多的筛选,有一个人的一篇文章被挑了出来,公布天下。

  这篇名为《乐论》的范文由一个名叫卞兰的皇室从事撰写,观点来自儒家对于《诗经》的看法,无非认为此乐非乐也,乃礼也;乐是有来教化的,而非享乐的,云云。
  文章并无新意,却给了一个山野青年士子名声远扬的机会。此士子就是阮籍。
  阮籍知道这时候已非当年诸葛亮的隆中时期,一个人想要出头,等在家里已不行,必须先出名,出名之后再等在家里,再出名再留在家里,如是再三,方可成就;同时出名也没有诸葛亮时期那么容易,现在士子众多,谈经论说者不计其数,而天下也不再有刘备那样的枭雄来配合树立一个“三顾茅庐”的题材。因此,他见到皇帝亲自下诏把一篇文章公告天下以教化万民,觉得只能屈尊抓住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机会来出名算了。于是,他欣然提笔,一气呵成,也写下一篇《乐论》。卞兰引儒家之学,他也引儒家之学;卞兰写“认为此乐非乐也,乃礼也”他也写音乐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音乐,而是教化百姓的器具。两篇文章观点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皇帝下令写的,一个是自觉写的;一个是朝廷官员写的,一个是民间士人写的。就算是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意义。阮籍深知这个说理,就这样放胆写了下去。

  日期:2012-06-12 09:42:49
  确乎如此,这个山野士子写的毫无新意的《乐论》引起了一个朝廷高级官员兼名士的注意。对于这位朝廷官员来说,尽管两篇文章观点一模一样,但反驳皇帝命人写的文章容易引起麻烦,反驳一个无名之辈的文章,理所当然。
  此人就是正始名士夏侯玄。夏侯玄为夏侯家族第三代,高贵的身份加上博学多才、尤通玄学,名声如日中天,与何晏等人共为当时玄学的开创者与领袖。他为批驳阮籍的《乐论》,特作《辨乐论》一文。
  《辨乐论》直接就点了阮籍的名,开篇便写到,阮籍你说律声和谐才能阴阳调和;音乐平适才能万物和顺。不对啊,阴阳的调和与万物的和顺岂是律声和谐音乐平适就能得到的?如果如此就能得到,那岂不太容易了?要我说,音乐就是音乐,别扯上家国大事。音乐是自然,家国是人事,两者不相干。
  从文中可能看出,其实夏侯玄是借批驳阮籍的名义来驳斥儒家的礼乐教化,不好直接就那么批也不好批皇帝的写手,阮籍给了他机会。所以他与阮籍是彼此给对方机会,所以后来他们两人就相识做了朋友。

  日期:2012-06-12 10:07:30
  24、太傅府传出腾腾杀气
  由于文章受到当今数一数二的名士夏侯玄的批驳,天下士人和官员就一下子知道了有阮籍这个人,阮籍也就从一个普通乡野士人一跃成为当世名士。
  在官员举荐制与征召制下,名声是做官的捷径。现在阮籍有了名声,很快朝廷的征召令就像约好似地飞马送来了。
  这次的征召来自太尉蒋济,要征他做他的从事。阮籍暗暗一笑,想第一次征召就想让我出山,我也太轻贱了。于是写了一封拒绝信,送到洛阳城外的驿亭,由驿亭官吏转交。这太尉岂是刘备之辈?看了信后很生气,并让人把自己生气的消息带到阮家。阮家族人非常忧虑,纷纷劝说阮籍接受官职。阮籍无奈,只好再到洛阳,接受了从事一职。

  上任以后,他发现那太尉也不是一个很难搞的人,于是草草地应付了几个月,就又提了辞呈。蒋济见他如此也就罢了,放他回去。
  因为做官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当拉远了时间和距离去看,仿佛他是完全拒绝了这次征召。由此,他获得了一些士人的尊敬。
  由于名声已经响亮,而且还在继续传播,不多久尚书台来征他做尚书郎,相当于尚书台的功曹,是一个比较有实权的官职。同上次一样,阮籍为了不得罪朝廷和家族又草草去做了几个月然后又辞职了。
  于是又有了第三次征召。第三次征召他的是当朝大将军曹爽。这时候政权格局又起了变化,魏明帝曹睿已经去世,八岁的太子曹芳即位,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司马懿为了暗蓄力量一举夺权,这时候正以退为进地装病赋闲在家,所以朝政大权全由曹爽一手掌控。前面两次做官的短暂经历,已使阮籍有了一点叛逆的智慧,所以这次最高当权者的征召,他反倒一口拒绝,再不肯像上两次那样装模作样的干上几个月。曹爽也没有怪罪下来。

  夏侯玄的文章批驳与朝廷的三次征召未遂事件使得阮籍名声大振,隐隐似有民间第一名士的气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