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极品男人的战争:诸葛亮大战司马懿》
第30节作者:
斗战胜佛不悟空 在另一只风筝上写:“失说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在第三只风筝上写:“仁义不合人的自然本性啊。”
在第四只风筝上写:“天下万物皆自然而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各得其所而不知其所以得。”
在第五只风筝上写:“仁义扰乱人心。”
在第六只风筝上写:“天下好智巧,而百姓好纠葛,于是以斧钺来制裁,用礼法来击杀,用肉刑来残害,天下纷纷大乱,罪在扰乱人心。”
在第七只风筝上写:“仁义之道为盗贼之道提供逻辑依据。”
在第八只风筝上写:“仁义之道乃天下大乱之本。”
把庄子全文用完以后,再用自己的诗赋文章,这些都用完之后,再把庄子重头写过。就这样,那一年他整整一年都在往沛穆王府放风筝,以至于沛穆王府厨房里的家丁闲来没事,整天下围棋,大大提高了王府厨房的整体文化品味。因为整整一年他们用不着出去打柴,光是风筝就烧不过来。
嵇康的放风筝事件引起了整个洛阳城里贵族士女们的妒忌与愤怒。她们互相窜门,互相游说,要破坏嵇康的爱情。
她们放出风声,说长乐亭主长得根本不漂亮,看上去完全是一个老头儿,连老婆子都不是。当这个流言传遍洛阳以后,她们又后悔了。因为她们认为,以嵇康这样的风流俊俏,反而最不在意女子的相貌,而在意她们的品味。于是她们又放出风声说,长乐亭主连珍珠粉的真假都分不清;更老是把五石散当成雪花膏;经常在衣裳上绣麻雀,还以为是凤凰。这种消息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嵇康继续在沛穆王府外放风筝。
最后,她们只好使出绝招,四处放风说:“那部《杨朱论注》根本不是她的,是先皇曹丕的。”
“什么?”这消息让嵇康暴跳如雷,“是先皇高祖曹丕的?”
他竭力回忆自己所读过的曹丕的所有诗赋文章,却也看不出有杨朱的痕迹。他去何宴与另一个名士王弼,两人一致认定:杨朱,一定是长乐亭主注的无疑。高祖先皇对道家其实并无多少研究,他在治政之外,关注的是诗赋文论,绝对不会去注解杨朱。
日期:2012-06-14 17:12:24
嵇康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当然他也不需要再去问金乡公主,因为她一定会一口咬定是长乐写的。他决定自己去寻求答案。
接下去,他暂停放风筝三天,去和几个三公之家的士女交游。那几个士女一看到他就头昏,再看到他靠近,就完全晕了,立即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这让他对女子的忌妒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我本以为女子是世上最完美的生命,但现在知道她们长疮。”
“疮?”何晏不解。
这时何晏府另一个客人山涛在座。山涛笑着说:“我知道你的意思。”
“什么意思?”嵇康不知道自己的意思,于是问山涛。这山涛身体壮实略显俗态,头圆而硕大,眉毛粗短浓密,下巴下飘着三绺胡子。他是河内郡主簿,这时候来洛阳,可能是想攀上何晏,谋求高官。
“她们长的那个疮,叫做妒忌。”山涛说。
“就是。”嵇康一喜,“真的每个人都有吗?”
“都有,但有一个药方可以治她们。”
“哦?”嵇康和何晏一齐看着他。
“老庄!”山涛高深莫测地看着天空,“试想,如果她们读了老庄的书,眼睛就看到了天外的事物,心胸就放到天外去了,还怎么会嫉妒人家呢?”
日期:2012-06-14 17:54:13
34、《广陵散》
于是嵇康继续去沛穆王府外放风筝,飘逸又焦灼、散漫又期待的日子堆积如山,堵塞了王府的内外交通,终于把沛穆王曹林惹火了。
沛穆王就和女儿谈了一次心,问她究竟想不想嫁给嵇康。
长乐亭主说:“我是想嫁给他,可是他一年之中只知道放风筝,实在不够庄子啊。”
曹林命人把此消息放给嵇康,提醒他多动动脑筋,不要老玩这种缺乏新意的游戏。
嵇康于是放弃了风筝,改为弹琴。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在王府大墙外面,靠近长乐亭主住房的地方弹琴。
为了专门为她弹琴,他给《诗经》中的每一首诗都谱了曲,还给屈原的《离骚》、《九歌》谱了曲,还给自己所有的诗赋谱了曲,可是,直到他把所有会弹的曲子丨弹丨完,长乐亭主还是没有任何表示。最后他急了,只好弹起了《广陵散》。
在他弹《广陵散》的时候,时间不停地嗖嗖叫着向前跨过。冬天来临,即将除夕,他看到王府搬进了大批的竹子,准备在火上爆竹。他意识到,为这莫明其妙的爱情,他已耗去了两年时光。他想,如果《广陵散》也不能挽回他的爱情,那么他今后将终身不再弹琴,也不再与女人结缘。
日期:2012-06-14 18:16:53
在他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的时候,他就爱上了打铁这个手艺。经常,他刚弹完琴就打一会铁,或者,他打完铁就弹一会琴。这样,不知不觉地,他打铁的声音中有琴曲,琴曲里面有打铁的声音,最后竟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
刚刚到山阳县做公侯的汉献帝的御林军校尉,有次不小心丢失了剑,他东寻西找地来到一个村庄,听到了一阵既像打铁又像乐曲的声音,就循声走了过去,看到一个风流英俊的少年,正在一棵大柳树下打铁,边上放着一架古琴。校尉见如此英俊的少年竟是一个打铁匠,大为好奇,就请他为他打一把剑,他就坐在柳树下等。
日期:2012-06-14 18:56:16
那少年见是个校尉,就放下别的活,先替他打剑。由于想到是给前汉献帝的卫士打剑,那次他就干得特别带劲,在打铁的过程中用尽了他全部的音乐才能。结果,每一记铁榔头敲下去,都有天籁般的效果,最后引来了一位已经隐居山中七百多年的、真正的、千年难遇的剑客。
当一位自称荆轲的浓墨剑眉的壮士腰背直挺挺地站在他面前的时候,嵇康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与慌乱。这反倒让荆轲感到惊讶,他不知道,嵇康自小就想学说,一直在钻研修说之术,只是摸不到门路。“你造剑的声音使我想起当初我击剑的声音。我不击剑已经七百多年了,如今听到你的打铁声,不由得感慨万端啊。”
“你当初刺秦王为什么不成功呢?”
“刺秦不成功,不是因为我的剑不好,实在是因为当我正要把剑刺进嬴政胸膛的时候,宫里竟然传出一首后人为我所作的乐曲,把我的力量化为乌有。”
“是那首《易水歌》吗?”
“不是,是那首易水歌的曲。”
“那不就是易水歌吗?”
“不是易水歌,是易水歌的曲。”
“易水歌的曲名字不是叫易水歌吗?”
“不是,叫《史记?刺客列传》。”
“啊?”
“那乐曲传来,还伴着歌声,把我给弄软了。”
“这歌就是易水歌了?”嵇康想这会一定对了。
“不对,”荆轲说,“是《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篇》。”
日期:2012-06-14 19:22:22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