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处处充满生机,但经过一个冬天受冻挨饿的动物们却瘦弱不堪,现在绿草冒头,自然不会放过,全都离开藏身之所,所以很快卫青就发现了野兔的踪迹,只是草浅,他也很难隐蔽,还未靠近,兔子就已经溜走了。
费了半天时日,卫青还是一无所获,只好又翻过一个山头,他想,那里山坡向阳,草应该长得更高一点,兴许会有所收获。
果然,刚到山梁就见一只野兔在急急地啃食草芽,虽然刚刚捱过荒凉的冬天,这只兔子却很肥大,卫青自然高兴,俯下身子,蹑手蹑脚的向前走去,感觉野兔到了射程之内,搭箭弯弓,正待一箭射出,突然左侧身后一声弓弦响,再看兔子,已经中箭倒地,四肢不断颤抖,一命呜呼。
卫青大吃一惊,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他竟没有发现?只怪他的注意力完全都在兔子身上。
这时,草丛中钻出一人,身材不高,甚至有些猥琐,佝偻着腰肩,细看之下,年龄似乎也不小了。
那人也不做声,径直过去捡起兔子,才看看卫青,道:“兔子是我的了。”再无言语,便转身离开。
卫青暗道:“真是个怪人,我又不和你抢兔子,就这么冷冰冰的,这山野中就我们两人,多说几句话又会怎样?”
卫青对他也没什么感觉,见他态度冷淡,也不想过多纠缠,毕竟填饱肚子才是第一要事。他也打算离开,突然,那人腰间的东西吸引了他。
这个长相贫寒,衣着寒酸的老头,腰间竟然别着一卷书简,这让卫青大有兴趣。
日期:2013-03-25 15:56:43
这个面相有贫寒之色,衣着寒酸的老头,腰间竟然别着一卷书简,这让卫青大有兴趣。
他读书之时,多有不解不通之处,做梦都想找个老师讲解一下,看这人的长相,不像读书人,而且对自己很冷漠,但万事无绝对,如果是落魄士子,这个年龄,应该是个饱学之士。
卫青急呼:“先生留步,在下卫青,想请教先生一二。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卫青主动开口,倒让这个中年人有些局促,他没有料到这个孩子竟然一眼看出他是个读书人,而且称他为先生,自然不再拒人千里之外。停住脚步道:“哦,你小小年纪,也知礼数啊。老夫公孙弘,不敢称什么尊姓大名,不过是山野放牧之人,闲时也射猎打打牙祭,呵呵。”
“公孙先生,小子卫青这厢有礼了。”卫青抱定讨教的打算,自然彬彬有礼。
卫青礼数周到,公孙弘很是高兴。他学了半生儒学,自然极其看重礼数,虽然一面之缘,对卫青却心生好感,于是走过来,两人在山梁迎着阳光坐下来聊:“哦,卫青,我知道你,你是郑家的小子,郑季的幺儿?年纪几何?”
卫青纳闷:“哦,先生何以知道小可?我母家姓卫,所以我叫卫青,年十四。我虽是郑氏之子,但全靠母亲养育才长到今日,虽现在郑家,但也不是心甘情愿,所以我坚持原本的姓名,不想为郑家之人。”
听了卫青这番话,公孙弘捻须点头说:“嗯,你小小年纪,竟然自己有这么大的主意,不错。有道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我看你读过诗书,又知礼仪,知书达礼啊,难得啊真是难得!我知道你,是公孙敖告诉我的,今日见你,果然不俗。”
卫青知道此言出自《论语.公治长》,暗自高兴,这个公孙弘果然是博学之士,一出口就是圣人之言。
卫青:“先生谬赞,小可只是识得几个字而已,远谈不上知书达礼。先生见笑了。”
公孙弘笑呵呵的说:“呵呵,你这个孩子,我喜欢,只是你怎么这个时候就出来放羊?现在的草芽,是喂不饱你的一群羊的。”
卫青:“我是身不由己啊,寄人篱下,自然要受人驱使。我名为郑家之子,实际上他们当我为奴仆,如果我有意讨好,我生父郑季可能会有所触动,只是我深恨他抛下我娘,多年不闻不问,所以我不愿为自己好过点而讨好他们。”
公孙弘:“哦?可怜啊。“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你宁可忍受清苦,也不愿妥协,年纪虽幼志气却不小。老朽也是贫贱之人,深知贫贱生活使人锐气尽失,无力多思多虑。你生来如此,却能读书识字,真是是可造之材,汝父郑季真是有眼无珠,有此麟儿却驱使牧羊,哈哈,哈哈。”
能说出这番话,看来公孙弘和郑季算是相熟。
卫青道:“公孙先生,这山野中猎物颇多,如若先生不弃,就带上小可一起打猎吧?先生猎得的归先生,小子猎得的分一半给先生,如何?”
公孙弘:“嗯,你小小年纪,竟也有侠义之心,不错!老朽也不要你的猎物,就一起同行吧。”
此时,他对这个毛头小子已经大感兴趣。
公孙弘师从名家,学得经纶满腹,只是时运不济,难以一展宏图。随着年纪渐大,时常感叹岁月易逝,自己一事无成百不堪,有心在年轻的后辈中找一个俊才教育之,谁知族中上下都避之不及。
原来,他的落魄不但成为众人的笑话,更是长辈教导后辈的鲜活实例,公孙家族中一旦有人提出要读书,老人们总是拿公孙弘说事,提醒他们踏踏实实耕田种地,娶妻生子。
如此,公孙弘自然找不到传人,今日见到卫青,虽然和他非亲非故,但心中却也有一丝愿望,不管能不能有一个徒弟,至少,这个孩子恭恭敬敬地叫他先生,他就对他大有好感。
机会难得,卫青名义上陪伴公孙弘射猎,实际上脑子里赶紧收集一些平日不懂的文字,一一向公孙弘请教。
日期:2013-03-25 17:54:43
公孙弘(2)
交谈之下,公孙弘引经据典,渊博的学识显露无疑,卫青喜不自禁。
卫青大喜过望,对着公孙弘深深一揖,毕恭毕敬地说:“小可见先生腰间有书简,才冒昧喊住先生,交谈之下,先生果然是饱学之士,青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今日得遇先生,喜不自胜,还望不吝赐教。”
公孙弘连连摆手:“唉,哪里的话啊,老朽才疏学浅,怕是会误人子弟,不敢轻易言教也。小兄弟不必如此抬举老夫,老夫不过是一穷酸老儒而已,虽读书不少,但一直无用武之地,今日潦倒至此,已是万念俱灰,对世事、仕途已经不抱希望。实在有愧圣人先师。”
卫青闻言有些吃惊,遂正色道:“小可曾问圣人之言,其言有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先生大才高义,只是明珠蒙尘而已,且不可妄自菲薄。”
公孙弘之言,一半为自谦,也有一半是真的心灰意冷。卫青的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短短四句《老子》之言,对于他公孙弘当下的窘迫和无奈,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卫青的这番话不仅让他有些触动,更多的是惊叹,小小年纪,有此修为,实属罕见。同时,这番话也触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伤疤,疼痛之余,又有了共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