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揭示农村教师不为人知的生活》
第17节作者:
燚子 日期:2013-04-09 18:43:41
写《信仰》的初衷
《信仰》在天涯连载以后,很多读者问我:这是你的亲身经历吗?也许本书用的是第一
人称,让亲爱的你误会了。又有很多人说:你说(书里的情况)99年前后还差不多,已
经不能反应现实了 。还有的人说:“我这里已经貌似没有代课老师了……”
我想说的是在西北地区05年前后代课教师的工资是300快一年,在偏远的山村小学,没
有多媒体设备,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所有的教具都是老师亲手制作,整个学校只有一
个老师,一群一到六年级的学生。这样的情况也许你不能接受,也不能相信,大呼:
“怎么可能?我这里也是偏远地区,我这里多媒体设备齐全。”
是的,也许是这样。国家正在加大教育投入,正在努力把偏远的农村小学合并到发达的
镇中心,但是学生能到,学生的家庭不能也跟着到,这又跑出了新的问题,路程远、来
去不方便、学校住宿困难,菜蔬跟不上,校车常出事故。那些在拆并大潮中遗留的村小
学就这么孤零零的矗立在偏远的小村里,课堂只为这个村子里的孩子而设,而这个村小
的老师就教这个村子里的孩子。
这些偏远的地区的老师,无论是正式的还是代课的,都必须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精神
上的孤独和物质上的匮乏。孤独的守着日升月落,孤独面对萧然四壁,孤独面对物质条
件艰难:缺水、干旱、教育教学设施落后,可是他们又在孤独的坚守。尤其是偏远山区
的代课教师,还要面对福利薪资比正式教师差一大截的尴尬。
代课教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在某些偏远闭塞的山村小学外面的老
师不想来,里面的老师想出去或者退休,他们毅然顶上,否则村里的孩子就将面临失学
的困境。国家想方设法为教师转正,让他们享受和正式教师同级待遇,有人幸运,有人
不幸。不幸的人难道是他们没有努力吗?如果没有努力,他们班上孩子的考试成绩何以
在年级中拔尖,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何以得到当地家长的认同?相反他们是太努力了,
太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投在了学生身上,自己却被遗忘了。
造成这种种不幸也许是历史的原因,也许是自身。为了能更加能走近聆听代课老师的心
声,我专门走访了县里仅存的一位代课老师。
这位代课老师年近六十,代课近四十年,至今拿着不够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每年都教
毕业班,每年毕业班考上最好中学的学生他班里占大多数。我们这个县是国家级贫困
县,省领导为了提高当地老师待遇做出了很多努力,曾经几次下文件转正代课教师,可
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位老师都与这些机会失之交臂,造成这种遗憾他不是没有后悔过,
然而这种遗憾只是短暂动摇过,特别是家里生活困难,妻儿生活无着时,但是当他听到
家长的评价时,他又毅然而然继续坚持。我曾亲眼目睹毕业出去后的学生一起相约来学
校看望他,曾亲耳听到家长对他的评价“某老师不教这个班,我孩子就不放在学校里
读。”村小建校舍的时候,家长自愿投工无偿劳动。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都是这
位老师伟大的人格在发挥魅力。
如今这位老师年纪老迈,这不能转正的遗憾在他心里划过一道疤,久久不能愈合,但是
他的心态是平和的,并无一句怨言,只有不能提供给妻儿家小富足生活的愧疚,他的故
事是琐碎漫长的,并无扣人心弦之处,然而近四十年执着无悔的坚守是不易的,凭他年
轻时的才华和能力完全可以找一个待遇丰厚的工作。
我一个朋友曾到过一个丛林莽莽的山洞人家,那里也有一个小小的学校,暗无天日,缺
水缺电,教学设施简陋(这所小学现已拆除),然而那里的老师却非常乐观执着,唯一
的愿望就是为那些贫困孩子带去知识让他们走出大山。我曾说要到那里生活一段时间,
我朋友说可能你呆不了半天就会逃回来,非人生活……(曾在那里呆过的大学生志愿者
们和老师们看到此文,请原谅我冒失的写了你们一些事)
我认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到过那些偏远学校,那里的孩子不认识电脑,不知道
IPAD,教室昏暗,粉笔都省着用,而这只不过前几个月的事……
我一个同学,代课六年,次次考试失败,天堂坠入地狱的感觉不是语言可以形容,在这
六年里,她常对自己说的话是“坚信奇迹,坚强乐观的活着……
这些为贫困地区教育付出青春热血的正式或非正式老师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
展,都将被逐渐堙没在滚滚时代大潮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付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烦
恼,没有人知道他们这么渴望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同,没有人知道他们曾为此苦苦挣
扎……
本文所写的故事和人物,选取了某些典型性,能代表某个部分,但不能代表全部。这些
人或事曾经存在过,或许已经消失了,或者走在消失的路上,或者将继续存在。但是不
能代表他们就将被遗忘,他们是历史的一部分,茫茫星河,他们有其一。作为一个不入
流的写手,我用文字记录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但并非纪录片,只是一个故事,请勿对号
入座。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不要问我将去何处,我敬仰他们的付出,铭记他们的存在,他们,
不应被遗忘。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联系方式QQ308967402 读书群:107904253(怀有政治目的的请免进)
日期:2013-04-09 18:50:59
我有勇气继续说下去:“我爸爸教了近四十年的书,我们家成了全村最穷的人,他最宝
贵的就是满满两抽屉的信和卡片,这些都是学生给他的,除了这我们家找不出一点值钱
的东西。”
舒展看着我,那眼神分明在暗示:你最宝贵。
灯花氤氲,星辰如昨,夜风细细,那些陈年旧事回忆如刀绞。
爸爸七五年高中毕业,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没机会上大学就回家种田。我们那个村在水埠
深处,偏远得很,孩子上学很不方便。村子里的人很少出去,外面的人也很少进来。村
小的老教师快退休了,那个年代人才稀缺,打了报告上去也没有新老师来。
村支书找到爸爸说,村里的孩子上学没老师,要不爸爸去顶几天,等到新老师来再说。
代课的工资换做队里的工分算。就这样新老师一直没来,爸爸就一直代课。爸爸忙学校
还要忙农田,重活基本落在姆妈身上。这样过了几年,文件下来给代课老师转正名额,
但必须要师范专业文凭。学校不鼓励代课老师进修,爸爸忙着上课抽不出时间,再说家
里也没钱,只要能教书就行,就没了那兴头。
后来县里说只要代课达到年限的老师就可以报名考试转正,爸爸和几个老师兴冲冲跑
去,却又说代课也有编内编外,不是编内,合同代课报名想都别想。
没办法就只好代课代下去,咬咬牙借钱函授了文凭,家里欠下很多债,却没了转正音
讯,一晃就这么多年。
这期间爸爸也被清退回家,在外找了份工作干得好好的。春天开学,校长又来叫爸爸回
学校上课,并答应说这次代课老师转正名额一定推荐给爸爸。爸爸想到自从他走后,村
里的孩子一直在外野,回去教书倒可以让孩子收收心,就又回去了。
上着,上着,就这样一辈子过去了。
“这就是我爸爸,他代课一辈子,和许多等了一辈子转正无望的老代课教师一样,经
历无非就是代课、清退、代课,想安安心心教书还要享受担惊受怕,承受被清退的风
险,家里有点钱也拿去考名目繁多的资格证书 。越教书家里越穷,家里没吃过几次
肉,过年家里借钱包红包,姆妈常说那些年到处借钱买奶粉给我们姐妹。”
我道完,说道:“这就是我们家的情况,穷得不像话,和别人没法比!”
“后来有没有新老师进去?”
“有啊,呆不长,先后都找着门路调出来了。所以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一到六年级,语
文数学体育样样教咯!”
日期:2013-04-09 18:56:21
舒展叹口气道:“我以前在山旮旯里头大抵也是这个情况。我扛不住逃回来了,我还有
一个同学和我一起,后来考上了公务员逃出来了。现在那个山村小学不知道怎么样!你
爸爸能坚持这么久,真的很不容易!”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