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女人一个清朝(叁),盛世曙光与孝庄太后》
第19节作者:
东莞郭菁菁 弘光帝帝位大抵确定之后,伊始起用的五大阁臣为:史可法、马士英、高弘图、姜日广、王铎。在这个国家的核心人员组成中,马士英为一个骑墙派,其他四人则为东林党色彩浓郁的官场老将。所以,朱由崧一开张,即摆出了一种“亟召天下名流”的开明姿态。
日期:2012-05-31 18:09:58
至于朝廷倚重为中流砥柱的史、马二人,一开始,朱由崧根据廷臣合议的结果,任命原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为内阁的首辅。至于马士英嘛,因为他一向以淮上四将的行政长官自居,这时候便颁发了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等一连串的职衔,外出督师淮上。此时的马士英挟内阁次辅之威势,开府淮扬,权势应该要比过去的凤阳总督高了许多。
只是,这时候,马士英只要一想起淮上四将的桀骜不驯,即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他不想到淮扬去干那吃力不讨好的督师,因此,他便把主意打到了史可法的头上。
日期:2012-05-31 18:10:33
1644年5月初8,首辅史可法给弘光帝上了一道名为《敬陈第一紧急枢务事》的奏疏,这实际上便形成为弘光朝此后短短一年,一个军事纲领性的文件:
“从来守江南者,必于江北。即六朝之弱,犹争雄于徐、泗、颍、寿之间,其不宜画江而守明矣。但此时贼锋正锐,我兵气靡,备分则力单,顾远则遗近,不得不择可守之地,立定根基,然后鼓锐而前,再图进取。臣以为当酌地利,急设四藩。凡各属之兵马钱粮,皆听其自行征取。如恢一城、夺一邑,即属其分界之内。”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为弘光朝的定策元勋。史可法作为新朝的首辅,于形势于理法,都必须对这盛气凌人的淮上四将,作出安抚性的措施。于是,朱由崧根据史可法的建议,封高杰为兴平伯,镇守徐州、泗州地区;刘良佐封广昌伯,镇守凤阳、寿州地区;刘泽清封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地区;靖南伯黄得功加封侯爵,镇守滁州、和州一带。另外还有一个盘踞着湖北自高自大的左良玉,也跟黄得功一样晋封了宁南侯。
当时,梁以樟、李清等人曾经写信批评史可法的眼窝子太浅。怎么能把眼光仅仅局限于一个狭隘的南直隶境呢,这是不思进取地模仿东晋、南宋小朝廷的操作手法嘛。作为一个有志气的大明臣子,要时刻想着打回北京城。因此,就应该把高杰、刘良佐、刘泽清诸将,派遣回到他们战斗过的河南、山东大地上去,让他们重新变成弘光朝插在中原大地的一把尖刀!
史可法苦笑。
梁以樟、李清这一帮参谋工作者,也就是在树荫下乘凉,不知道酷热天挑担的苦楚。高杰、刘良佐、刘泽清这几个屡战屡败的逃跑将军,可以做一把寒刀凛凛的尖刀?他们除了志骄气盈地欺凌百姓的那点本事,到时候能好好地把南直隶的江苏、安徽中部守住,史阁老即要烧高香了。
日期:2012-06-01 18:30:50
当然,史可法上面的一番立论,是基于自己立内,马士英立于淮北的。
不过,这时候,马士英在一线跟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这四大“天子门生”打交道,已经有点焦头烂额。他只想早点离开淮上那个鬼地方,早点回到朝廷来。
马士英在淮扬一个最失策的动作便是把淮抚路振飞的官职拿掉了,换上了碌碌无为的田仰。这件事情,新上任的左都御史刘宗周无形中帮了马士英一个大忙。刘宗周下车伊始,周围环境都还没有搞清楚,就奏章疏劾路振飞:“淮抚路振飞把家眷送出城外是倡逃,可斩也。高杰、刘泽清率军南逃,可斩也。”这时,名义上路振飞、高杰、刘泽清三人在策立新君的行动中都立有大功。可是,刘宗周讲的是事实,刘宗周的面子当时也是要顾及的。高杰、刘泽清二人有人有枪,新封的侯爵,马士英根本动不了他们一根毫毛。倒霉的是文官路振飞,恰巧振飞遽遭母丧,马士英就顺驴子下坡地把路振飞的官帽摘了。实际上,路振飞与巡按王燮共守淮安城时,对淮上四将还是有很大的震慑力。路振飞一走,刘泽清大大咧咧地走进淮安城,新任巡抚田仰对刘泽清没有一点监督的能力,刘泽清便把淮安城搞了一个乌烟瘴气。其次,路振飞一去,路振飞、王燮戒严的淮安城周围险隘冲要立即松散下来。高杰对富庶的扬州城垂涎已久,立即率兵着手接管扬州城。但是,扬州城军民眼见得高杰军一路抢掠焚杀而来,高杰军过后“烟火蔽日”、“僵尸遍野”。扬州城军民纷纷罢市登陴,武力阻止高杰军入城。咆哮如雷的高杰便在扬州城下摆开一副攻城的架势,跟城内的军民耗上了。此时,黄得功、刘良佐二人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整天在淮上喊打喊杀的。
日期:2012-06-01 18:31:28
面对这样一种尾大不掉的情势,住在凤阳城中的马士英真是如坐针毡!
于是,马士英密切关注着朝廷中的动向。
有一次,诚意伯刘孔昭吵吵嚷嚷地要求进入内阁,争取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利。高弘图、姜日广、王铎数位大佬,以“我朝从无勋臣入阁之例”为理由,断然拒绝了刘孔昭的无理取闹。当时,志在搅局的刘孔昭,立即抛出了另一个要求:“即我不可,马瑶草(士英字)何不可?”高弘图、姜日广张口结舌,一时竟想不出严正的词汇来驳回刘孔昭。
马士英大喜过望。既然有勋臣在朝廷中为自己说话,马士英等不及朝臣们议出一个子丑寅卯来,立即回到了南京。
马士英为了争取新皇帝朱由崧对自己的支持,便把史可法写给自己的、议论朱由崧“七大不可立”的私信,悄悄地给朱由崧看了。马士英静静地哭了,跟新皇帝朱由崧表白说:“上之得位,由臣及四镇力,其余诸臣皆意戴潞藩;今日弹臣去,明日且拥立潞藩矣。上信其言,为雨泣久之。”如此,危机感陡生的朱由崧便下决心把马、史二人的位置掉一个个儿了。史可法难安其位,只好主动向皇帝提出督师淮扬的要求。马士英大喜过望,他主动拉起史可法的手来说:“我驭军宽,颇扰于民。公威名著淮上。公诚能经营于外,我居中帅以听命,当无不济者。”这事在史可法而言,自然是情势所逼,淮上四藩是史可法建议立的,阁臣督师也是史可法建议派的,加上人家马士英当时又搞掂了新皇帝朱由崧,史可法当时是势在必行。
日期:2012-06-04 20:24:03
但是,人们绝对不可将史可法的淮上督师,看成为一种行情下跌。实际上,当时稍有一点战略眼光的人们都已经看出,淮北是弘光小朝廷的生命线,淮北存,则南京存。淮北军事实为弘光一朝所有军政的重头戏。在整个弘光时期,史可法的荣誉职衔都高于马士英,史可法所处的地位始终是金光耀眼的。人们只是觉得史可法是一个能臣,而非一位帅才。送史可法上前线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罢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