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女人一个清朝(叁),盛世曙光与孝庄太后》
第20节作者:
东莞郭菁菁 为此,当时深受弘光帝信任的司礼太监韩赞周,叹息着讲过这么一句话:“马公雄才大略,可为督师;史公丨安丨靖宁一,堪任居守。”道德完人夏完淳事后也有这么一番议论:“史道邻(可法)清操有余而才变不足,瑶草守已狼藉。不脱豪迈之气;用兵将略非道邻所长,瑶草亦非令仆之才”。 马士英的狡黠多智是有目共睹的。可是硬要说马士英胸中行军打仗的韬略,胜于史可法,那却也未必。弘光朝之所以短命,缺乏的恰恰是那种渊综广博、天才卓出的一流军事人才。
日期:2012-06-04 20:24:45
其实,对于当时一个艺术、雅致却又颓废的南京小朝廷来说,它的出不了大英雄,应该是一种宿命中的注定。
史可法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而没有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一个缺少大英雄的南京城根本没有明朗华美的慨然气象,有的只是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悲凉与寂寥。这种悲凉与寂寥感应于当时的士子百姓心底,深深地浸透于当时人们的血肉,既幽暗又神秘,既优美又悲哀,如此,便留下了“桃花扇底送南朝”的甜美、沉痛、放荡、雅正的金陵记忆。
日期:2012-06-04 20:25:46
这里需要做一点说明的是,据说,后来,大权到手的马士英,很想跟在朝堂中占大多数的东林党人握手言欢。可是,东林党人中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眼睛里揉不得一点沙子的纯爷们。爱就爱他一个轰轰烈烈,恨也要恨一个晴天霹雳!马士英搅黄了东林、复社人士们的“立潞王”玫瑰之梦,又把他们心爱的史爷逼走去了黄沙黑浪的淮北前线。东林党人只要想到马士英的惺惺作态,就会愤然作色。
和解?放马士英老娘的狗屁!今后,东林党人便誓死与马士英周璇到底!
马士英给东林党人使过数番妍丽的媚眼,换来的均是对方侵掠如火的面色。
马士英也发火了,他放话说:“若辈讲声气耶?虽然,孰予若?予吊张天如(张溥),走千里一月,为经纪其后事也,人谁问死天如也?”
讲完,马士英复恨恨地想:靠。你们东林党人在我老马面前,装什么鸟清高!当初,东林的第一条好汉、复社创始人张溥病死了,你们东林党人有谁料理过张大佬的后事呢?还不就只剩了我老马一个局外人,千里走单骑为张溥经营后事!那时候,你们东林人有谁江湖豪气了,又还有谁记得同气连声?不都苍蝇逐臭似的围绕着新首辅周延儒讨价还价,关注自己在新内阁中的位子吗?靠,什么德性儿!
日期:2012-06-09 20:32:09
于是,马士英怀着恶作剧的心情,隆重介绍阮大铖上场。马士英知道某些东林党人怕什么。假清高怕真流氓。且看阮大铖行走江湖的人生口号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阮大铖自认是有文化的高级流氓,他的又臭又硬又癞皮,可是远近闻名的。只要怨怼的阮大铖每天站在朝堂之上,多放几个臭屁,呵呵,不熏死你们东林党人,也要把你们气得七窍生烟!
阮大铖,字集之,因脸上生长着茂盛的络腮胡子,时人便给他起了阮髯、阮胡子的外号。实际上,阮大铖的早期,一度跟东林党人相处得相当友好。他曾经是东林元老高攀龙的门生,东林猛将魏大中的同年,东林主将左光斗的好友。后来,因为一个吏科都给事中的官职,而与东林党人彻底地翻了脸。这样,阮大铖便通过魏忠贤的外甥跟阉党搭上了关系。以后,阮大铖大抵躲在幕后,为魏忠贤阉党一派出出主意。阉党倒下时,东林党人也没有抓到他的重大恶行,崇祯帝宣判《钦定逆案》名单时,阮大铖便起以第五等的轻罪宽大处理了。可是,东林党人最憎恨内部的叛徒,他们对阮大铖深恶痛绝。北方涿州冯铨、南方怀宁阮大铖的秽名,后来还是通过东林党人的广而告之,遗臭了大江南北。
日期:2012-06-09 20:32:50
阮大铖客居于南京库司坊的期间,歌儿舞女充溢后庭,广厦高轩照耀街衢,气势确是令人妬羡的。他把东林一代大佬们的门面都得罪光了,便想跟东林二代的公子哥儿们修复关系。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复社四公子”,他们的父辈都是清鉴贵要的东林党人,自己本身也有一股子的风流俊望、后来之秀的气势。
某次,明末四公中的陈定生、冒辟疆、侯方域三人在鸡鸣寺下置酒宴饮时,忽然想看阮家戏班的表演,便倨傲地写贴速召!这本来是一个相当无礼的举动,可是阮大铖却并不为忤,他甚至掉下了一滴感动的眼泪:“此诸君子欲善我也!” 阮大铖潜行于家庭戏班子的后面,想亲自听到三位贵公子的评价。陈、冒、侯三人称善阮大铖的戏本,那是“本本出色,脚脚出色,齣齣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好得没得说了。阮大铖在后面听得心花怒放。
日期:2012-6-9 20:33:00
可是,接下来,三位公子的辱骂,就令阮大铖羞惭难当了。
陈、冒、侯三人点着戏班领班的鼻尖唾骂:你的主人不过是一个阉人的干儿子,别以为他的词曲写漂亮了,就可以洗衣干净他从前造的罪孽!
阮大铖回到家里,“捶床大恨”。
当时的一种现实是满朝尽是东林人。马士英为改变孤单的现状,跺脚发恨:一定要把阮胡子拉进政府班子!
从前大明朝想要启用某位重要官员,一般通过二种形式,一个是经过内阁大臣会议讨论商议之后,觉得不错,提请皇帝批准,这叫“会推”;另一个则是皇帝看着眼顺,直接由皇帝任命,这称为“中旨”。大明皇帝有人喜欢用“会推”选人,以展现自己的民主丰姿,也有人喜欢用“中旨”任命,以体现自己的君威无限。弘光帝的前任崇祯帝,身处于一种栋析榱崩的末世,他一般喜欢用“中旨”强化自己的意志。所以,当弘光帝想要召见阮大铖之时,因为举荐的马士英在内阁中还只是一个独行客,弘光帝只得选择了“中旨”这种方式。
日期:2012-06-11 18:26:32
这件事情,大明的历代君主都会选用,原本算不上一件事情。可是,这时候,朝廷中清流的野心很大。他们想仿照历史上的开明盛世,营造出一种皇帝、内阁垂拱而治的熙然政治。所以,阁臣中的姜曰广便代表朝廷中的清流,嘹亮地喊出了第一声的反对。弘光帝之秉性天然具有柔顺犹豫的成分,经此一吓,朱由崧差点便要放弃阮大铖了。
其实,我们观弘光一朝的政治,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时舆中一些名理奇藻的纯臣相继挂靴而去,带给人一种表面的印象,似乎是马、阮鄙吝之人的当道,导致了朝廷中风格秀整之士的风流云散。实际上其深层次的矛盾,仍然逃不脱弘光帝策立时的政治后遗症。因为在后来的朝廷政治纷争中,落败后,纷纷上岸做万古圣贤高风姿态者,均为那些参预迎立潞王的东林、复社党人。他们立潞王不成,便想限制弘光帝的权利。东林、复社党人主导的内阁与弘光帝围绕着权利的再分配展开了新一轮的交手。至于马士英捍卫弘光帝的权利,就是捍卫自己。
日期:2012-06-11 18:27:27
不久,弘光帝即想通了这一点。他不再理会朝中清流们的嘀嘀咕咕,直接用中旨起用阮大铖为添注兵部右侍郎,复进为江防兵部尚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