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孩子》
第39节

作者: 阳光明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儿女永远活泼。妻子永远美丽。
  活着,就好好活着。
  逝者安息。
  而那些正要走的人们,包括我们自己,一路走好!
  日期:2011-08-20 04:23:08
  总是,逃不脱宿命。
  代课,从乡下到城市,从北方到南方,从公立到私立。快二十年了。

  人生是如此单一,见识,是如此浅薄。
  乡村的中小学,已经像爷爷一样老朽不堪。十几年前,生源的急剧萎缩,所有真正民师的转正,学校,已经是师满为患。以安居为例,原有的二十五所小学,现已合并整合为三所,镇中原来的一千多名学生,现在每年都是五百多名,而看大门的老师,据说就有三个。
  乡村中小学,这十五年来,几乎就没有进过新老师了。
  代课师早已灰飞烟灭。老民师早已转正,和公办老师一样,端起了铁饭碗。只是生活一安逸,很多人的激情和热血便已不再,走进校园,满目尽是皓首,标准的是爷爷奶奶教孙子孙女了。
  这些一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老教师,值得尊敬,但不一定需要爱戴。

  他们工作了一辈子,都在苦熬最后几年,只等退休,颐养天年。即使有些人依然老骥伏枥,但是他们的精力,方法与技巧,知识与技能,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孩子。
  私立学校,应运而生。
  提倡的是以教学质量为根本,以规范管理为生命,以服务学生为理念,以学生家长为上帝。
  于是在一个偏僻小城,在公立学校林立的情况下,一所普普通通的私立学校,发展,壮大,几年之后,在校学生达四千多人,遥居小城之首,真成了一个奇迹。
  有很多正面的,积极的因素。如决策者的英明,团队的精诚合作,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教学方法的先进,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等等。

  但私立学校的核心,永远是利益。
  便如暑假,私立学校的老师们,都有一项特别的任务:招生。
  你可以不招生,只要你不要这两个月的工资。
  你可以大力招生,招好了,这两个月的招生提成,可以是一个普通老师三年的工资。
  所以有很多人,为之疯狂。

  也有一些老师,岿然不动。
  可怜如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最纠结的时候。不招,要养家糊口。招吧,既没有如簧之舌,也不会左右逢源。这不,眼看到了招生尾期,还在为完成任务而苦苦挣扎。
  所以我说,现在最忙。等开学了就好了。让朋友们费解。
  这几天东奔西跑,焦头烂额,脚不停,心不静。反而是开学后,每天就是那么两节课,其余时间,完全是自己支配,反而清静多了。
  所以这几天,支持朋友们很不及时,很不到位,请谅解。

  夜深人不静。不知所云。
  再过几天,咱哥们,姐们,好好唠。
  再转转,看看。晚安,我的朋友,兄弟,和姐妹。
  日期:2011-09-02 12:49:00
  后勤李主任五十多岁了,干了一辈子后勤工作,没出过什么差错,是安居中学的元老,功臣。你不得不承认,有的人的一生,就是为了革命与工作。他身材削瘦,头发花白,和几年前安子文读书时没有两样。安子文跟在李主任的后面,一直来到学生食堂后的第一幢三层楼房,李主任介绍说,这栋楼现在专门做年轻老师的单身宿舍。安子文记得,几年前当他还在这里读书时,这栋楼房当时还是学校最好的房子。虽说是筒子楼,可一般的老师住一间,书记校长们住两间,那时就很不错了。

  “现在老师们的住宿条件多好啊!你看,成家的老师现在都住在后面的新单元楼里。再也不为房子问题操心了!原来,哪个敢想啊!”李主任感叹着,安子文往后一看,可不,两幢崭新漂亮的四层楼房依次矗立,在阳光下容光焕发,好像也在为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而自得。“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大概都住在里面吧!”安子文想。

  上了三楼,李主任带着安子文来到七号房间,对他说:“安老师,以后你就住这间了。今年来的新老师多,住房紧张,以后说不定还要加一个呢!你先看看!”一边说,一边开锁,然后把两把钥匙递给安子文。安子文进去一看,倒也宽敞,即使住两个人,也比云岭小学的破教室强多了。正要收拾,李主任指着安子文的几件简单行李问:“安老师,怎么你就带这点东西?以后吃饭咋办?”

  “吃饭?学校不是有食堂吗?”安子文疑惑的问。
  “教师食堂早就撤了。老师们现在都自己做饭吃。唉,今年年轻老师多,暂时在学生食堂吃吧!就是饭菜差一些!”
  “好啊!”安子文爽快答应。只要不自己做饭,怎么着都行,反正自己吃惯了大食堂,再说和学生们在一起,好像自己也回到了初中时代,没什么大不了。
  李主任走了。安子文把房间收拾干净,放好行李,又出门看了一下,整个三楼依然空空荡荡,没有人影。老师们大概有的还没来,有的在办公吧?安子文想。于是下去,又找到初二办公室,里面摆满了三四十张桌子,密密麻麻的,却还没坐几个老师,安子文竟然一个都不认识。找到教务处,安子文领了物理教材和办公用品,回到办公室备了一会课。不久,进来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的中年教师,正是二年级年级主任方本发。和安子文打了招呼,分配了安子文所带的三个班级,简单的说了三个班主任的情况,又匆匆出去了。

  到了晚上,丁大江和卓如兰都来了,全部住在三楼。丁大江的家本来就在镇上,所以没带什么东西。卓如兰住四号,和安子文相隔不远。谈了一阵,安子文才知道他们俩都带初一语文。
  日期:2011-09-02 13:31:22
  第二天就有安子文的物理课。尽管安子文已经在讲台上站了两年,可那时面对的都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娃娃,如今乍一走进初中二年级那宽敞的教室,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头和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安子文仍禁不住阵阵心慌。站在讲台上,面红耳赤了很久,不知从何说起。正当安子文不知所措时,忽然在人丛中看见一双熟悉不过的眼睛,正调皮的含笑望着他。是紫燕!这丫头,没想到自己真的教她了!可不能让她看自己的笑话,昨天自己还在她面前装神气呢!一股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从安子文的心里泛起,压住了他所有的惊慌和无措,他按下心神,索性谁也不看了,按照自己昨天的备课思路,认真的上起自己的初二物理第一课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