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国学改变你的人生》
第17节作者:
羚翘解毒丸
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国君,称霸诸侯这个目标有错么?称霸诸侯可以给本国带来很多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对整个国家是有好处的。看看美国就知道了,做霸主,有很多主动权,比如把国内的经济危机转嫁给全世界。 既然这个目标没有错,是一个国君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尽的职责和努力,那么郑庄公的母亲和弟弟的野心就必定要被打击,这是二选一的事儿。
如果郑庄公对称霸诸侯没有想法,他是会容忍母亲和弟弟的,毕竟凭他的手腕完全可以随时控制事态。放在现代社会,小家的利益不会彼此冲击,郑庄公这种男人有本事有钱,肯定是那种平时不受待见,父母生病啥的必定忙前忙后的哥哥。
上述观点是我对郑庄公的评价。
日期:2013-02-06 23:18:40
第四篇《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11----最后说说处理家庭内部问题(特别送给女性朋友)
和已婚女性相关最热门的话题有四个,分别是婆媳关系、亲子关系(包括自己和父母、自己和孩子)、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对方的)关系。毕竟,对于一个已婚女人来说,这四个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处理的好与不好,直接影响自己小家庭的生活质量。仔细梳理一下,可以发现这四大关系最常见到的抱怨模式都是一样的:女人付出了很多,而婆婆、孩子、丈夫、兄弟姐妹却不领情,甚至‘得寸进尺‘。 于是有抱怨GGPP贪得无厌的、抱怨孩子不省心不孝敬父母的、抱怨老公能公患难不能共富贵、抱怨兄弟姐妹好逸恶劳没有责任心…… 天涯上、其它论坛上涉及个人情感和家庭问题的, 来来去去的抱怨基本就是这些内容。
这样的抱怨对于20几岁的年轻媳妇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成长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结婚都十年以上了,还在抱怨相同的内容而且束手无策,只能说这个人白长了一个脑袋,因为一直闲置不用的脑袋基本就是白长了。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生而知之,但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可以学而知之、或者困而知之。既然遇到了这些问题,就是上天给了你‘困‘的机会,让你好好学习、认真寻找解决办法,你遇到问题不想办法而是一味回避问题,把责任都推到别人头上,这不是长脑袋不用是什么?
“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用个“克”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 让我们再次回顾这个左传中对郑庄公的评语吧。很多人都会认为郑庄公完全有能力控制事态,但却有意让事态 一步步恶化,所以他没有尽到教诲之责。 那么推而广之,你的父母、公婆、孩子、丈夫、兄弟姐妹们的错误是一天就形成的么?在一步步所谓‘得寸进尺‘的过程中,你是尽了你的提醒义务还是任事态恶化?如果你是因为没有解决能力而让事态恶化,那么你有什么资格指责对方的’得寸进尺‘?你自己难道毫无责任么?毫无错误么?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有所谓的安全距离的,这个安全距离亲子关系(在孩子成人前)是最近的、夫妻关系次之、兄弟姐妹关系再次之、朋友关系 又次之、同事关系更次之……任何两个个体之间的距离都是双方不断调整适应的结果,绝对不是任何一方说了算的,也绝对不是任何一方的全责。而且这个距离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双方觉着心里舒服就行。所以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任何的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出了问题,自己要首先认为自己是毫无疑问的全责,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做法,这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追究对方的责任毫无价值。你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别人的做法,让别人不得不理解你的底线,包括你对已经被判断为无可救药的人采取疏远的策略。
很多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你怎么总是这样……但是有没有想过,既然自己已经无数次知道孩子总是这样……,那么自己早该有应对的预案,不慌不忙的处理不断出现的同样的问题,而不是一次次面对同样的问题依然束手无策。
最亲密的亲子关系尚且需要动脑筋,世界上还有什么关系是不需要脑子,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琢磨的呢?你不能够决定你的孩子天生的是一个好孩子、你的伴侣是一个尽责任的好伴侣、你的兄弟姐妹兄友弟恭……但你确实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父母,好伴侣、好女儿(儿子)和好姐们(兄弟)。你需要做的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去研究不同角色间的安全距离,并让这个距离生效。
《左传》是一本神奇的书,据说一直到末代皇帝溥仪都做了详尽的《左传》读书笔记,学习如何治理国家 ,如何判断臣子。我等平民百姓看了,移植到职场和家长里短一样管用。
“郑伯克段于鄢”至此讲述完毕。
日期:2013-02-08 21:57:28
第四篇《左传》—隐公元年6-关于国家的混乱是国君的问题,家庭的无条理是掌管家庭内部事务负责人的问题
《春秋》:秋七月,天王使宰咺(xuān)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翻译:鲁隐公元年7月,周天子派派遣宰咺来赠送鲁惠公和仲子的吊丧礼品。
从春秋里面这句话当然推断不出来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只不过就是记录了周天子派使臣来送鲁惠公和其夫人仲子的丧葬用品。
但是如果知道当时的现状,这个情况就显得很搞笑了,而且明眼人一眼就看明白周王室混乱的现状 ,连这种内政都处理不好的王室,说明根本就没有实力约束诸侯。我们看《左传》里面的解释就很明白了。
《左传》: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
左传的翻译:
秋季,七月,周平王派遣宰咺来赠送鲁惠公和仲子的吊丧礼品。惠公已经下葬,这是迟了,而仲子还没有死,所以《春秋》直接写了宰咺的名字。
天子死了七个月后才下葬,诸侯都来参加葬礼;诸侯五个月后下葬,同盟的诸侯参加葬礼;大夫三个月后下葬,官位相同的来参加葬礼;士一个月以后下葬,亲戚参加葬礼。向死者赠送东西没有赶上下葬,向生者吊丧没有赶上举哀的时间,预先赠送有关丧事的东西,这都不合于礼。
左传本来就是针对春秋的讲稿,孔子当然会教学生如何从官方新闻中分析国际局势,只要学会理解官方语言,就能从一本正经的官方语言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左传的解释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周天子派的使臣被直接提及名字,说明这个事情不合礼制,这是春秋写法的‘潜规则’,如果你不懂,那可真是你自己的问题。如果这次送丧葬用品合乎礼制,则不会写负责送礼的使臣的名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