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听惯了的声调让皇帝有些心虚,但还是示意皇后继续。
皇后道明原因:“师出无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臣妾能教训后宫妃嫔和罗士信等人,皆因他们不守本分,希冀非分之福。那布都可汗也是做大事的,怎么可能连这一点都不明白,从孟九一事就不难看出他可不是个意气用事的。”
皇帝顿感挫败,扶额道:“朕还在这里唯恐情多误美人,原来是自作多情!”
发觉自己其实跟孟九是难兄难弟的皇帝陛下感到很没面子,同时发现阿诚的信比往年少了,于是写信去催。信使走了之后有感觉这事做得很没品,“人必先自辱然后人辱之”!自己这一番夹缠不清处处留情难怪会被看成荒淫无耻,如不是文治武功还有点成就只怕早就被打入昏君一列了。
深刻反省之后洗心革面发奋图强的皇帝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简直要相信自己可以跟社尔保持纯洁的君臣关系了——当然那美人被朕的风采折服心生爱慕主动投怀送抱一下的话朕是不忍心拒绝的。但是很快遭到了严重的打击,阿诚的回信分量十足,表达了对皇帝的思念和关心,讲述了自己这几个月在边疆的生活情况,并提出最近几年没有大战的论断,最后再次表达了对皇帝的思念和关切,委婉的询问皇帝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难道被可汗始乱终弃了?
皇帝对着薄薄的几页信纸良久无语,默默哀悼自己的清誉——阿诚不止一次骂自己好色而虚伪,说无忌若是有隐太子一半的姿容只怕早就贞洁不保了,就算国舅犹豫退缩难道陛下还会在乎用强,而且他敢打赌国舅不会在事后自杀。
当时自己是什么反应呢?皇帝敲一敲额头很快记起,自己那时恼羞成怒,当天就打发小士信去了马邑前线,而且之后见了无忌再也不谈风月,仿佛两人之间从来都只是君臣和郎舅的关系。至于无忌又会在多少个无人的夜晚对着同心结悄悄落泪就不是那负心人所能想到的了。
在皇后一再要求之下太子的婚礼提前举行。皇帝总觉得承乾还是个小孩子完全可以再等几年,但是皇后说:“谁知道几年之后会是什么情形。侯君集跟阿史那社尔互不相让,两虎相争必有一失,到时候无论死的是谁大唐都不能承受这个损失。早早把太子妃娶进门,侯君集为了女儿着想,总不会太冒失。只要他不再步步紧逼,阿史那将军是明白事理的,自然不会立刻取他性命。”
皇帝一阵后怕,仍是认为皇后想的太过严重,事情还没有那么糟糕。皇后神色肃杀,直看得皇帝心里发毛:“武德九年之前,又有谁会相信你会亲手杀死兄弟?执念太可怕,只怕血脉亲情也只能挡得了一时,之后的事情,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接下来的对话皇帝记不清楚了,隐约记得自己傻乎乎的问珑儿怎么就笃定侯君集即使做了太子的岳父也照样不是社尔的对手。
皇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承乾性格仁善,有太强势的外戚不是好事。
皇帝有些恍惚,这样杀伐决断的珑儿很少出现,偶尔一次也是转瞬之间就恢复温婉柔顺的摸样,他说不上来自己更喜欢哪一面——也许那才是长孙珑儿的真实面目,削铁如泥无坚不摧,只是为了他,化为绕指柔。
世民何德何能,得你倾心相待?
珑儿说她也不知道,可就是喜欢看你嚣张的样子,总想让你一直得意下去。
皇后终究没有撑到中秋,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午后在皇帝怀里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皇帝魔怔了一般抱着已经没有心跳的皇后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不眠不休,任谁劝解都是充耳不闻。群臣众妃嫔都是束手无策,有人大胆提议急召罗士信回京,太子立刻派出使者奔赴马邑,顾不上舅舅阴郁的脸色和师傅痛心疾首的劝谏。
日期:2011-07-30 21:40:29
========================教子==========================
直到皇后的葬礼结束罗士信仍然没有出现,但是李靖上了一道八百里加急的奏折,对大唐痛失国母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并劝谏陛下节哀,最后才是重点:最近接连有几波人马出现在马邑,自称是奉太子命急召云麾将军罗士信回长安(小罗的官衔其实没有三品那么高,但是我喜欢“云麾将军”这个称呼),臣已将其拿下,因此事涉及储君臣不敢擅作主张,故急报恭请圣裁。
这时候皇帝已经结束魔怔状态,虽然还是悲悲切切的不时哭一会,但是已经明显得有了精神可以处理朝政了。所以大元帅这封加急奏折直接送到御前,成功引发了皇帝的气疾。
太子闻讯赶到翠微宫的时候他的父皇覆着毛巾辗转反侧,见儿子进来第一句话就是:“承乾你丢人丢大了!”,同时拿出征北大元帅的奏折,亲手递给太子。
太子伏地请罪,自我检讨不该擅作主张,请父皇责罚。
皇帝本来想大骂一通的,但想起承乾的母后,怎么也严厉不起来,于是变成了苦口婆心的谆谆教导:“太子是储君,朕那几天不能视事你暂摄朝政原也没什么,问题是你还不明白权力该怎么用。父皇问你,罗士信是什么人呐?”
太子小心回答:“我大唐的将军。儿臣那时急胡涂了,只想着也许能为父皇分忧,又想李靖一向是通情达理的,事急从权定能放罗士信回来。”
皇帝忍了又忍决定不发火,继续教导:“能想到李靖也不错了。朕已经拜他为大元帅,对突厥的战事全权负责。漫说太子手令,就是朕的圣旨也还有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朕知道现在战事不紧,罗士信未必脱不开身,但是如果你是李靖,当朝储君这么急吼吼的要人,会怎么想?这番情形落在边关将士眼里,又会怎么想?再加上皇后新丧,他们难保不会以为朕快要不行了。”
太子无以对,只是不停地请罪,虽然他的父皇有那么几天的确看起来像是快要不行了。
皇帝叹口气,放软了口气:“皇帝不是好当的,你还小呢,慢慢来。先去想想之后怎么办吧,明天再来。”
对刚刚失去母亲的儿子狠不下心来教训,但是皇帝对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和国舅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一起叫进宫好一顿臭骂。虽然皇帝陛下元气尚未恢复声音不如平时洪亮,但胜在用词严厉刻薄,很好的表达了作为皇帝的忧虑和愤怒、作为父亲的痛心和失望,所以张玄素、魏征、长孙无忌很有一种狗血淋头的感觉。虽然张玄素可以舌绽莲花,虽然魏征一向舌如利剑,虽然长孙无忌也能巧舌如簧,但是全然没有招架之力,遑论反驳,只能一齐伏地请罪。魏征长孙无忌二十年来第一次有了惺惺相惜同命相怜的感觉。
三人在膝盖都要麻木的时候终于抓住皇帝再而衰三而竭的机会奋起一搏,表示臣等罪该万死但当务之急是妥善处理善后事宜,避免负面影响扩大化,并迅速拿出一个方案供陛下参考。
于是精力和体力均消耗巨大的皇帝批准了三人的检讨书和善后方案,并对魏征、长孙无忌捐弃前嫌精诚合作的行为提出表扬,希望再接再厉,最后嘱咐一边不要将方案透露给承乾就放他们离开了。
但是太子第二天拿出来的作业让他的父皇彻底没了脾气。魏征的透彻和无忌的缜密完美结合,再被张玄素融会贯通过,考虑到承乾的年纪特意留了两个破绽。这份大唐顶尖智囊团的智慧结晶经由太子背诵给皇帝的时候,李世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很好,非常好!简直忍不住要击节喝彩了。
承乾汇报完毕侍立一边等待父皇训示,但是他的父皇迟迟没有表态,只是一只手支着下巴目不转睛看着太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