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
第46节

作者: 0滚滚长江都是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一夜被传召侍寝的妃子直到天亮都没有见到皇帝,后来听说皇帝一整夜都在批阅同一道奏折,冒死贿赂了总管太监才打探到那封奏折出自美貌的阿史那将军。

  社尔的密折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呼延浩正在积极加强同西域的联系,所以臣要留下来协助贺罗鹘为突利治丧,突利的遗折就由罗士信将军代为转呈。
  这封密折说的很隐晦,但是皇帝很快就理解了这几件事的关系,登时且惊且怒且忧且喜。
  所惊者,呼延浩果然如社尔所说早就知道大哥的下落。社尔刚开始还不能确定,但是在贞观九年的夏天之后,就再也没有疑问了——手脚尽断武功全失的李建成,仅仅依靠数十名武士就能从突厥王庭劫走两个十岁的孩子,除了呼延浩故意放水,再也没有别的解释——如果王庭的守卫如此容易突破,那么突厥大汗呼延浩还有什么资格跟大唐对峙?

  呼延浩那个放水的原因已经被社尔在某个跟皇帝互相调侃嘲骂挖苦的下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鄙视过了:你们两个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学到一招欲擒故纵。你怕人家不领情还巴巴的赶过去送上信物;而呼延浩则是故作大方把孩子还给人家,本来还能博美人一展颜,可惜修为不到家,杀掉谷雨非真是个败笔,功亏一篑啊!原形毕露啊!目前看来还是陛下的手段更胜一筹。

  皇帝明白“更胜一筹”的意思,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朕和呼延浩在小社尔眼里不过是一路货色。所以世民很执着的认为谷雨非之死根本是个意外,晋儿和洛尔回到父亲身边是因为呼延浩本来就没怎么监视他们,混乱之中出其不意之下几十个训练有素的死士足够了。仿佛洗白了呼延浩也能顺便替自己正名。
  所怒者,自然是呼延浩这厮所为。就算不为大哥,朕也断断不能让你得逞。
  至于忧,则是大哥眼下的处境,还有李靖态度的转变——若是一直强硬下去倒还好,可是在此时松口,恰恰说明 “纯臣”不可能存在,中立了二十年的李药师终于还是卷入党争了。至于突利死后他的部众会不会背叛大唐被呼延浩拉拢过去则根本不用担心。
  唯一可以欣慰的好消息是社尔的态度。皇帝对着黎明熹微的晨光长长的舒了口气,就像当初听罗士信汇报说布都可汗认输时那样,肆无忌惮地,后怕。
  意识到自己稍稍占了上风的皇帝很快给社尔写了一封信,把现在朝堂上的波涛汹涌描述一番:“真没有想到无忌和魏征还有这么精诚团结的一天。”,并尽量含蓄的讲述了自己对小社尔的维护:“房玄龄他们都要逼宫了!”,最后很苦恼的问社尔“朕该怎么办?”。
  社尔的回信只有四个字:陛下圣明。
  皇帝陛下再次成功的被噎住,拿着回信想摔一下又不知道摔完了该说什么或者骂什么,于是只能收起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先是把仍然在孜孜不倦弹劾同僚的侯君集叫过来敲打:“小社尔已经是朕的人了!偏偏朕又稀罕他,宠着点怎么了!”

  皇帝以为这话已经够狠够直接,但是侯君集的脸色仍然是锅底色,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反而平静的请求离开长安,继续负责西域边境的防务。
  皇帝端详他一会,轻轻敲了敲桌子,问道:“谁给你出的主意?”
  侯君集略一躬身:“魏太傅。”
  皇帝微笑:“主意不错。将军就是应该在战场上建立真正的功业!折在其他的事情上,那就太可惜了。下去吧,朕会给你答复的。”
  侯君集离开不久谏议大夫、太子太傅魏征奉召进宫。皇帝跟他寒暄许久之后,才进入正题:“魏卿这几年不好过吧?朕知道你在紧张什么。”

  魏征肃容侍立,听皇帝剖白。
  “社尔归降之后有不少人拐弯抹角的打探大哥的下落,可是偏偏没有你魏征——你早就知道的,对不对?”
  魏征也不掩饰,径直承认:“臣的确早有察觉。”
  “那你为什么还要打压社尔?还要把侯君集调到西北去?”
  魏征答礼参拜,肃容正色道:“臣不但忠于大唐,也会忠于陛下!陛下天纵英才,实为千年不遇的圣主明君,臣得以辅佐陛下,实在三生有幸!”
  皇帝登时龙颜大悦,走下御座拉住魏征的手唏嘘不已:“十年之后终于得到魏卿倾心相待,朕,高兴啊!”

  君臣二人倾心吐胆直谈到日落,皇帝才依依不舍的送魏征离开。但是魏征刚刚跨出寝殿,就被皇帝追上来拉住袖子。
  “魏征你不用那么紧张,大哥早就息了心思,社尔也不是个喜欢折腾的,再说朕以后少不得要重用他,敲的太狠了也不好。”
  魏征正色道:“正因为陛下要重用他,才不能太惯着,若是他在大唐无往不利了,又怎么会珍视陛下的恩宠?此其一,虽然不大厚道,可也是实情。其二,刀子锋利一些自然顺手,但是没有刀鞘也不行,臣不在乎做这个恶人。”
  日期:2011-08-16 20:45:45
  魏征离开寝殿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皇帝打发一个小太监去通知宫门晚一点下锁,好方便魏大夫出宫,但是被一边服侍的宫娥制止了,说宫门日落下锁是皇宫的法度规程,而陛下只派一个小太监去传口信未免有失轻忽,若是掌管宫门的太监、御林军有所怀疑拒不执行岂不是要误事,而若是小公公只凭空口白话就能叫开宫门,陛下还能睡得安稳吗?

  那宫娥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眉目尚显青涩,说话却是口齿清晰有条不紊,语调柔糯婉转,却是莫明的令人信服。
  皇帝饶有兴致看着眼前的女孩,片刻之后敲了敲自己脑袋,微笑:“你说得对。嗯,你是——?”
  那宫娥福身:“臣妾才人徐氏。”
  皇帝点头表示知道了,旋即吩咐:“徐才人,研磨,朕要写手谕。”
  徐才人拿着皇帝手谕离开不久,就见先前传旨的小太监急匆匆的跑进来,气喘嘘嘘的向皇帝咧嘴道:“皇上罗将军回来了!”

  皇帝瞪眼:“元宝你慌什么!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哪个罗将军啊?”话音刚落,就听见一声夸张的女音尖叫,随即是几声呵斥,皇帝不悦的皱了眉头,暗叹若是珑儿还在,宫里哪会这么乌烟瘴气整日耳根不得清净。
  皇帝感慨还没完就看见近来宠幸的韩淑媛慌慌张张的冲进来,一头扎进皇帝怀里捂着胸口啜泣:“可吓死臣妾了!这大晚上的,宫里怎么还有男人啊!嘤嘤……”
  皇帝问:“有什么事?”
  韩淑媛正待回话,却发现皇帝问的是紧跟着她进来的刘衎,也就讪讪的闭了嘴。
  刘衎躬身回道:“云麾将军罗士信有要事求见。”
  十年之后皇帝回忆起这次重逢仍然感到很丢人。那天小士信亲眼见识了皇宫防务的松弛和皇帝审美的崩坏——宫门被个小太监一叫即开,云麾将军畅通无阻的进了皇帝寝殿即将开始汇报工作的时候韩淑媛仍在抱着皇帝胳膊撒娇撒痴不肯退下,不时对罗将军飞个眼风炫耀自己很得宠。
  皇帝很尴尬,待看到小士信眼里不动声色的怜悯之后尴尬变成了愤怒,当即叫了掖庭尉来将那千娇百媚的韩淑媛打入冷宫,同时开始严厉整肃后宫,杖毙了不少的太监、宫人,其中包括大总管太监,罪名是私收贿赂窥探上意。

  当然那些都是后话了,那天晚上在不停挣扎求饶的韩淑媛被廷尉带走之后皇帝照例先发制人,问罗诚有何要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