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
第47节

作者: 0滚滚长江都是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将军呈上突利可汗的遗折,回禀:“要事有三:其一,突利可汗新丧,其子阿史那贺罗鹘优柔寡断难以服众,呼延浩多方威逼利诱之下其部众人心浮动,我大唐再不采取行动恐怕会有变故。其二,呼延浩潜心经营数年,同西域多国联系密切,近日有线报称高昌国王已被其蛊惑欲背叛大唐,而我方自布都可汗归顺以来再没有大将坐镇西北,此消彼长之下形势堪危。其三,近日朝堂上关于如何对待内附胡人的争论已经传遍海内,边疆汉胡军民都有些人心不稳,又有一些奸邪之辈趁机造谣生事,形势十分不利。大元帅李靖同诸将商议,臣等君以为以上三事关系重大,请陛下速做定夺。”。

  两年不见,士信似乎黑了些,也更加的沉稳干练,站在金碧辉煌的的寝殿里侃侃而谈,竟然让人有种身在中军大帐的感觉。一番话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言简意赅,颇有些统帅千军独当一面的气势了。
  李靖眼光不错调教有方,该记一大功,皇帝心想,只是莫明的有些发酸。
  “社尔不是在突利那里的吗?朕不知内情盲目下令反而会让他碍手碍脚。”
  罗士信正色劝谏:“名不正则言不顺,若陛下真要授意右卫大将军行事,还是给个凭证的好,现在他也是处处掣肘。”
  皇帝微赧,自嘲一笑:“因为这件事一天被说了两次,看来朕真的是晕头了——朕这就下旨命右卫大将军、布都可汗阿史那社尔署理突利一事。至于第二件事,朕已经同魏征他们商议过了,命侯君集即刻上任。至于第三件事情嘛”,皇帝胸有成竹:“前两件办好了,第三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正事很快解决,之后君臣两两相望,一时竟然无话可说。于是将军很快告辞,但是在刚一转身就被叫住。

  “阿诚,为什么不回信?就算不想跟我好了,也该给个明白啊!就算你又看上别人了也没什么,朕没那么小心眼了,真的。”
  阿诚脚下一个趔趄,很快站住翻了一个白眼:“回信都在义父那里。”说完径自离开,留下皇帝如遭棒喝,惊慌之中打翻了砚台都不知道。
  日期:2011-08-21 20:23:25
  第二天天刚亮罗士信就被义父从被窝里拖出去接旨,看着一家人战战兢兢陪自己跪在冬日清晨很是凛冽的寒风里,很抱歉的同时不禁反思自己昨天哪里得罪那个脾气暴躁的家伙了,毕竟已经两年没见而且没有皇后坐镇,心里很没底。正自忐忑,却对上义父担忧的眼神,只得扯了扯嘴角表示没事。
  宣旨太监骈四俪六的念了一大堆,最后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罗士信表现良好赏赐御酒一坛。
  皇宫内造的紫金醇专用酒坛没错。

  这个鉴定结果并没有让张玄素按下心来,反而更添忧虑,捻着花白的短须来回踱步,即使穿了鹤氅也没有平日一丝的仙风道骨。
  阿诚在一边劝解:“义父莫要焦虑,皇帝又不是要取我性命。真要杀我,一杯就够了,哪里要一坛。”
  张玄素坐下叹气:“伴君如伴虎!若是别的什么也还罢了,为父总还能帮衬一二,可是这件事情,唉!”
  阿诚没有接过义父的话头,而是径自拍开酒坛的泥封,一边抱怨某人:“搞什么名堂啊,藏头露尾的!”
  张玄素何尝没发现紫金醇的泥封很是新鲜,像是刚刚封上去的,正在思索有何深意,就被儿子的举动吓了一跳。

  珍珠,满满一坛的珍珠,满满一坛又大又圆的南海珍珠。饶是张太师见多识广久经历练,也还是被皇帝的大手笔震了一下。
  阿诚回房铺开一床被子,把珍珠倒出来,摊开,没有找到夹带的东西,又把手伸进坛子摸了一边,还是没有,最后摔了酒坛,证明真的只是一个酒坛而已。
  于是松一口气倒在床上,在一堆价值不菲的珍珠中玩着打弹珠的游戏,对还在忧心忡忡的义父笑的一脸得意:“我说对了吧!没有别的猫腻。”
  张玄素看着还在笑的没心没肺的儿子更是焦虑,薄幸最是帝王家,这孩子怎么就不知道呢!再说这种掩耳盗铃的幼稚把戏很不符合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高深莫测的风格。
  阿诚见义父还在为自己担忧,轻轻叹口气,正色道:“阿爹,咱们陛下啊,有时候做的事情,还真得用猪脑子想。”
  父子二人折腾了一个早晨终于可以坐下来吃早饭。可能是起太早的缘故罗诚没什么胃口,就着小菜喝几口清粥陪陪义父罢了。但是简单的早饭还没用完,太师府上迎来了第二波传旨的太监。
  阿诚一看,熟人,心宽体胖的元宝公公。元宝一路小跑赶上来扶住正要行礼的罗士信,笑的脸如开花的馒头:“皇上特意吩咐了,叫奴婢不用大张旗鼓,就是送个东西,将军可还中意?”

  内造紫金醇一坛,宝刀一口。
  罗诚先看了酒坛,这次泥封是旧的,应该没什么花样,很好。在看看宝刀,吹毛断发光可鉴人,不错。
  于是元宝公公欢天喜地的回去复命了。
  一番折腾下来父子二人谁也没有心思继续吃饭,于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张玄素准备下午的经筵,而罗士信去南衙十六卫所交接公务。
  云麾将军刚进衙门就有张府家丁找过来,称陛下又有赏赐请少爷回去。于是阿诚在一片吸气声中无语问苍天。当然同僚们失神也只是一瞬间的事,很快恢复平静,只是眼里光芒四射,怎么也掩饰不了。阿诚心里感慨其实情况没怎么变嘛,一边故作淡然吩咐家丁回去禀报天使和义父自己不回去了,直接到皇宫谢恩。
  日期:2011-08-29 21:52:45

  那一天皇帝陛下脾气出奇的好。
  早膳时喝到已经凉了的奶茶也只是吩咐管理御膳的太监以后仔细些,走路袍角带翻了夹道上的花盆竟然很耐心的退回去将花盆仔细摆好,接见大臣的时候也是一派和风细雨。但是不安的情绪还是如瘟疫一般弥漫开来,妃嫔宫女内侍和大臣们都在小心翼翼的揣摩皇帝的心意。
  第一拨宣旨太监出门之后元宝公公笑的春光灿烂,馒头开花,仿佛那些珍珠是送给他的。皇帝不由多看了两眼,元宝解释说罗将军是难得的好脾气,从来都是记吃不记打,哪一次不是他先来找皇上啊,这次陛下都主动赔不是了他哪还会使性子啊,一定会跟陛下和好的。
  元宝的话不怎么好听,但是皇帝回想一下不得不承认都是实情,好像哪一次跟阿诚闹别扭都是自己理亏。
  因为不是朝会的日子,皇帝早膳之后直接去了勤政楼,只是在路上状若随意的问徐才人今天对罗士信的赏赐可有什么不妥?

  徐才人回答臣妾不敢妄议前朝的事情,只是觉得比起明珠美玉将军大概会更喜欢宝刀。
  皇帝敲了敲脑袋连呼“有道理!”,然后自嘲“早有预备的怎么事到临头就忘了!”,于是跟罗将军熟识的元宝公公临时得了个送礼的差使。
  元宝走后皇帝又问徐才人可还有什么建议。
  徐才人正色敛容,深施一礼:“臣妾斗胆请问陛下赏赐罗将军所为何事?是奖励其功勋,还是彰显陛下待其亲厚?若是奖励功勋,自有国家法度可以参照,若是彰显亲厚,则全凭圣意,臣妾不敢妄测。”
  眼前的少女并不是倾城姝丽,堪堪称得上清秀可人,细看眼皮略有些肿,在美女如云的后宫里实在是平淡无奇,可是这个长相平淡的女孩让阅尽千帆的皇帝有了一瞬间的恍惚。

  一番话义正辞严滴水不露偏偏带着一股子醋味,很久违的感觉。
  那一天徐才人收到一对碧玉镯,而御膳房的詹事则收到一份御笔亲书的菜单,与陛下平日的口味稍有不同。
  午膳准时备好,太监请示摆于何处,皇帝说再等等吧,阿诚还没来。
  这一等,直等到暮色四合。
  御厨精心烧制的菜肴摆在暖尘居的小花厅里,有一些被反复温热又放凉,已经不能用,换成了新做的。

  但是阿诚还是没来。
  皇帝对着满桌子的的菜肴自斟自饮了大半夜,在场服侍的宫人太监不敢劝,只得偷偷传信给太子。承乾匆忙闯进暖阁的时候他的父皇神色清明略无异样,很是慈爱的给儿子整好衣领,发现承乾的衣衫不够厚实,将太子妃好一顿抱怨,又命人拿自己的披风来给太子裹好, 亲自送出门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