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男时代》
第1节

作者: 天堂有罪
收藏本书TXT下载
  自序
  冲吧 小男人
  自序
  其实,生命布满荆棘,生活遍地坎坷。

  世事难测,不如意常八九。耐得寂寞,可平淡的日子总会忽然狼烟四起;守得清贫,可冰冷的现实总难以抵挡远近的诱惑。
  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低,中国人活得累。
  是真的累。刚写了这么几个字,我就腰酸背疼了。单位还很多公文没处理、小学都没毕业的同学都提了正科级、隔壁张三又换车了、四川那个谁中了几千万、大葱都四块钱一斤了、孩子考试又不及格、才知道十八年前的初恋情人最后居然跟了个流氓……
  唉,能不酸么。能不疼么。能不累么。
  可是,再仔细想想,似乎也挺有趣。你看,至少我有活干干完还有工资发、那个老同学三十出头就谢顶了、张三明天就可能酒驾被拘、新闻说中奖那哥们超期未领弃了、吃大葱干嘛满嘴臭味、孩子去年倒数第一今年倒数第二有进步了、人以群分初恋情人就那档次幸亏没嫁我。
  在痛里找快乐,有时候不是自虐,不是啊Q,有时候,就是幸福。
  几亿短命的小蝌蚪里只有你修成正果,数年来躲过无数未知的劫难顽强地活到了现在,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长吁短叹、抱怨骂娘、看我这等无聊文人写的胡言乱语、八卦一下各类明星的私生活、参和一下方舟子韩寒、甄子丹赵文卓的骂战、意淫着充满一切可能的明天……
  你还不该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你八辈祖宗?
  所有的苦难挫折,只是生活偶尔幽你一默。千万别太当真,太当真,就会伤不起。多找点理由和时间,读懂生活的幽默,多让自己真正开心地笑笑。

  ——这也是我写下这些字的一点奢望。
  《奋斗》、《爱情故事》们是北京人皇族气质的青春宣言,《男人帮》、《蜗居》们是上海人嗲声嗲语的惑与不惑,《乡村爱情》、《樱桃》们是东北农民朴实热烈的炕头炕尾——可是,顺流而下的光阴里,逆水行舟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七零八零九零后,他们没有留在大城市,他们的故事散落在不为人知的小城,在乡村和大城市之间的广袤大地上萌芽、生长。它们没有标签,更找不到代言。很长时间,它们都被遗忘了。可它们同样生动有趣,感人肺腑。它们从不曾圆满,但未必不会在某天涅槃。

  我身边都是这样的人:小男人、小女人、小市民,揣着小梦想,撒点小矫情,有点小可爱。我所做的,就是写一写他们的小故事。也许这些,距离我们这些小人物更近、更真切。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悲喜,小男人有小男人的苦乐。
  冲吧。小男人们。
  日期:2013-03-11 15:31:02
  一、你的婚礼我做主

  1、
  大厅很大。领奖台很高。奖杯很长很精致很漂亮,熠熠发光,像是白金的。田迹墨踩着咚咚的心跳,沿着奢华的红地毯走过去,在无数长枪短炮的摄影机、照相机前走过去,小心翼翼地走过一级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满场鸦雀无声,人人屏息凝视,闪光灯不停明灭。近了,近了,近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来了!临近最后几步,田迹墨终于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双足顿地,奋力一跳。他展开双臂,以拥抱的姿态蹦了过去——不,是飞!他像一只鸟——不,是插上了翅膀的猪一样,歪歪斜斜地飞向了他一生的梦想。他看到了露胳膊露大腿的礼仪小姐半露不露的酥胸,听到了骤然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甚至闻到了纯金奖杯散发的金属气息……突然,一件不明物体砸过来,正中他的脑袋。他迅速跌落,重重摔倒在地……

  田迹墨吃力地睁开眼,发现裸睡的自己呈“太”字型趴在地板上。悲哀!又是场梦!梦里的那个分明是莫言,不是自己!他很不死心,又闭上眼,试图重新入梦却徒劳无功。他头痛欲裂,咬牙切齿地爬起来,后悔昨夜不该喝那么多,第一万次下决心戒酒。
  这是田迹墨家的辅卧室兼书房。二十平米左右的样子,一面小窗三面大墙,中间的那面挂着他和妻子张丹妃中式风格的巨幅结婚照,另外两面全钉上了鸽子窝式的白色书架,一垂及地,整整齐齐地堆满了书,视觉压迫感极强,空间显得略微局促。阳光钻过薄纱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刚好照到正中央那张古香古色的大床。床上没人,经历了他昨夜一番挣扎搏斗,大红的被褥凌乱不堪。两边的床头柜上放着台灯、笔记本电脑、闹钟、手机、手表、眼镜、烟和烟缸。值得一提的是电脑、台灯、闹钟等物都穿了漂亮合体的“衣服”,就连烟缸都是纯手工制作——这都是张丹妃的得意作品。杂物很多,却摆放整齐,显然是被整理过了。一个简易的电脑桌和一台液晶电脑挤在靠窗的角落,桌子上依次叠放着田迹墨那身最贵重的亮色西服、内衣裤、衬衣裤、袜子、领带。

  田迹墨戴好眼镜,看了眼闹钟,“哦,快十点了啊。”他自言自语地叨咕着,点了根烟,趿拉着拖鞋走进紧挨着书房的卫生间。一边方便一边喊:“老婆!老婆!”
  见没动静,又往主卧室里看了一眼,果然不在。他到也不急,不紧不慢地走到大厅,在米黄色的布艺沙发上躺倒,双腿驾着沙发靠背悠闲地晃荡着。
  三十平米的大厅铺设着大尺寸的白色地板砖,举架很高,吊顶精致,新婚时候的拉花还在,平添了很多喜气。这套房子是时下整个城市里流行的格局设计:正前方是浅绿色的背景墙,中间是一个玻璃质地的大茶几。右侧是落地一体式阳台,极目远眺,能看见淡蓝的天海。左侧一个古董架式的家具作为隔断,上面依旧是满架的图书。穿过隔断就是餐厅,厨房。液晶电视、空调等家电一应俱全。比较特别的是角落里的电动缝纫机,纯进口的日本“BROTHER”品牌,这在现代年轻人的家里可是很少见,显示着女主人的独特爱好。整个大厅一尘不染,整洁明亮。依然随处可见张丹妃的手工作品:布艺的圣诞树、纸抽盒,纸质的盆景、中国结、点缀电视墙的小饰物……

  抽完了烟,田迹墨走到餐桌旁坐下,认真地盯着对面的墙。
  那里横向钉着个一米左右的小木牌,上书“生活真理报”,明显是后写上去的毛笔字;一串花花绿绿的塑料夹子夹着一小摞A2大小的纸张。最上面那张纸中间一条明显的黑色分割线,左侧密密麻麻地写了半页小字,右侧字体大了三四倍,只有八九行,最下面的写着:“我去洗澡,顺便做头。冰箱有奶,热过再喝。婚礼勿忘,不许喝酒!”字迹娟秀工整,后面的三个感叹号加粗加重,异常醒目。

  ——这是田迹墨开办的家庭刊物,名曰《生活真理报》。最初定为一周一期,后来改为一月一期,再后来一个季度也无法更新一次。结婚之初,田迹墨满怀对未来的憧憬,精心设计版面,开设了诸如“我爱我家、‘妻’人太甚、‘夫’可敌国”等构思精妙的专栏,连写带画地大书特书两人婚姻生活的美妙琐事。对丈夫的浪漫举动,张丹妃一开始是支持的,严格按照田迹墨的安排认真撰写自己的专栏。因此,在前面几期的《生活真理报》上,张丹妃的稿件质量还是不错的。“迹墨,有我你永远不寂寞”、“我们的家园像花园”等文述不尽夫妻恩爱浓情蜜意,均得到了田大主编的夸奖,并推荐给每一位登门访客赏阅。可时间一长,并不喜欢文学的张丹妃难免词穷,柴米油盐的生活也让她对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兴趣大减,稿件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下降。内容也越发言之无物,最后干脆数周不写一字,只剩下田迹墨的那半边依旧洋洋洒洒。为此田迹墨多次表达不满,在他那一面的版图上书写了各种软硬兼施的抗议书和恐吓信,有一次甚至连“如果你还想榨干我生命的精华,就要让我榨干你肚子里所有的墨水”这样的语言都用上了。迫于田老师的“淫”威,张丹妃只好另辟蹊径,于是“今天缴电费120元,比上月多18元,同比增加16.7%”、“大葱涨价了,过去一块钱三根,现在三块钱一根”、“你已连续三晚说梦话,每次都说新书出版了,获奖了,然后笑醒,吓死我了。”“穿黑色西服不要总是穿白色袜子好吗?请自觉维护我老公的绅士形象!”之类奇文新鲜出炉,《生活真理报》的女版成了张丹妃记账和写便签、留言的作业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