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胜雪》
第6节

作者: 雪花与火花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们人心浮动,传言纷纷,害怕出门走动。即使出门一趟,也要带上口罩,裹得严严实实。口罩的价格飞涨,即使翻了一、二十倍,人们仍不惜抛洒重金,求购一罩,到处脱销,无货可卖。我们也花了大价钱购买了口罩,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在如此人潮流动集散的地方从业,没有口罩是不可想象的。还有据说能抵抗非典感染的板蓝根,也价格上涨了十倍,到处抢购一空;人们买回了大把的据说能预防感冒的草药,来家里煮汤喝,每个人不厌其烦。我们家也不例外。

  疫情,几乎让整个社会瘫痪,经济停滞,市场里也笼罩着严霜,一片萧条。我们家的生意,本来就处在困境中,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冬天时,北方的货物早,我们跑北方。而一到过了年,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是南方的货物早,品类齐全,领导着潮流。所以,在这三个季节,我们以跑南方为主,主要的中心是是广州。北方的货物只作补充。
  我们所在的地区,至今尚未发现疫情,人们除了有点恐慌外,日常的生活,基本上仍然照常进行,市场并未关市,尽管有点萧条,人们还是来进货。所以,我们必须照常去采集货物,而且要寻觅到适销的新货物,以改善困境,带动销售。
  而此时我们所要去的南方的粤港澳地区,正是疫情的中心,是世界推测的病疫发源地的重灾区。尤其是我们所要去的市场,是人员流动聚集的地方,更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我与小燕争执着,这样危难的时刻,当然应该是男人出马,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一个妇女去涉险呀!小燕说,生意差点就差点吧,在家静观几个月,家里也还能承受,犯不着用性命去冒险吧!而我觉得,我们所热爱、或者是从事的一个事业,只有在那些危难时刻,才能更加考验我们的忠诚和意志,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使命,体现对其倾注的一往无前的情怀!

  我毫不犹豫地登上了前往疫区的路途。
  那些日子里,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你怎样出行、将去何方,沿途随时随刻,能感受到那种情势的严峻。出行的人们,司乘的人员,一律带着口罩。我前往疫区时,每次乘坐的都是卧铺大客车,行驶几十公里,就要停车,接受检查站人员的检查测试,夜深人静时分也不例外,常常从睡梦中被叫醒,下车接受检查。那时,已有一个简便的测试仪,往人身上略一扫描,就能检测到人的体温是否正常。一经发现有异,马上被带走禁闭,还殃及全车所有的人都得隔离,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甚至市场里都有规定,不准前往疫区进货,凡从疫区回来的人,先得隔离一星期。所以,去进货的人,都不能声张,只能偷偷地进行。

  好在我从疫区的几次往返,都非常顺利,没有出过任何惊险和意外,保证了我们的生意,在艰难处境下的正常进行。因为在险恶的形势下有新货可供,吸引着顾客,生意明显地有了转机,而且日益出现着我们所始终期盼的兴旺!
  (待续)
  日期:2012-5-31 8:26:00
  (接上)
  八、父亲的天空与母亲的土地
  我的身体,其实禁不得劳顿。
  许多年的漂泊,我就是这样,不间断地、也从来不敢懈怠地,跑到那些生产的城市,从那些厂商手里,采集了货物,运到别的城市去贩卖罢了,以此来维持自己的生计。

  凭借着我对美的一点感觉,我贩卖着时装。
  待我们在这座城市立住脚,稳定下来后,我妻子的二哥,也来到了这一座城市。我们常常结伴出行,一起出去进货。二哥说,我平时是一个行动迟疑的人,即使是买一棵小菜,也常常优柔寡断。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了进货的服装市场,我便换了一个人。我的目光犀利,动作敏捷,在浩如烟海的市场里,在纵横交错的穿行间,在几近奔跑的匆忙中,我一眼便能捕捉出自己所要的货物,而且毫不犹豫地订下单来。二哥感叹,他就怎么也没有那两下子。他常年做着那些大路货,获利甚微,生意总是险象环生。而我却感谢着老天,因为它给我的这一点点感觉,让我在这日益艰难险恶的服装市场中,得以突围。虽然不曾暴发,却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的确,一到打货的时节——我们将这种进货称之为打货,那犹如“打渔”与“打猎”一样,确实并无二致——我的生命里,便会充满一种才思与激情,我会感觉到自己的神思,如一柄利器,在市场里直立着,“嗡嗡"地震动,闪着寒光。
  或者正因为如此罢,因为过度的紧张,因为长途车马的颠簸,因为那些马不停蹄地穿梭与奔走,以及伴随其间的饮食失时、憩眠无据,还有大自然的暴寒暴暑、市场里空调的冷热失常、身上的汗流汗息,一场奔波下来,我常常头脑昏沉沉地生疼,周身不适,神疲力乏,兴趣低怠,甚至常常食不知味。
  可是,我知道为了生计,自己别无选择,从来不能放弃,只有在抖擞精神中,砥砺向前。我唯有在病苦般的沉默中,祈愿自己的货物采集成功,得到市场的青睐,赚来足够的帑资,以告慰藉。
  但很多很多的时候,尽管我们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与努力,市场却并不认同,也不怜恤我们。它会让我们一无所获,甚至血本无归。我们只有一身创痕、黯然神伤地离开那里。市场里每年中,总是走马灯似地轮换着新的面孔,时刻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情节。
  为了遵循市场的法则,节省时间,减少开支,我们这些奔波的行程,多在夜间。这样可以不误白天,日夜并用,又可免去许多住宿的麻烦与费用。而交通市场,他们也竞争激烈,为我们提供着日趋优化的便利。在市场社会里,商战,始终更趋白热化地在进行着,厮杀,在速度与费用这两个领域里残酷地展开着,从未间断,而那些极限,总是在一天一天地被压缩与打破。

  (待续)
  日期:2012-06-01 08:59:50
  (接上)
  而夜空下的奔行,总是更叫人心潮难平、思绪纷沓。正是倦鸟知返、万物归巢的时候,我们却在匆匆地出发;正是人家灯下团聚、围桌而坐、喁喁细语、款款分食的时候,我们却在向着夜色深处,颠簸向前。
  夕烟生起的村落,暮色笼罩中的田园,荷锄归去的农人,偕牛暮归的牧童,树影下的灯光,夜幕里隐隐的人声,城市初上的华灯,这一切,都常常叫我心里涌动着,生起蒙蒙的泪花。
  而那些夜色中幽暗的山影,月光下朦胧的旷野,那广厚的土地及其生长的一草一木,总是叫我感到如此地熟悉与亲切,我仿佛能闻到童年的气息。其实,我生命的深处,一个隐秘的角落里,一直有一个潜在的渴望,那就是回归到一个有青山与流水的地方,置身于草木与土地间,过一种与大自然的露珠与宁静为伴的日子。

  可是,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漂泊,何日可到尽头,我是否有一天,能够得到我心中的向望!
  在那些风雨如织、孤影飘荡、旅途迷茫的时刻,我的心里会泛起愁闷,充满了忧郁与悲伤。
  然而,这种漂泊,也时刻给予着我欢悦与狂喜。
  每当天色微明,车子抵达一个新的地方时,我会满怀欣喜地,看着东方的天空上,露出第一抹鱼肚的白色;看着那一团蓝色的光影,在天空里渐渐地浸透、扩散;看着那些铅色的层云,渐渐地变换颜色,幻化出奇诡的图景;惊诧着那些流霞,在空中翔动,在异乡的土地上,如飞布的火焰。
  那时,我的心里,会充满了欢欣与振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