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废铜(研究生是怎样炼成的)》
第47节

作者: 漫游者四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几个人出了校门,缩着脖子来到附近的一家兰州拉面馆,中午的这点时间耽误不起的,吃饭也要速战速决,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吃面条了。这个不大的小馆子里已经挤满了人,看那种架式和表情基本可以判断都是来考研的人。去远处不太可能了,他们只好等了一会,里面有几个人吃完起身 ,夏子新他们就挤了进去,在一张油迹斑斑的桌子上坐了下来。孔文超去点了几碗拉面,这边苏姗给每人倒了一杯热开水。夏子新端起杯子喝了一口下去,才觉得身上渐渐有点热气了。

  “这些考研的人真的有点像当年的革命党呢,”孔文超回到桌子边,费了不小的劲才勉强将穿着羽绒服显得有些膨胀的身躯在桌子的一边安顿下来,看着那些素不相识的、正唏哩哗啦吃着面条的考研同道,感慨地说。
  “穷则思变,困则革命嘛。”朱必前的一张大脸也冻成乌青色,现在被屋内的热气一熏,看起来又有点血色了。
  “我要是你,就不会考了。”孔文超看着朱必前说,“孬好在庆州城了呀,娶个老婆,安耽过日子了,还来受这个洋罪啊。不像我们在乡下,不革命不行啊。”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你哪知道呢,”朱必前叹了口气,将一次性筷子从薄膜套中抽出来,说:“我是在庆州城,可有什么呢,连个单间宿舍都没有,谈对象都没有个合适的地方。庆州师专是个烂摊子,外面看着还光鲜,其实已经烂透了。不少像我这样的讲师工资都少得可怜,很多人都不想干下去了,年年都有人考上研究生远走高飞了,有点干脆什么也不要了,跑到沿海发达地区去折腾了,剩下那些实在没办法的就像我这样的人就慢慢苦熬着,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呢。”

  “有这么不堪吗?”夏子新抬头问道。在他的想象中能留在庆州师专已经很满足了,当时很可能是他的一个留校名额最后被同为师专报副主编的王建国夺去,他一直为此耿耿于怀,如果留在庆州,他的人生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朱必前叹了一口气,说,“我分到师专都快三年了,到现在对象连个影子都没有,人家也不愿跟咱那个呀,你说不考研还有什么出路?”
  这时,几碗拉面被端了上来。几个人二话不说,拉过碗来就唏哩哗啦吃了起来。兰州拉面的味道不错,难怪他们能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夏子新是真的饿了,有点狼吞虎咽的样子,一口气吃了半碗面下肚,才真正感觉身上暖了起来。
  “乡下人想进城,小城人想进大城,大城人想出国,差不多都要考一考研什么的,看来考研快成了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了,真是有趣啊。”苏姗静静地听他们唠叨了半天,忽然停下筷子想起什么说道,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本人郑重宣布,今年考不上,明年坚决不考了,”孔文超三下两下吃完了碗里的拉面,擦了一下嘴巴说,“考完回去就结婚,从此结束苦难的考研历程,红旗交给夏子新他们扛下去,哈哈……”
  “那你的那间破屋可就难成革命故居了,”苏姗调侃地冲着孔文超说道,“你才吃了多少苦?人常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我看这红旗你还得扛下去。”

  “扛下去?”孔文超瞪大了眼珠子,说:“你看今年的英语也不知道是哪个龟儿子出的,明摆着叫人别考嘛,我估计过了,今年能考四十分还算上帝有眼呢。还是举白旗投降吧,我都快三十岁了,什么还都没有享受呢,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岁呢?”说着他的眼圈都有点红了。
  “也是啊,退一步海阔天空,”苏姗叹口气说,“这么多人挤在同一条小道上,大冬天的,挤在这里吃拉面,真是何苦啊。”
  夏子新一直沉默不语,他的心很痛,是那种说不出来的痛,想到柳湾那个有点灰暗的地方,那些令他厌恶的人,他必须重新回归那里,或许永远都走不出来,他的心就像沉入到冰冷的海水里。从第一场英语考试的情况看来,他距离成功还相当遥远,看来选择考研这条路是有点问题的,这座山峰在他真正到达半山腰的时候终于显露了险峻的面目,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有点一时冲动,带着幼稚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热情呢?英语这东西是很难有很大提高的,今年不行,明年也不见得有多大的起色,后年呢,他要坚持多久呢?

  “走吧,时间不早了,早到那儿还可以将政治的几个热点题目看一下,说不定真能考到呢。”朱必前站起来,催促大家起身,拉面馆里剩下的人也没有几个了。
  “看个屁,管它考到考不到,反正没用了。”孔文超从桌子边抽身出来,一脸无所谓的样子。
  夏子新从面馆走出来,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下午的政治又要一动不动坐上三个小时,后面还有三门专业课考试,他感到自己是不是还有力气把它们都考完。
  “既然来了,就要坚持到底。”夏子新在心里狠狠地说了一句,自己从来都是个坚强的人,什么时候都没有当过逃兵,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那就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他将自己的脚深深插进几寸厚的积雪里,仿佛要用心中的热力立马将它们融化掉似的……
  29

  结束了,都结束了。当车子启动的时候,夏子新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在车轮滚动带来的微微震感中,他知道自己正在离庆州城而去。他不想去看两边的街道和行人。他悄悄地到来,又悄悄地离去,似乎没有在这座小城里留下任何痕迹,只不过三天前是一腔热望而来,现在却是带着一颗冰冷的心回去而已。他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小城的过客。

  “我还是向前走吧,虽然前方就是坟墓。”他想起鲁迅笔下的那个困顿而坚韧的“过客”,是啊,人生除了向前,其实并没有什么回头路好走的。
  “很累吗?”苏姗轻轻碰了他一下,关切地问。孔文超一考完就被他在庆州城的几个哥们生拉活扯地叫去喝酒了。苏姗和夏子新草草地吃了点中饭,就结伴一起回林河县城。
  “有点,但毕竟是考完了啊。”夏子新睁开眼冲她笑了一下。后面的几场考试虽然几乎都是奋笔疾书了三个小时,但都不像英语那么不知深浅,考完了心中还是有点数的。尤其是三门专业课,加起来只有十二道大题目,他调动自己长期以来深厚的积累,每门课都洋洋洒洒地写满了答题纸,真的有一种华山论剑、驰骋千里的快感,达到了艺高人胆大的境界。相比之下,英语之所以考得那么狼狈不堪,主要还是没有将它学深学透,没有金刚钻,是揽不下瓷器活的。

  “第一次考,总的感觉怎么样?”苏姗问。
  “第一次放飞就碰上下雨。”他莫名地想起了在师专读书时非常流行的一首诗《四月的纪念》里的句子,随口说道。
  “我看是下雪吧。”苏姗笑了起来。
  “反正是没戏了。”他说,抬头看了一眼车窗外,远处的群山绵延起伏,山顶上还覆盖着层层的白雪。那一座座村庄在广袤的田野中间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小黑点,看不见一个人影,天地间的万物都好像冻僵了,在一片白雪覆盖的洁白的表象之下,深深陷入繁华丰硕后的荒凉与寂静的梦魇之中。有谁能阻止生命荣枯的循环,有谁可以唤醒这死寂的沉睡?似乎只有春天有这样的力量了。最黑暗的是黎明前的时刻,最寒冷的是春天来临的前夕,大自然的悲欢尚且这样富于戏剧性,又何况人呢?

  “如果考不上,明年还考吗?”苏姗转过头看着他。
  “当然,回去过完春节就开始重新看书。”他说,似乎那个结果也不用等待了,他要做的是再一次出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