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36节

作者: 东野牧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17 17:58:57

  《诸因念起,困厄缘生》
  诸因念起,困厄缘生。
  似乎一切事都在一条无限延伸的因果链条中,难以逃脱,人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终大部分人都成了江湖上的NPC,虽然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的存在。人们站在草地上静静地看着儿童的玩耍,那是一种天真无邪的快乐,而这样的快乐早已不知道被灵魂流放到了何方。
  因果律不愧是世间最为根本的法则之一,不仅操纵着大千世界的运转,更是贯穿了一个人的短暂一生。这不是宗教的信条,而是宇宙的规则。无论信与不信,人都只是一条充满了矛盾的因果链条。
  红颜薄命,胸大无脑,天生丽质难自弃,这三句话不正是描述了一部分香消玉损的悲剧吗?起于天生丽质,终于薄命红颜。
  如果这三句太过简单,或许可以虚构一下某个悲剧的人生(以上逻辑虚构并非现实取证)。
  婴儿时,由于父母疏忽,常处于饥饿状态,且其母智商较高。形成口腔期性格且智商较高,
  未学前时,恐惧,好奇,独处
  小学时,退缩,不敢与人相处且成绩极好。
  初中时,除了做题无所追求,并在题海中获得快乐,然后形成孤僻性格,并开始用幻想来弥补现实的不足,然后远大的复杂的梦想开始扎根。
  高中时,情窦初开,不断写情诗,终因情商太低而一朝被打击,信心崩溃,成绩一落千丈。在别人的嘲笑中,形成神经症性格,悲观,幻想,并因此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无意义。
  大学时,因高中成绩崩溃而进入三流大学,因为对于学校不满而愤怒,并最终朋友无一。因为智商较高,因此看到世事的荒谬和无情,而陷入到虚无主义中。
  毕业后,陷入到盲目的狂妄和不进取状态。然后好讥讽,多空谈,常言虚,己独伤。
  结婚,因为大学的失败所以娶得老婆很一般,又因为学习不努力,事业失败。以超补偿心理开始写诗,诗风多为讽刺体(这要感谢高中写的情诗太多)。且因为巨大的心理能量以及复杂的经历,诗歌很成功。
  又过五年,因为诗歌的造诣,遇到某才女青睐,然后在力比多的力量下,心猿意马,家庭破裂。
  又过五年,因为多年的错误习惯以及思想混乱,不宜婚姻生活,于是第二段婚姻破灭。一时又想起大学时的思想,一人度过,不在追求,万念皆空。
  又过五年,同学聚会,因为大学时特立独行,而朋友无一,又看到很多远远不如自己的朋友们都有成就,初中时,那种梦想再一次出现在脑中,然后过去的总总无奈以及无意义的生命思想开始发挥作用。多喝了一些酒。
  又过五个小时,路过桥边,纵身一跃,生命不再。
  以上虽然虚构,但是一个人却是在不断的因果中挣扎,过去形成的因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石散发着吸引的力量并开始将周围的一切信息有选择性吸收,将一切事情有选择性吸附。
  没有任何一件事生于忽然之间,心有善因,遇事善缘。心有恶因,遇事恶缘。这里的善恶不是佛家的善恶而是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利于不利而已。佛家说,人的业力种子存于阿赖耶识中,就如同心理学所说的潜意识,难以磨灭。
  任何一个人就像是一堆巨大的因种子,然后无数条丝线牵引向周围的诸般事物,人也在这样的牵引下行动和思考。然后行动和思考的种子再转化为力量让的这些种子更加强大。
  人的心中有无数的种子,有的因种子导致的果不过是无伤大雅,而有的因种子却导致颠覆性的灾难。个人最宝贵的物质财富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精神。强迫性的缺陷是最浪费时间的了,幻想形的缺陷也是对于精神力的消磨。
  而斩断恶因的方法,不外呼,智慧之剑一一化解,情感之剑慢慢消融,武力之剑破而后立。有些恶因不需要在意,而有些恶因却必须要处理。否则无尽的生命精华会慢慢地腐化。
  如果回忆曾经的种种经历,会发现其中的困厄难以离开几个基本恶因的不断衍化。生活果然不易。

  从今天起用半年时间消灭三个最大的缺陷,否则迟早被拖垮。生命的无尽延续啊,充满了因果之力。
  过去无数因,如今万般事。未来无量果,起于诸念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