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37节作者:
东野牧臣 日期:2011-10-24 14:55:47
《比较有效地思考框架之前言》
走在路上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工作问题。依照现在的思维来看的话,当时的做法是一件难以想象的错误。虽然那时候没有必要的思考数据,也就导致了错误的判断,以至于现在还要等待着毁约。但是即使是在没有必要数据的前提下,那样的判断仍然是不合逻辑的。
很多时候,思想的作用就在于你在数据不足的时候,可以尽可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盲目的面对着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困境。很不幸的是,在签工作的时候,思想竟然睡着了。虽然这里面牵涉到了自身心理上的防御系统和自己的作对,但是当你明白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犯什么错误的时候,再犯那样的错误也就不应该了。但是这样的错误却在一个接一个的发生。以至于一天,一个朋友说,你的思想可以指导别人而不能指导自己。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在于你在任何一个时间都可以选择一个思考模型来思考,可是这样的思考模型的选择却受制于你的潜意识。也就是说当你是一个盲目狂妄的人的时候,你的思想就可以给你狂妄的资本。而当你是一个自卑到了极致的时候,你的思想就可以给你自卑的环境。于是你的潜意识会通过你的思想绑架你自身。当静下来的时候,会发觉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想干的,却又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这些糟糕的东西理论上应该来源于潜意识和思想的组合。思想不是成为了意识世界的工具而是成了潜意识自我爆发的帮凶。
那么这世界上是不是会有一种方法不受制于潜意识,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更接近客观世界,而更少的受到潜意识的干扰呢?同时这样的思考框架又必须具有强大的覆盖性。理论上这样的思考框架是不存在的。但是最起码的是,可以更接近客观实在的方法还是应该有一些的。这个世界无限广大,你用任何一个方法去观察都可以得到一个强大的系统。
以下描述的也只是看到的一些比较普遍的方式而已,由于具有高度抽象性,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或者说对于这个框架的了解也只是皮毛而已,所以阐述上也就没有能力做到让别人懂了,甚至于自己也是不懂的。
终极信念:任何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任何人的意识都不是纯粹的一的状态。
主观判断:实用性,吸引力,客观实在性。
客观方向:矛盾律,因果律,价值观系。
任何一个选择都是人(主观)对于事(客观)的选择。所以选择在基本上也就涉及到了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同时也涉及到了主观的取舍。
日期:2011-10-24 14:57:17
《比较有效地思考框架(主观之实用性)》
终极信念:任何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有限的,任何人的意识都不是纯粹的一的状态。
主观判断:实用性,吸引力,客观实在性。
客观方向:矛盾律,因果律,价值观系。
主观之实用性,
我们之所以选择一件事,而不是另一件事,那是因为这件事有用。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包含着很多复杂的道理,一,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二,意识利益和潜意识利益。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四,情感利益和物质利益
一.物质利益和情感利益。你不会愿意和一个你讨厌的人合作,即使他可以给你带来利益。所以在舒服和效益之间,你选择了前者。同样的,一个大部分人都喜欢讽刺其他人,讽刺别人是不可能给你带来利益的,甚至于容易埋下祸患。但是却可以带来瞬时性的愉悦感。在这里都是情感利益压制过了物质利益带来的效果。
正是因为某些人看到了情感利益的无聊,也就拥有了更广泛的天地和更加强悍的人生。正如同人们说的那样,一个真正有野心有谋划的人是不会去讽刺或者挖苦别人的,因为这是一件没有利益的事。看《非你莫属》的时候潘石屹无疑是大谋略家的典型。
二.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任何人无论是多么聪明度人,都会更看重短期利益,这是无可争论的事实,其实如果看一些思想家对于女人的评论,那么很容易发现一个词语,就是目光短浅。当然我不是一个男权主义者,但是女人天生的感性,确实很不利于跨越时间的谋划。
跨越时间的谋划本身是一种理性创造力。一个人的理性越是强大,他的谋划也就越是长远。这一点不是取决于你是否有野心,而是取决于理性自带的创造力。
感性本身拥有着一种对于现在的把握,女人因为现在的衰亡而感觉到无奈(黛玉葬花),而男人却更容易因为永恒的追逐而疲惫。
当然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并不仅仅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很多人往往会说,这个道理我也懂,只是做不出来罢了,其实他是不懂得。或者说他只是懂得了那是长期利益,而不懂得如何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联系起来。也就要不断地屈服于短期利益而做着自己不愿意的事了。事实上,长期利益是什么不重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想出一堆的长期利益,可是如何将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联系,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了。或者说这才是系统分析的核心所在。
任何一个人都知道书籍有用,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在看一些无聊的节目。这里面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没有办法克制在其,而在于如何在现在的生活中找到一种与书籍的联系。否则一个人不可能忽然的就放弃了过去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那样他的人格连续性会被打破。
看什么书可以让自己进步而不是疯掉?看那些书可以给自己带来兴趣而不是打碎破现在的幸福?从哪里开始看,才可以看得懂并产生效果?正是这些问题的难以回答才有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不对接。
当然还有更多的关于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事或者说这种纷争数不胜数。
三,意识和潜意识
大部分人听过这个佛洛依德的发现,或者说这个词语改变了这个时代。因为他证明了几件事,而这些事给我们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打击。“人的思维不是纯粹的”。以前我们可以幻想自己可以完全决定自己的行为,但是在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为自己负责了,因为我们的很多行为不是来源于我们的意识而是潜意识。一个人甚至于自己都不知道他的所为其实不是他想要的。那么也就是说一个行动带来的利益到底是满足潜意识还是意识欲望就不得而知了。
例如,一个人总是渴望帮助别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仁爱的,但是这里面可能是因为弥赛亚情结在起作用。如果能明白这一点的话,他就会懂得,最需要救助的不是这个时代而是他自己。
还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得了命运神经症而不断的犯错。这种病症类似于一种强迫性受迫害倾向。
还比如。一个人可能忽然怀念起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这时候他自己和别人或许都以为他是悟到了生命的本质是平淡,然后就放弃一切去旅行。他却未必知道,这样的想法很可能来源于潜意识的退行,也就是一个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冲突难以解决时恢复到童年时代来抵御生活的压力。
还比如,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追求了自己几年的人,但是结婚后发现,那个曾经对他百依百顺的人竟然忽然不爱她了。这很可能来源于那个男人潜意识中的一种权力情结的作用,一旦得到,也就失效了。
潜意识的欲望是,满足就消失。而没有满足的时候,却有着强大的驱力甚至于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他对于某个行为的动力为何会如此强大。
有些事说也说不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