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市------原创证券小说》
第29节作者:
诸葛就是不亮 “我的思路是这样的,如果这次去看了之后,觉得可以干,你们几个人就一起成立一个小范围的私募基金,在我这里开一个共管账户,用谁的名字无所谓,当然,最好别用机构户,因为还要涉及到交税,没有任何必要。出金必须要有严格的授权,你们几个出资方一起约定好出金的安排。按照最初的出资金额进行份额折算,我这里负责给你们每周计算一次单位净值,我们就跟一般的基金一样,区别就在于一个月放开赎回一次,而且申购赎回必须经过你们所有的出资人商议。每年安排一天进行结算,愿意派红利就派红利,愿意继续在池子里滚动就滚动,不分红也行。”张松海想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举例子,但估计到李国威未必听说过,就没有说。
“听上去不错,那我们说好,到时候入股算我一个。”李国威再三强调着,“你估摸这规模需要多大?”
“我觉得凑1个数最起码的吧。”张松海又递给李国威一根烟,“你不用担心,我知道他们的实力,多得不过3,5千万,少的比你多不了几个。”
“我看你的思路行,我反正没本事,但我有一点还比较自信,我眼光还可以,”李国威肯定的说道,“我觉得你有思路,将来是能干大事的人。”
“这条路其实是现在的世道里无奈的举动。”张松海道,“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做不起来,一定能做起来的,问题是做起来以后。你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挣钱目标走到一起来的。这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同患难可以,共富贵艰难,另一种人刚好相反,我就怕你们刚开始挣钱时候还齐心协力,到了真的有钱了,有些人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日期:2012-06-23 17:56:43
“你觉得他们水平都怎么样?”李国威问张松海,“我觉得宦士臣算有水平的吧?”
“能在3年多的熊市里熬到现在还有这么多资产的,哪个没有点水平?”张松海不以为然的反驳道,“你们这几个人,凌峻峰人太聪明,牛市挣不到大钱,但熊市不会赔钱;宦士臣注定是大起大落的主,估计将来成也是他,败也是他,杨文兴异常谨慎,善于补抓长线,但不爱多说,在这群人里影响力不够,周东明跟凌峻峰一样都是脑子够活,但缺乏魄力。”他停了一下,感慨了一句,“最牛-B的,当然是赵爱国了。”
“他不爱跟我们玩,我也不喜欢他,傲个-鸡-巴,”李国威不服气的说道,“这人喜欢单打独斗,跟谁也不来往的。”
“正常啊,这世界能让他看在眼里的人本来就不多。”张松海眼睛盯着天花板,意味深长的道,“不过他真的是全面。你回头有兴趣可以问问王志,他一直跟赵爱国出去做盘子,肯定学了不少。”
“其实你的意思我明白。”李国威一转话题,“无非想找个新的模式,用我们当实验品,拉出一批成熟的私募基金么,我说的对不对?”
“你怎么这么想?”张松海有些诧异,实在没想到李国威眼光能有这么深,“你这话说的太……怎么说呢,明明这是个互惠互利的事情,让你一说,好像我在利用你们一样。”
“拉球倒吧,互惠互利你还不如直接给我个消息票呢。”李国威又起身去倒了杯水,“费这劲,你肯定想法比较多的。”
“算是吧。其实券商现在日子很难过,”张松海看着窗外的黄浦江,“我要是有天天抓涨停板的本事,我还干什么营业部老总?自己炒股票得了。你说券商以后怎么体现价值?不就是能让客户挣钱么,问题你有这个水平么?既然我不可能做到让客户天天挣钱,那我就退而求其次,我帮你发掘挣钱的机会,或者说挣钱的模式。你难以注意到的,我帮你注意,没有想到的,我帮你想到,哪怕帮你企业合理避个税,这也是我的价值所在啊,这样你才离不开我,我才有了生存的机会。你看吧,明年这时候,证券公司必倒一片,居安不思危,很危险的。”
“得得得,我服了你还不行?又一通大道理,你累不累啊?”李国威也像张松海一样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黄浦江,“反正我觉得你有前途,哥哥决定之后跟着你混,兄弟别有压力啊。”
“呵呵,”张松海刚要说什么,就听得有人敲门,“请进。”转头对李国威道,“应该是宦老师来了。”
进来的果然是宦士臣,背后还跟着一个,也是老相识,还是付大姐。李国威愣了一下,跟张松海对望了一眼,发觉对方也有点不解。
“宦老师来了啊,”张松海笑着说,“没想到付大姐也一起过来,我让小朱拿把椅子过来。”说完他走到走廊上,对前台喊道:“小朱拿把椅子过来,顺便倒两杯茶。”
(第十七节完)
日期:2012-06-23 20:24:13
正文:
第十八节
四个人坐定后,张松海先开了口:“国威先把东西拿出来给宦老师看看吧。”说完,便见李国威拉开放在沙发脚边的袋子,从袋子里拿出一卷一卷的字画来。
宦仕臣从随身的口袋里把眼镜拿出来戴上,贴着李国威张开在桌子上的字画,认真的看着,边看嘴里还在嘀嘀咕咕的念叨。
大概有3,5分钟,宦仕臣抬起了头,看着李国威说道:“这恐怕有五六十张吧,其中大多都没有装裱。很多都是别人送给你们家老爷子的,上面都有赠言,这些不太能卖得出价钱。但有些已经装裱好的,比如那张山水的,还有刚开始我看的那幅字,都是很见精神的东西,作者也算是当今的名人,估计那几张卖个百十万问题不大。”宦仕臣一边说,一边摇头,“但你保管的太差了。平时你都放在哪里的?”
“就在柜子里啊,我今天是捡了点拿出来,家里大概还有这么多吧,不过装裱过的我都拿过来了。”李国威回答道。
“也不全是吧,我看你这幅画就挂过?”宦仕臣指着最大的那幅,那是一幅夏日荷塘图,“这两条是配的中堂联,横塘风静荷香细,旷日鸥闲帘影斜。看题跋应该是一人所做,你们家老爷子叫寿山?上面有些细小的尘埃,沾在字画表面,遇到一定的湿度,就成了脏脏的小点,等小点里的水分蒸发,会在画面上留下些黄颜色。你保管的太粗心了,都有霉点了,唉,真是不懂啊。”
“我确实不懂,这些都在柜子里放了好多年了,”李国威也有点紧张的说,“这影响价钱么?”
“当然了,”宦仕臣笃定的说道,皱着眉头批评他,“放在柜子里的字画要做到勤翻动,及时清洁。至少每隔半年就要展开一下,特别是上海比较潮湿,梅雨季节过去之后,最好能分批将字画取出来挂几天,行话称为‘晾画’,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字画生霉。”
“是是是,看来今天国威没白来。”张松海插口说。
趁着宦仕臣喝茶的功夫,李国威又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这些东西,您给估个大致的价钱?”
“我爱好这个而已,但估价说实话我还没这个本事,不过我今天带付大姐来,就是为了估价来的。”宦仕臣抬头看着张松海和李国威。
“莫非付大姐您还是行家不成?”张松海奇怪的望着她,因为上周五吃饭的时候,谈论起字画,付大姐一句话也没插嘴过。
“我哪有这个水平,”付大姐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还是让宦老师说吧,我嘴笨,说不清。”
张松海对付大姐并不熟悉,也就是一年前才到营业部来开户,来就是冲着宦仕臣来的,开户的时候用的名字是她女儿的名字,大家只知道她姓付,其余的事情则知之甚少。宦仕臣也并不避讳,直言自己就是付大姐女儿账户的实际操作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