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国——告诉你一个可能闻所未闻的三国》
第9节

作者: 铲君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唐庄宗李存勖与后梁军队相持于河上,梁将王檀乘虚偷袭后唐都城晋阳。城中没有戒备,好几次都差点沦陷,幸亏有守城将领安金全,率子弟击退之于内,石君立引昭义兵破之于外,晋阳这才保住了。而后唐庄宗却因为计策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居然不给安金全等将士封赏。李存勖虽然能灭梁建唐,却旋踵覆亡。就这件事而言,他骨子里更像是那个唱戏的被太监扇耳光的戏子“李天下“,他虽能建功立业,恐怕更多的是因为他奋其父李克用之余烈,同时抓住后梁被一帮猪狗子孙掌权的空当吧!

  最后再来看看我们的主人公袁绍是怎么做的。田丰给他提了诸多正确的建议,他不听,然后因为没听田丰之计打了败仗之后,不仅没有反思和检讨自己,也没有向田丰诚恳的道歉,更没有重新整顿兵马拜田丰为军师,回去第一件事就因为谗言,加上他自己的傲慢和愚蠢,冤杀了田丰!一代智囊就这样窝囊的死去了。袁绍没有李克用的成就,但他的卑鄙与可恨却远远超越了李克用!这样的人能统一天下,实在是天理不容,袁绍真的活该被曹操击破。

  考后唐庄宗,袁绍以及曹操三者的行迹,人之优劣,概可睹矣。兴亡有天命,胜败岂无凭?袁绍败亡的原因有多种,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就是作为领导人的他,实在太平庸了。
  日期:2013-04-17 10:53:42
  一,四岁让梨,真实的谎言
  四岁让梨显示出孔融人品的贵重?显示家庭教育的成功?你真的相信一个四岁的孩子,能产生让梨的意识吗?再刺骨的问:是什么样的外力催生他做出这种行为?

  有孩子的朋友,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四岁左右是什么状态。没孩子的朋友,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四岁时候的状态,我想绝大多数人脑海里根本无法浮现四岁的场景。大家都是人类,我们是这样,那么孔融也是这样。
  需要注明的是,孔融绝对不是天才,从日后的表现来看,是个彻彻底底的庸才,甚至还有点蠢材,所以,对孔融的分析必须在普通模式下展开,不能特色对待。四岁的孩子,还是处于天真状态,正常情况下可以认识少许简单的汉字就已经不错了,阅读书籍,熟识典故是万中无一的天才做的事情。孔融不可能因为是孔子的后代就比一般人特殊些,四岁普通孩子大脑的发育程度也根本无法自我构建起“让梨”的意识,任何的超越自我必须建立在合理的范围内,就好比人类可以跳到两米以上,但是绝对不可能飞翔。四岁孩子的让梨,也很明显超越了人类的认知能力,故而,孔融不可能是自己想到要让梨。

  唯一的可能,就是家庭教育。是孔融的家长,灌输给孔融礼让的意识,而四岁的孩子,是缺乏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大人说什么,那就照做什么,很正常。问题在于,为什么孔融的家长首当其冲的教育是“礼让”?
  因为“礼让”最能引人注意,不客气的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作秀”和“炒作”。首先,需要不需要灌输给一个四岁的孩子“礼让”?我认为不需要,鹰为什么能主宰天空?因为老鹰把所有的蛋产在同一个巢穴里,小鹰孵化出来后,会把其他的小鹰往巢穴外挤,掉下山崖摔死,自己独享资源。这样存活下来的最后一只小鹰,就是这个窝里最强的下一代。人类社会也存在这样的生存哲学,所以说,从小教育孩子具备竞争意识这才符合强势文化属性,而孔融的家庭教育,完全彻底沦为一种弱势文化属性,不是自强不息的强势文化,而是要依赖于他人的欣赏而生存的弱势生存哲学。到这里,你还会认为孔融的家庭教育成功嘛?

  但是,弱势也有弱势的价值,那就是留下了好名声。你看四岁的孩子有这么超前的意识,多么的了不起啊!坊间大概都要议论纷纷了,都要纷纷夸孔家孩子多么懂道理,然后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融四岁能让梨”到今天依然传播很广更是说明了这个问题。他的家长只不过是用大人的理念给孩子反复排练了多次就收获了这么大的效果,能不偷着乐嘛?其实礼让这个事情,有些人礼让的程度比孔融大千万倍,远的有尧舜把帝位都让了,近的有曹操让大将军于袁绍,但是似乎名气都没有孔融让梨这么大,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孩子,而那些人都是成熟的成年人。孩童阶段做出了大人才能觉悟的事情是很刺激感官的,就好比:同样一篇不错的文章,你十几岁写出来,和你三十几岁写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因为大家都认为十几岁的孩子大多数没这么高的意识,然后突然冒出个特殊的人就感到很惊奇,而三十岁的人思想成熟了阅历丰富了,写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于是乎一个少年偶像就新鲜出炉了,日后或许还能成长为公共知识分子,进入影响力排行榜,殊不知他从一开始就是被背后某些人包装出来的呢!所以我说,孔融的“四岁让梨”美名,是“真实的谎言”, 其实他在骗你,而他骗你的这件事儿很真实。

  我对孔融没有半点羡慕嫉妒的意思,有本事您学人家曹彬,周岁抓周时“提戈拿印”,那出名会更早,但是您做不到,一有具体的考验就穿帮了,只能一边炒作一边包装;我也不认为一个四岁的孩子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感觉越来越不靠谱,说个很简单的理由就是“变量的改变”,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能改变自身的事情的,诸多日后建功立业的人小时候都是很平庸的:曹操少时“世人未之奇也”,邓艾口吃被人嘲笑,刘备二十八岁还在卖草鞋,他们哪个不是好汉?相反,有不少年少得志之人,长大之后成了巨坑,孔融,诸葛恪,还有王安石笔下著名的仲永。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四岁让梨,使得过早成名的孔融,养成了非常注重虚名的背道性格,这直接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看似成功的一次炒作,其实已经把孔融命运的黑暗之门打开了。接下来,你将知道事态如何进展。

  日期:2013-04-17 10:54:43
  二,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袁绍》篇里就提到,装饰出来的小聪明是没有用的,他能让你获得短暂的满足,但是绝对不会给你带来人生的福气。人生的精彩靠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但是我们的孔融不懂,他不仅没有意识到小聪明带来的危害,反而以小聪明为荣,还经常的兜售卖弄。但是也有不买账的消费者,而且这个人能量大到直接把这卖狗皮膏药的给端了,他就是曹操。
  二/一,这是特殊的无用才能
  《后汉书》说孔融幼年有特殊才能,是什么呢?十岁时和爸爸进京。当时的河南尹李膺,以庄严持重自居,不轻易接待宾客,命令门卫,除非当代名人和世交,其余一概不要禀报。孔融想看看这个人,于是道了他府邸对门卫说:“我是李先生的世交子弟”。进去后,李膺就问哪里来的旧交呢?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互为师友,那么我和你就是世交了。在座的无不惊叹。有人找茬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回答:“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李膺大笑道:“您以后肯定成大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