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国——告诉你一个可能闻所未闻的三国》
第31节

作者: 铲君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5-05 15:47:37
  三/五,六出祁山必然失败的原因——曹魏已有对策
  据《资治通鉴》:明帝得到诸葛亮抵达汉中的报告,准备大举出兵向诸葛亮发起进攻。他就这件事询问散骑常侍孙资,孙资说:“以前武皇帝攻打南郑,征讨张鲁,在阳平之战中,身临险境,而后才勉强取胜,后来又亲自率兵救出夏侯渊的军队。他曾多次说:”南郑真像天上的监狱,中间的斜谷道简直是五百里石穴。‘由于那里的地形险恶,他庆幸救夏候渊的军队脱离险境,才说了上面的话。再者,武皇帝用兵如神,深知蜀贼栖息在崇山峻岭之间,吴匪流窜于江河大湖之上,因而加以容忍,暂时避开,不强迫将士们死打硬拼,不争一朝一夕的气忿,这就是所谓有可胜的机会便战,无取胜的把握便退的战略。如果现在进兵南郑讨伐诸葛亮,不但道路艰险,还要调集精兵,转运物资,再加上镇守南方的荆、徐、扬、豫四州,防止吴的水上进犯,共需兵力十五六万人,这样,就还需要征发更多的兵役,调集更多的物资,全国都会因此骚动起来,耗费巨大,这的确需要陛下深思。防守和进攻相比,仅需二分之一的力量。但以我军现有的兵力,份派重要将领据守各险关要隘,威力即足以使强敌震恐,使我国边境安然无事,将士可以养精蓄锐,百姓也不受劳役之苦。数年之后,我国国力强,吴、蜀二敌必然自己疲惫下去。“明帝就停止了攻击计划。

  孙资很高明。
  诸葛亮历次出兵祁山讨伐曹魏,历次无功而返,人们都认为是司马懿的能力足以抵抗蜀军。其实,这种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的战术早就由一个人提出来了,这个人就是孙资。蜀汉屡次出兵,三辅震惊,曹魏若出大军在汉中地区迎击,也并非不是用兵之道。但假如真这样做了,曹魏大势已去:蜀汉竭尽全力,以求速战,其士气锐不可当;曹魏如果不坚守关中,设险与蜀军决战,他的形势就非常危险。这是失败之道。一旦曹魏败退,蜀军就会长驱直入攻占长安。紧接着就是出关进攻宛,洛,这是刘邦打败项羽的老办法。孙资对此了解的非常清楚,在策划抵御蜀军时也非常谨慎。他认为,曹魏如果在要塞处重兵防守,蜀军即使再强盛也无法逾越天险,魏军可以依靠秦川地区充足的粮食供应,低成本的抵御蜀军,诸葛亮纵然锐意进取,但是面对漠然处之的魏军也毫无办法,情急之下才会送女人的衣服羞辱司马懿。孙资定策于十年前,抗拒诸葛亮,挫败姜维,收效在十年后。司马懿始终坚守的也是这个战术。

  真正的战略制定,就看能不能命中最核心的关键因素,其他的具体实现手段,都是围绕此核心而展开的,以次而循序渐进、势如破竹的战例,不胜枚举。梁商对抗匈奴时认为:“精锐的骑兵夜间集合,两军交锋争抢决胜,这是少数民族军队的长处,是中国军队的短处。依靠深沟高墙固守一城,以等待敌方的气势衰退,这是中国军队的长处,是少数民族军队的短处”。马续采取了这一策略,在与匈奴军队的决战中,固守一城使匈奴右贤王力尽投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即著名的佛狸,自恃其强,却不能攻克盱眙;金废帝完颜亮虽然军队庞大,却不能从采石渡过长江。只要耐心等待,他们的士气自然衰弱。而那些性急的将领不能耐心等待,执意要与对手决一死战,以自己的短处对抗对方的长处,这是取败之道。司马懿扼守要塞,依靠秦川对军队进行补给,硬是把蜀军耗死;诸葛亮采取了必须要依赖对方失误才能有所收获的战争策略,对付一些二流人物恐怕绰绰有余,但是面对司马懿,孙资这样真正的战略家的时候,就力不从心了。司马懿因地制宜,透彻的明白这个道理。胸怀荡平天下的雄伟抱负的人,值得深审之。

  愚以为,大人物在做决策的时候,不要只看到自己策略的合理之处,更要想到对方可能会如何破解自己,毕竟即时战略游戏不是单机版。面对和自己同级别,甚至高于自己的对手,一定要怀有敬畏之心和危机意识,时常想到对方也会了解到自己的策略,从而做好应对,因为任何策略都有破解的方法,有些人思考着自己策略如何可行,有些人思考着如何破解对手的策略。“君子不器,大巧不工”,君子不应该被当做工具,按照某种既定的模式塑造,正如真正的技巧也没有特定的形势,而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故而《孙子兵法?虚实篇》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日期:2013-05-05 16:05:37
  三/六,马谡不死,亮何以自安
  造器尽其材,用人适其性。用一种人才,便成就一种事业。人的才能大小是不同的,就像用无法盛下水的杯子一样,盛不下就会溢出来,溢出来就全浪费了。用了不该用的人,怎么能没有危险呢?
  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按军法论斩。事后蒋琬对诸葛亮说:“战国时楚晋交战,楚国因元师得臣兵败被逼自刎,晋文公得信后很是高兴。可见往事不可不引以为戒。现在天下未定,处死马谡这样有智谋的大将,岂不可惜?”诸葛亮泪流满面说:“孙武所以能克敌制胜,是因为军法严明,也正因为此,晋悼公伐郑战于虎牢时,杨干仗着是悼公的弟弟,不听军令,被司马魏绛以军法论处。如今四海分裂,战争刚刚开始,如果废止了刑法,还怎么讨伐贼寇呢?”

  晋代史学家习凿齿说:“诸葛亮不能兼并魏国,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昔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看到荀林父没有及时过河,文公没有按军法处置他,结果取得了成功;楚成王不理解得臣是为了他才失败的,杀了得臣后导致了更大的失败。当时蜀国的疆域狭窄荒僻,人才比不上魏图兴旺,再把马谡这样的俊杰杀了,无可奈何收罗起用才德都较差的人,很明显是把法律看得比人才更重要。这种不记取三次北伐失败之教训的做法,还想成就大业,不是勉为其难吗?”

  日期:2013-05-05 16:08:20
  我认为,上述二君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马谡必须要杀。如果不杀,会带来比留马谡一颗头严重百倍的后果:首先三军主帅的诸葛亮要负领导责任。而国内的不稳定势力此时将会借题发挥。丢车保帅,可以起到压制国内舆论的作用;以马谡一颗头稳定了国内的复杂局势,联想宋高宗宁愿牺牲岳飞也要稳定自己的皇位,历来统治者心态都差不多吧;自从马谡这一大败之后,诸葛亮对马谡的看法也变了,没那么珍惜了,意识到马谡这书生的确祸国殃民还连累自己,死就死吧,估计以后也没啥大用了;同时,诸葛亮想起刘备的告诫:“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有言在先,此时诸葛亮一定非常悔恨。至于挥泪,一则孔明内心的确伤痛,马谡毕竟跟随自己这么久,情同父子;二则可以稳定人心,马谡也是为大军出了力的人,只可惜单刀直入晃过守门员临门一脚踢飞;三则悔恨没听刘备的告诫,有言在先,而自己没采纳,“伤先帝之明”;四则,最主要的,就是痛惜街亭之败吧,这次大败的后遗症,无穷无尽。杀马谡,的确是重大损失,但是如果不杀,损失会更大。面对领导器重同时也给机会表现,但是自己实在不争气的手下,诸葛亮也无可奈何,不得不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