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史》
第10节

作者: huayuan284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12 13:35:09
  No.35
  焚书是法家、秦国的保留节目。商鞅就曾经下令焚烧《诗》、《书》。不过,始皇焚书的讲究很多:民间藏书焚,官方藏书不焚;医药、卜筮、种树之类技术书籍不焚;各诸侯国的历史书焚,秦国的历史书不焚。显然,官方以愚民,而非愚己为目标。愚民当然不好,以为焚书就是文化归零,也是误解。
  《剑桥中国秦汉史》对“焚书坑儒”辨正颇详。下面的话可为定论:“焚书所引起的实际损失,可能没有象历来想象的那样严重。虽然取缔直到公元前191年汉代时才撤消,但它的实施不大可能超过五年,即从公元前213年颁布禁令至前208年(当时秦帝国正摇摇欲坠)李斯死亡的这段时期。甚至可以设想,焚书对文献的损害不如公元前206年造成的损害,当时造反者焚毁了咸阳的秦的宫殿。基督降生前后汉代存在的秘府书目列出了677种著作,其中不到524种,即77%,现在已不复存在。这个事实说明,汉以后的几个世纪,特别在印刷术流行前,文献损坏所造成的总的损失,也许甚至大于秦代的焚书。因此,可以想象,即使没有焚书之事发生,传下的周代的残简也不可能大大多于现在实际存在的数量。”

  “焚书坑儒”没有“那么”坏,当然也没有一点点好。文化专制,绝对的贬义词。不过始皇以来的两千年间,办过、想办类似坏事的皇帝,多得很。比如著名的盛世明君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是焚书,百余起“文字狱”就是坑儒。
  甚至应该说,乾隆比始皇更坏。始皇作恶,从整个世界的范围看,好比百米比赛,起初大家都不太快,都在乱搞,始皇再落后,也有限,还有时间追赶。乾隆时期,其他人都奋起冲刺了,清高宗既不清(楚),也不高(明),还在乱搞,则胜负已定,谁都回天无力了。
  日期:2012-01-12 13:46:42
  No.36
  统一度量衡有助于经济交往、文化交流,基本是正面的。统一文字呢?难说。
  海德格尔讲话:语言是存在的家。这话复杂,简单地说,一种生活,对应一种语言。始皇一统天下,所以要统一生活方式,所以要统一语言。口头语不容易改变,书面语容易。改变了书面语,某种程度上口头语也将随之改变。

  不难想象,被改变的朋友痛苦,因为强制。文字统一了,交流起来固然方便,但是在专制制度下,主要还是方便了统治者。好像今天,如果大家自愿,逐渐统一到世界语――也就是美语之下,应该是好事。但是如果强制不需要、不愿意的人使用美语,则交流虽可贵,自由价更高。
  反正嬴政统一了文字。从此之后,这个大大的“家”被共同的文字纠缠在一起,虽然时有分裂,统一却一直是人心所向。
  不过,这事儿也两说。走出帝国,这样的理念正在变成主流:统一不是最高目的,所有人的权利才是。欧盟不是一个国家,但是欧盟的A国人住在B国,是否需要暂住证?如果需要,则文字再统一,也是白搭。
  无论如何,千古一帝,嬴政当之无愧。
  始皇的名声,完全可以更好――如果他能够解决好身后最大的问题。

  日期:2012-01-13 12:33:57
  No.37
  第十章天灾人祸,激起千年口水
  嬴政是中国第一个皇帝,高危行业,却没人给他写《皇帝工作安全守则》,所以他放纵权力,野蛮施工,留下了很多明疮暗伤。
  这些不是大问题――如果他的后代再争气一点。
  翻倒的前车太多啦,始皇不会不知道,继承人选不好,麻烦大大滴。但是天灾人祸默默等在前方,一击而中。
  首先到来的,是死神。始皇热爱旅行,多次地长期地巡游天下。如果身体不好、兴致不高,他大概不会这样地常年主动出差。所以,他的死应该出乎自己预料。前210年夏天,行至今日河北,嬴政染病,旋即去世,时年50岁。要知道,比他更早的孟子大概活了84岁,孔子也活了73岁。他的死,应该也出乎其他人的预料。
  人祸接踵而至。始皇心目中的接班人,也就是长子扶苏,因为不同意他“焚书坑儒”,被他赶到边疆去了,并不在身边。始皇临死时,写信让扶苏回来。信未送出,人死了。此时,改变历史的人物出现:嬴政的近臣赵高。
  赵高就是那个“指鹿为马”的高高人。他曾经教导嬴政的幼子胡亥学习,二人关系不错。如今变故忽生,理论上是嫡长子继承、皇命不可违,实际上却是再大的权力也要通过赵高的手落实。二人说服了丞相李斯,编造圣旨,立胡亥为太子,回到首都咸阳之后即位,这就是秦二世皇帝。

  扶苏的命运逆转,被三人下伪诏赐自杀。
  秦帝国的命运也将逆转。
  日期:2012-01-13 15:35:20
  No.38
  金字塔形的社会容易发生这种逆转,不仅是个人命运大变脸,更有可能是整个社会地覆天翻。因为皇帝是顶层动物,下层生物对其影响很小。皇帝身边的人却常常有能力、也有动力取而代之。
  比如赵高,他是嬴政的近臣,你让他真心相信,嬴政是真的龙、天之子,生前法力无限、死后还能真切地影响活人,怎么可能?他心里肯定明白,只要他在嬴政碗里放上一点点砒霜,吃了之后,令无数人敬畏的皇帝大人一样死翘翘。

  好吧,就算赵高对始皇忠心不贰,现在人死了,是按照既定方针办,让不那么熟悉、还可能有过冲突的扶苏上台?还是同样是始皇亲儿子的、和自己关系不错的胡亥?说起来是全家、全国的大事,其实在于赵高这样的掌权人的一念之间。
  而且,赵高身在这样的棋局之中,利益攸关,指望他公平、公正,没戏。道德楷模、高知分子,在涉及自身的利益时,又有几个能够公平、公正?
  当然,必须承认,动过一次坏脑筋的人,倾向于继续动。心虚的人,会变本加厉,打击敌人。这两项,赵高和二世都具备。
  于是二世的统治未减始皇对民的暴虐,反增对官的折磨。始皇的公子、近臣多人被杀。文臣如李斯、武将如章邯,或被杀或投敌。赵高专权,到了公然“指鹿为马”的地步,真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正好二世热心于腐败、不愿信任他人(这里,当然也有赵高劝诱的成份),赵高放心玩弄权力。最后,索性杀掉二世,另立二世之兄的儿子为帝,此人名“子婴”。在位46天之后,秦亡。这是西元前206年。距离始皇去世仅仅5年。

  二世临死,问身边的人:“赵高不是好东西,我现在才知道,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回答:“我越早说,越早就被你杀掉了。”
  杀人者近,二世问:我可以见丞相(赵高)吗?不可。那么,别杀我,我退位,做一郡之王,行吗?不可。万户侯?平常百姓?不可。杀人者更近,二世自杀。
  混到这么惨,说明权力是硬道理,铁打的金字塔流水的皇帝。抓不到权力的统治者,只能流泪、流血。
  日期:2012-01-13 16:24:20
  No.39

  回望当年,秦王嬴政宣布自己成为中华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应该也有“时间开始了”的豪情吧。可是,谁会知道,现实如此骨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