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妖塔--妖兽出没的地下空间》
第7节

作者: alading0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过大瓮又前行几步,便见后院墙背阴之处露天搭了一个凉棚,内置两具玻璃罩子,我和小贾、醉眼看花三人近前一看,都骇了一跳,顿觉遍体生寒。只见玻璃罩内赤裸裸仰面朝天躺了一男一女两具干尸,尸体身上水分早己蒸发流尽,一副黄寡寡的蜡质尸皮紧包在干瘪的骨架上,豁牙咧嘴,眼晴处是两个干皱深陷的黑洞洞,茫然地瞪视着头顶的棚子,头上的须发胡眉却皆未脱落,鸟爪似的双手佝偻在身侧,似乎随时一撑床板就能立即坐起来。见此情景,饶是我兄弟三人平日常自吹胆大,对今日情景心内早有准备,到此也不由各自噤口无声。

  细看之下,见那男尸年岁颇大,颏下有须,脑后露出花白长辫一条,知是清朝人氏无疑,干尸身下铺有原棺内安葬的锦被及枕头,皆被尸液浸透,留有褐黄色污浊斑迹,看着令人生呕。女尸身材瘦小,头发乌黑,虽然己经皮肤干瘪,仍可看出瓜子形的脸上皱纹不多,看来年岁不大。缠足的小脚三寸金莲,除大脚趾外,其余四趾以一种奇怪的姿式窝向脚心。就象有人硬生生把整个脚以45度斜度掰折过来一样,古代的女子缠足真是一种酷刑啊。最奇怪的是女干尸头部有一处凹陷之处,不知是生前还是死后造成。我特意又看了看男女干尸的毛发及手部,二尸发须蓬乱,指甲皆很长,看来书上记载人死后毛发指甲还会继续生长所说不虚。看一侧的介绍,知道这两具干尸是一对老夫少妻,发掘于运河畔某村河堤古坟之中。

  看罢介绍不竟心生疑问:中国古之干尸,皆出自沙漠戈壁气侯奇炎酷热干燥地区,终年不雨,因水汽蒸发迅速,死亡的尸体不及腐烂即被阳光曝晒成不腐之干尸,典型例子即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发现的古楼兰女尸遗体。或又如西北古昆仑山区高寒缺氧,冰川积雪亘古不化,雪崩、冰裂现象时有发生,有古牧羊人失足跌入冰缝雪窟,尸体被万古寒冰冻成千年冰尸,神态举止一如生前。又有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楚墓出土之女湿尸辛追夫人,尸体历千年土埋而不朽,肌肤触之仍有弹性,膝肘关节屈曲自如,保存之完好惊世骇俗;原因不外因为辛追夫人系古楚国贵族出身,崇尚厚葬,古墓及棺材之防腐密封严格,隔绝空气且又千年之久未被盗墓掘坟等等。

  而这通州地区为古之潮白河洪水泛滥冲积之所,京杭大运河千年漕运源头,土质湿润多沙,气侯亦不干燥。而这清代古尸仅仅柴棺薄葬,又土埋于野外荒郊河堤之上,且不说鼠咬蚁啮,单只这北京地区夏季暴雨如倾,河道之内终年水浸土侵,便对尸体保存是一绝大隐忧。究以何因而能使这百余年前埋下的夫妻合葬之古尸干枯不朽保存至今而被掘坟破棺赤身裸体陈列于众被我等观瞻呢?想来若亡灵地下有知必会羞愧恼愤至从地上跃起揽被遮羞怒目相向破口大骂甚至择人而啮的。哈哈哈哈……………


日期:2009-9-18 13:23:00

  正想得入神,醉眼及小贾二人见我半晌凝身不动,面对古尸目光呆滞,嘴角还露出古怪的笑意,皆吓了一跳。用力一拍我,道:“老大,不会是鬼上身了吧,你可千万别吓我们。”我正盯着那干尸呲牙咧嘴的面容神游太虚浮想连篇,猛然被他俩一拍也骇了一跳,索性假戏真做,故意模仿僵尸样子翻着眼白平伸双手冲他俩一蹦一跳地追去,嘴里念念有词:“诈尸了,诈尸了......”追得他俩嗷嗷乱叫。

  玩闹得哈哈大笑之间,我猛然想起一件曾经看到过的奇人异事,忍不住讲给他二人来听。
  话说沿这通州地界北关环岛一直向东,隔了一条曾经水波涛涛白浪翻卷鱼儿无数的潮白河,对岸就是满清皇室前往东陵扫墓祭祖的必经之地,天子下榻安歇之御驾行宫————河北燕郊开发区。按下这燕郊地区近几年抓机遇创品牌把一个开发区建设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风生水起地吸引了城里十万北京人齐聚燕郊投资买房、安家创业暂且不表。

  单说这燕郊地区正南方向,同样与通州区隔河相望的河北省香河县地界,近几年内就出现了一个死后尸身不葬不朽虽死如生轰动四方的特异奇人--------香河奶奶。
  香河县位于京津之间要冲之地。这是一片河网遍布、水道纵横、田肥草美、物阜民丰的古老土地。周代以前属幽州燕地;秦汉时设渔阳郡;隋唐之际置涿郡,香河属涿郡的雍奴县。唐天宝元年改为武清县。后晋天福元年,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香河沦为辽地,并建制淑阳郡。
  据传,辽国萧太后巡幸淑阳,在此地孙村往东一里左右有一条叫长沟的小河。时逢夏秋之交,河中遍生速藕,微风拂过,叶绿莲红,娑婆摇曳,香气浓郁。萧太后顿觉遍体清凉,心中甚悦,遂赐名“香河”。香河县由此而得名。
  又据史料记载,明朝燕王朱棣兴师扫北,引日夜兼程,人困马乏。北上至香河境内,屯兵驻扎在县北黄土岗子休整。是夜,岗地泛起一派金光,直透天宇。燕王认定这是块风水赛地,便有意在此建都称帝。后经军师姚广孝力谏,又“策马向西百余里”,修下了今天的名城北京。
  1992年11月24日晚,河北香河县淑阳镇胡庄子村一位耄耋老人平静地死去,这位农妇的死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任何轰动。当时间的指针指向2003年阳春4月时,她才被称为是一个奇迹:其遗体没经过任何防腐处理,在自然环境中经历了10个春秋至今不腐,而且逐渐演化成被称为“没有处理过的木乃伊”或者“金刚琉璃体”,而在当地,老人被称为“香河老人”。

  老人名叫周凤臣,辞世时已88岁。其遗体停放在她生前居住的地方。由于10多年的自然风干,水分散失,老人面部呈现古铜色,肌肉已呈塌陷状,全身骨骼轮廓清晰可见;眼睑下陷,已看不到眼球;眉毛和睫毛依然清晰可见,灰白稀疏的头发依然整齐、柔顺、光亮;双手表面干燥、光滑。遗体引来无数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研究, “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胡庄子村民这样说。自从“香河老人”死后“不朽”的消息传出后,已经有近10万名探访者。此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各方面人士到过这个农家小院。5年来,国内人体科学、医学、生物学及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从多个角度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鉴于奶奶停止呼吸后的异常变化,我们把奶奶的身体保留了下来。”老人的孙子杨学顺告诉记者。奶奶去世后,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多家单位的医学、人体学、病理学的资深教授都曾经来到香河,并对老人的遗体进行了研究。
  香河老奶奶周凤臣逝世十多年,尸身不腐究竟为哪般?对此问题,众多专家和学者至今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其中最多的结论认为,香河老奶奶尸身不腐跟她自幼信佛有关,而且她自38岁起断荤吃素,直到终年,50年始终如一。由于学佛的人通过坐禅、念佛、观行等法门的不断修持,身心就会非常安详,由身心的安详宁静,继而产生掸定,经过长久的禅定,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质的变化,达到一种超乎寻常的功能,最终修成正果,即佛门中所谓的“金刚不坏之身”。

  佛门中肉身不腐的得道高憎不在少数。最早出现的“金刚不坏之身”是、1200多年前在韶关南华寺发现的六祖慧能肉身、九华山开山菩萨地藏王的肉身、明代元暇和尚的肉身……这些肉身历经千百年不腐,令世人刮目相看。最近发现的肉身,是1995年3月9日在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神光岭山腰,坐化在一口陶瓷大缸中的慈明和尚的肉身。慈明和尚是l991年11月26日坐化的。坐化前他不再进食,而且对徒弟说他圆寂后,可按佛教“浮图法”人殓装缸,三年后开缸察看,就可见到他自身体不腐。安排好后事后,慈明初尚面含吉祥,圆寂坐化,神态就像短暂休息一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