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第7节

作者: wowo605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余司空府的掾属、令史:孙礼曾任司空军谋掾;邴原曾任东阁祭酒(东阁为招待宾客之处);陈琳、徐宣曾任门下督。其余如王修、邢颙、司马朗、卫觊、陈矫、国渊、徐宣、徐奕、张纮,史书中只记了他们担任司空府的掾属,不知道具体何职。
  日期:2013-06-10 18:48:21
  三.九卿

  太常:
  《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 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
  太常一人,官秩中两千石,为九卿之首(按百官志中的顺序),掌礼仪和祭祀的有关事宜。每次国家祭祀的时候,太常负责安排祭祀、大射(为选拔参加祭祀的人选而举行的射礼。射礼简略而言,即一帮人在一起比试射箭。)、养老(养老礼:对年高德劭的长者赐予酒食,以表示礼敬的礼制)、大丧的事宜,并引导皇帝完成祭祀、大射、养老、大丧。中小规模的祭祀,太常可代表天子献祭。此外,太常负责选拔博士(熟读经史之士,皇帝的顾问,下文详解);每月晦日(晦日为月末之日)之前的一天,太常要巡视先王陵墓和宗庙。

  太常的前身为秦朝的奉常。西汉景帝六年,更名为太常;王莽时曾改太常为秩宗;东汉建国之后,又改回为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日期:2013-06-10 18:48:48
  一八八年三月,刘焉以太常迁为益州牧,马日磾继任刘焉为太常。
  一九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太常马日磾被升任为太尉,种拂继任为太常。(种拂本为司空,因地震而被免职,见上文司空部分。)一九二年五月,种拂在李傕、郭汜之乱中被杀。《后汉书·种暠传》:“李傕、郭汜之乱。长安城溃,百官多避兵冲,拂挥剑而出曰:‘为国大臣,不能止戈除暴,致使凶贼兵刃向宫,去欲何之!’遂战而死。子劭。”
  种拂死后,赵温继任为太常。一九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献帝以太常赵温为司空。
  赵温任司空后,杨彪继任为太常。一九四年七月十三日,献帝以太常杨彪为太尉。

  杨彪之后,王伟(《裴注三国志》引献帝纪中为王伟,而《资治通鉴》中记为王绛)继任为太常《裴注三国志》:“傕时召羌、胡数千人,先以御物缯采与之,又许以宫人妇女,欲令攻郭汜。……司徒赵温、太常王伟、卫尉周忠、司隶荣邵皆为傕所嫌,欲杀之。”李傕攻郭汜一事发生于一九五年十二月,那么证明王伟至少在一九五年十二月之前还是太常。王伟的史料记载甚少,我只查到这两处。

  王伟之后,二零八年左右,徐璆担任太常一职。徐璆死在太常任上,具体时间不知。《裴注三国志·魏书二》:“先贤行状曰:璆字孟玉,广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历任城、汝南、东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徵当还,为袁术所劫。术僭号,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终不为屈。术死后,璆得术玺,致之汉朝,拜卫尉太常;公为丞相,以位让璆焉。”《后汉书·卷四十八徐璆传》:“后拜太常,使持节拜曹操为丞相。操以相让璆,璆不敢当。卒于官。”徐璆是个忠直之士,不畏权贵,对他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后汉书。

  徐璆死后,二一三年左右,王邑为太常,王邑史书记载寥寥。《裴注三国志·魏书一》:“献帝起居注曰:使行太常事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与宗正刘艾,皆持节……迎二贵人于魏公国。”曹操献三女给献帝为贵人的时间为二一三年七月。
  王邑之后,二二零年左右,张音担任过太常一职。《三国志·魏书二》:“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事太常音。”
  日期:2013-06-10 22:27:43
  太常下属(以下某些官吏虽从属于太常,却不属于太常官署,通俗而言即不在太常所在的部门办公)
  1.太常丞:一人,太常官属(官署属员),官秩为比一千石。丞为辅佐、辅弼的意思,引申为官职则为副职,某某丞就是某某的副职,因此太常丞也就是太常的副官。太常丞总管太常官署中各曹;在小规模的行礼和祭祀中,则代替太常安排各种事宜。丞的下属掾吏统称为员,太常丞的下属掾吏称为太常丞员,其他如尚书左丞的下属掾吏称为尚书左丞员,以此类推。《后汉书·百官志二》:“丞一人,比千石。本注曰:掌凡行礼及祭祀小事,总署曹事。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

  2.主簿:一人,太常官属。各官署中,主簿的职能基本相同,即辑录和审查府中各事。
  日期:2013-06-10 22:29:46
  3.博士祭酒和博士:《后汉书·百官志二》:“博士祭酒一人,六百石。本仆射,中兴转为祭酒。博士十四人,比六百石。”博士祭酒的前身为博士仆射,光武中兴(东汉建国)后改为博士祭酒,官秩为六百石,晋朝以后多称为国子祭酒。石数之前未加“中”、“比”,则都为“真”(中、真、比详解见开篇)。博士的官秩为比六百石。
  博士祭酒和博士都是太学之中的教学官员。太学又称国子学(多为晋朝以后的称谓),类似现在的大学,只不过当时天下间就这么一所大学,而且设在京师。太学始建于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一二四年。《汉书·武帝纪》:“夏六月,诏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东汉太学大为发展,汉顺帝时太学规模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汉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魏晋到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又名太学生;博士弟子的人选由郡县向中央推荐,再由太常经过挑选而定,大多数的博士弟子都为贵族、世家子弟。东汉末年,博士弟子甚至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两次党锢之祸就与太学生有关。

  博士一职源于秦朝,本义为博古通今之人(《汉书·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博士和博士祭酒负责教授和课试(考试)博士弟子,博士弟子通过考试者,可以递补为官。另外皇帝在国家大事上可咨询博士和博士祭酒。《后汉书·百官志二》:“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本四百石,宣帝增秩。”所以博士虽然官秩不高,但实际地位却很高,而且颇受人敬重。

  博士祭酒是太学的主官,由博士之中聪明有威望之人担任。《大唐六典·卷二十一》(唐朝法典,官修,唐玄宗时张说、张九龄等人编纂):“后汉以博士聪明有威重者一人为祭酒。”《通典·魏官品》中博士祭酒和博士一样都是第五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