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的中常侍宋典兼任钩盾令。《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明年(一八六年),(灵帝)遂使钩盾令宋典缮修南宫玉堂。”
日期:2013-07-02 21:02:34
19.中藏府令:一人,官秩六百石,掌中藏府。中藏府又称中署、内署,类似于后世的内库,即皇室的府库,和大司农手下大司农部丞所掌的国库相对。《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时,帝多蓄私臧,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署,名为‘导行费’。”中藏府令手下有丞一人,其余下属十九人。《后汉书·百官志三》:“中藏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中币帛金银诸货物。丞一人。”
20.内者令:一人,官秩六百石,掌管宫中所有人的贴身衣物。此官百官志中虽未写明宦者,却应该是由宦官充任的,毕竟负责的工作极为私密。内者令手下有左丞、右丞各一人,其余下属二十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内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中布张诸亵物。左右丞各一人。”
21.尚方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为皇帝制作刀剑等器物。尚方令手下有丞、监各一人,其余下属十九人。尚方令通内者令,百官志中没有写明宦者,但应该也是由宦官担任,譬如著名的发明家、宦官蔡伦在汉和帝时就担任过尚方令。《后汉书·百官志三》:“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上手工作御刀□诸好器物。丞一人。”
一八九年左右,渠穆为尚方监。渠穆在一八九年八月手刃了何进,因此而“青史留名”。《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八月,戊辰,(何)进入长乐宫,白太后,请尽诛诸常侍。……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何)进于嘉德殿前。”
日期:2013-07-03 21:09:56
22.尚书令:一人,官秩本为一千石,后增至两千石,掌中台(尚书台)。中台之中官吏的任免、各种文书(公文,类似现在的文件)的制定和其他各事,都由尚书令总的负责。《后汉书·百官志三:“尚书令一人,千石。本注曰:承秦所置,武帝用宦者,更为中书谒者令,成帝用士人,复故。掌凡选署及奏下尚书曹文书众事。”
先谈谈中台(尚书台)。总的来说,东汉的尚书台就是一个为皇帝接受奏事、发布政令的地方,朝廷发布得所有诏命都出自于尚书台,有点类似现在的国务院。《初学记·职官部》:“尚书出纳诏命,齐众喉口。”秦朝时的尚书只是在殿中为皇帝收取和打开章表的官吏而已。《通典·职官四》:“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西汉初的尚书和秦朝的差不多。西汉武帝之时,因为汉武帝经常在后宫中游乐,士人不方便进出以呈递章表,所以汉武帝改用宦官代替尚书,改尚书名为中书谒者,并设置中书谒者令一职领中书谒者。中书谒者令又简称为中书令,司马迁出狱后就担任过此职。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前二十九年),汉成帝又改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中谒者令不再处理尚书的事务;汉成帝又设置了尚书五人,其中一人为仆射,其余为各曹尚书。《汉书·百官公卿表》:“成帝建始四年更名中书谒者令为中谒者令,初置尚书,员五人,有四丞。”此时西汉的尚书为皇帝掌管奏章、机密文件、图书等,并为皇帝呈递奏章,向宫外宣示诏命。《通典·职官四》:“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东汉尚书的职责更重于西汉的尚书,因为部分西汉时三公的职权被移交给了尚书台。所有百官的奏事都必须先经尚书台,然后再转交给皇帝;而皇帝所下达的所有诏命都在尚书台中起草,之后由尚书台发布。所以《通典·职官四》中才会说:“至后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陈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文昌为文曲星,文昌天府比喻尚书台是文官的绝佳去处),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这后面还有一句“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三公只是照章办事而已,政务尽归尚书台。虽然这话说得可能有些偏颇,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对的。
关于尚书令。尚书令是秦官,西汉武帝时改为中书谒者令(见前文),汉成帝时置尚书仆射,东汉时重置尚书令。尚书令虽然名义上从属于少府,其实际地位却高于九卿。朝会之时,尚书令和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一起,有自己的专席(专门、独立的席位,汉朝之前没有椅凳,所有人都席地而坐),这三个官号称“三独坐”。应劭的《汉官仪》:“御史中丞朝会独坐。出讨奸猾,内与尚书令、司隶校尉会同,皆专席,京师号之曰‘三独坐’者也。”如果以前担任过公的人担任尚书令,他在朝会的时候不用到陛下(陛为皇帝坐席前的台阶)奏事,直接站在座位边奏事即可。天子会将自己所穿的五时衣(五时衣即天子在五个时节所穿的五色便衣。《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李贤注:“五时衣谓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也。”)赏赐给尚书令。公卿大臣的马车在复道(楼阁或悬崖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中遇见尚书令、仆射、左右丞的马车,都要预先回避。应劭的《汉官仪》:“尚书令主赞奏,总典纲纪,无所不统,秩千石。故公为之,朝会不陛奏事,增秩二千石。天子所服五时衣赐尚书令。其三公、列卿、大夫、五营校尉行复道中,遇尚书令、仆射、左、右丞,皆回车豫避。案:《初学记·职官部》又引‘尚书官出,百官寮皆回车避也’。卫士传呼不得纡(绕过)台官,台官过,乃得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