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疑云》
第15节

作者: 玉明如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汉磁像是学生跟着老师一样跟在她的身后,还不时地提出问题,“要把我的头发染成红颜色的吗?”
  今天周雅兰总是笑,有一点表演的成份在里面,“你见过记者染发的吗?只是修剪一下,再吹出一个看着清爽的发型……”
  当张汉磁从理容店里走出来的时候,好像连气质也有了变化,可见人的着装有多么重要。

  时值中午,周雅兰又带他去一家西餐馆吃午餐。她一边割着火腿,一边把该注意的环节说给他听了。张汉磁笨拙地用着西洋刀岔频频地点头,心理在骂:这是我上辈子欠你的,现在惹不起你。
  吃过午饭,周雅兰又带着张汉磁四处走了走,逛一逛京城的美景,让他开开眼界,试图彻底洗刷他身上的乡村土气。至于效果如何还要看他今后的表现了。
  到了下午四点钟的时候,周雅兰带着张汉磁回家去见自己的父亲,正式开始实施她的完美计划了。
  周雅兰的父亲叫周庭方,今年刚过六十大寿,戴着一副老花镜,可是额头亮光闪闪,整个面庞没有几道皱纹,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了许多。他对张汉磁是一见如故,显然是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准女婿,可是说话却是总让人出乎意料,“孩子,你真的是姓张吗?”
  张汉磁心想:不怀疑我是冒充的,却疑心我不姓氏,这是什么逻辑呀?他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只是微笑着反复说:“大伯,我确实是姓张,张姓也是百家姓中的大姓……”
  周庭方老人亲手为他沏了一壶茶,又亲手斟上一杯,“这可是正宗的云南毛尖茶,用这个清朝的紫砂壶泡制,喝上一口,那可是赛过活神仙啊~”
  张汉磁对于各种文物都有一些了解,他分不清眼前的紫砂壶是不是真品,只是觉得它的颜色纯正,做工极为精细,“这么昂贵的宝物,您还真舍得用,不怕摔坏了吗?”

  周雅兰在一旁揭父亲的短,“这还真让你给猜着了,平时啊,有朋友要来鉴赏一下都板着个脸,锁在玻璃柜里,只许用眼睛观赏,想伸手去摸一把,比登天还难。”
  周庭方嘿嘿笑,“这东西太珍贵,万一不小心摔坏了可不得喽~今天当然要破例,雅兰终于找到一个意中人了嘛~~一个紫砂壶算得了什么?要什么宝贝我都肯给——”
  张汉磁听着这么多暖心肠的话,心里泛酸、发虚,“大伯,看来您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鉴宝专家,难怪能培养出一个文明全国的主持人来。”
  周雅兰接他的话茬,“可不是,当初我要报考中文系,想当一个作家,可是爸爸就是不让,非要我报考什么考古专业……这不,中国少了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多了一个没用的鉴宝主持人,还不能大红大紫。”
  周庭方呵呵笑道:“考古怎么不好了?一个民族不把自己的历史搞清了,还能繁荣富强吗?作家,你不要再提这个词儿了,当今的作家,没有一个像样的,写的都是些什么玩艺儿啊?太玄乎!幸亏没让你读中文系,不然也要‘魔症’了……”

  周雅兰为现代人开脱,“这也不能都怪那些后生啊,那股风是从西方吹过来的,现在人就是喜欢看那么玄的,纯正的文学没有市场,书卖不出去,让他们去喝西北风啊?”
  张汉磁感觉周氏父女的知识太广博了,一时也也插不上话。周庭方老人就拉回了话题,“依我看啊,还是那些出土文物实实在在,有可贵的史料价值。”
  张汉磁学着老人抿了一口茶,品味其中的茶道,若有所悟地点头,“用紫砂壶烧出来的茶,就是与众不同。”
  老人家很是得意,“那是,喝完了茶,伯父带你到我的收藏室里去开开眼界,保证让你乐不思蜀,一辈子都不想出来。”
  周雅兰说:“爸,人家这才是第一次来,您就舍得把自己的珍藏展示出来?平时您怎么不这么大方啊?”脸转向张汉磁说:“就是老同学来,我爸爸也没有这么大度。”

  张汉磁虽然见过许多文物、古玩,但那全是从电视和书籍里看到的,今天要见到真品了,不免怦然心动,“大伯一定收藏了许多人间稀奇吧?能看上一眼,也算没白活一回。”。
  老人家来了兴致,拍膝起身,“鲁迅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伯父今天就把你当成瞿秋白了,孩子,随我来!”
  张汉磁不敢起身,去看周雅兰的眼色,周雅兰起身说:“父命如山,你还犹豫什么?千万不要让我爸爸不开心……”语气中有些警告的意味。
  张汉磁便站起身来,紧跟其后。老人的收藏室按上了坚固的防盗门,上面的锁也有密码锁装置,看来除了他本人没人能够打得开。老人输入密码的时候,张汉磁有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显然是为了避嫌。周雅兰笑道:“你就大胆看吧,我就不信你的记忆力真的那么好……”这句话显然是在暗示什么,“我爸爸重来都是信人不疑的。”
  张汉磁的脸红了一下,心想:看来她真的知道了我在电视台的保险柜里做手脚的事情,难道说她打开过我的保险柜?
  日期:2011-03-13 07:40:22
  第九章 巴林鸡血石
  老人打开收藏室的门,足足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可见密码设置的复杂性。
  防盗门吱地一声开了,老人伸手开了灯,然后对张汉磁说:“孩子,快进来吧?今天你是主角,你相中了哪一件尽管说出来,等你们成婚的时候,我把它当做女儿的嫁妆送出去。”
  周雅兰受不了,叫了一声,“爸爸~?事情还没到您想的那种程度呢?”

  老人家却说:“你就不要再挑三拣四了,你爸爸的眼光不会错,等你变成了老姑娘,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剩女,看哪个小伙子肯要你?”
  周雅兰不说话了。张汉磁的脸红红的,心里不知是欣喜还是忧伤,“哦,墙上挂着好多字画,这全是真品吗?”
  老人笑道:“有的是真品,有的是赝品,不过模仿的惟妙惟肖,其价值也不匪呀。”老人详细给他讲解每一副画的艺术特色和它的作者轶事。
  张汉磁听得非常入神,他猛然把目光定在一幅字上,“这不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吗?不会是真迹吧?”
  老人哈哈笑道:“孩子,这一副字人人熟知,这可是国宝啊,价值连城,真品怎么会在我的收藏室里呢……不过,这幅模仿之作运笔遒劲、作者功力深厚,就连字幅的大小都与真迹十分接近啊。”

  张汉磁不太懂字画,便把目光转向玉器柜台,里面真是色彩斑斓琳琅满目,他指向一枚白里透黄的玉石,样子像一只狼,又像一只狐狸,“大伯,这是采用哪种玉石雕刻出来的呀?古色古香,是出土文物吧?”
  老人笑道:“年轻人,真是好眼力,看来你对玉还是颇通灵性……古玉葬品在色泽上和其它传世玉器有明显的不同,这种玉器不是以玉的质地取胜,重要的是它的史料价值……”
  张汉磁确定它是一只狐狸,“它的外貌温和,看来是一只雌性狐狸,嘴角已经被泥土浸染上了锈纹,呈现浓重的橙黄色,而且是自然渗透,可见年代相当久远……”
  周庭方老人一再点头,“嗯,你能看到这一步,可见你的眼力不一般啊……你能大致猜出它的年代吗?”
  张汉磁摇头,“猜不到……是良渚文化时期的吧?”

  老人家摇头,“不错,还是很接近答案,它是红山文化时期的极品,大约在公元前三千至四千年之间,要比良渚文化时期还早了一千多年……它的确是一只雌性狐狸,很有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玉器,因为当时的玉器加工技术很粗糙,如果是手工打磨,不可能呈现出如此鲜亮的光泽来……看泥染的色度,它极有可能是出产于红山文化的最早期,也就是母系社会时期,这只雌狐狸在当时可能被封为某个部落的图腾,当那个部落的女性族长去世的时候被一同埋葬……”

  周雅兰说:“你猜一猜,它现在的价格是多少?”
  张汉磁摇头,“会不会过千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