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蜀王国:不惹烟波不倾城》
第34节

作者: 漆雕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董琦博士认为,已经失落的古滇国文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完全可以与秦陵、四川三星堆古蜀国的文物相媲美。由于存世的文献资料有限,云南出土的这些文物对研究古滇国文化、经济、生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古滇国的贮贝器,就能反映古滇国的商业活动,因为“贝”是当时的一种货币,而古滇国使用的是海贝,但古滇国位于内陆地区,可以肯定这些海贝都是从沿海地区交易、交换而得来的。通过对“海贝”的研究,可以了解古滇国的商业贸易路线等内容。

  1956年,石寨山6号墓出现了令学者们震惊的发现:一颗金质的“滇王之印”被挖了出来,《史记》有关汉武帝“赐滇王王印”的史实得到了印证,这充分说明古滇王国确实存在,它的都邑就在晋宁一带。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滇王印,两千年后出土于石寨山)。
  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到公元1世纪,荣耀一时的云南青铜文化就完全融入到铁器文化之中了。
  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蹻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
  日期:2011-06-17 21:38:55

  注释21
  关于大象在古代中国的历史
  亚洲象是亚洲大陆现存最大的动物,一般身高约3.2米,重可超5吨。现分布于北纬24.6度以南的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及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亚洲象是列入《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濒危物种之一的动物,也是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我国境内现仅存300余头。
  然而在古代中国,大象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就有大象频繁出没,河北阳原县曾发现了亚洲象的遗齿和遗骨,其时代约在夏末商初(距今约3000~4000年前),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亚洲象分布的最北记录,约在北纬40°11′,与北京处于同一纬度上。在距今8000~2500年前,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对自然环境影响微弱,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年均温较现在高2~3℃,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气温较现在高5℃以上,华北地区大部为亚热带气候,茂盛的植被和遍布的湖沼为野象的生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河南安阳殷墟中也曾发现有象的遗骨。河南的古称“豫”为象形字,就是一人牵象,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安宁。

  象曾是商朝以前人类的重要狩猎对象。《论衡•书虚》:“舜葬于苍梧, 象为之耕”,舜生活的年代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舜死,民用象来耕田以示 报祐舜。因此养象役象的习俗可能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南方 地区业已发生。在商朝的势力范围内,当时仍生息有野生象,故狩猎大象也是商朝王公贵族田猎活动一项重要的内容。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些获 象、省象、令象的记录,获象是猎获大象,省象是巡看大象,尤如省牛,令象则是驯令大象,甲骨文的为字,是用手牵着象 鼻驾驭大象的象形兼会意字。据省象、令象和为字的构成情况看,商代晚期 在狩猎的基础上,已开始建立畜养象的场所(省象),并逐步驯化、驾驭大 象,正因为这种养象习俗的发生和发展,才导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① 的后果。殷墟发掘的埋有象和象奴的象坑,殷墟薛家庄三号墓出土青铜鼎、 觚、爵上发现的“执象”、“象”的铭文,都证实了商朝人驯驭象(服象) 的习俗的存在。同时以象牙为原料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在乐器中有象管,在舞蹈中有象舞等,商周时代还有象簪、象珥、象笏、象觚、象环、象栉等用象牙制成的饰物。不但如此,以象殉葬还是商朝的一种殉葬方式,殷墟王陵区曾发现一座象坑,坑中同葬一猪,还发现一人一象的随葬坑。可见,远古时代大象和我们中原先民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然而,随着生产的进步,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多,对自然开发力度的扩大,古代黄河下游的野象的栖息北界也在不断南退之中,至商末周初则主要见于山东南部,春秋后期(约2500年前)黄河流域的气候开始变冷,野象已南移到淮河下游南北。因此在战国时代,黄河下游的野象已是非常罕见了。

  象在云南地区曾被广泛利用,《史记•大宛列传》载:“有乘象国,名曰滇越”。“滇越”即今腾冲、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一带,也就是说,象的有史记载距今已两 千多年 之久了。又据傣文《泐史》载: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统一西双版纳时,“有白象九千条”,元明时期云南一带曾处处是“孔雀栖于庭树,大象耕于南亩”的景象,澜沧江的“澜沧”傣语中就是“百万大象”的意思,西双版纳的很多村子称为“曼掌”,意为“专门为土司驯养大象的地方”。那时云南常向中央进贡象牙、犀角和驯象。据统计,滇南各土司在元朝以后向中央进贡的大象估算有1140~1339头,象牙38~76支。

  象在历史上作用有三:一是用来作战。乘象作战。 “象战”在史籍中多有记载:如明洪武21年甲辰麓川之战、明万历年间邓子龙平定滇西之战,都曾遇到过象阵,战况惨烈,并曾以击毙之象“烹以享士”,犒劳三军。天启年间,在平定滇东盗匪的一次战斗中有头象“喷鼻中泥水作云雾,直挫贼锋”,“复卷一悍贼掷天坠地,蹴踏如糜”,后此象中毒矢而亡,军民感动其功为它立象冢于马龙山南,并有墓志铭载其功绩,此墓至今仍存。

  二是驯养它作来犁田、运木料和货物、压地基,以减轻人的劳动强度,这在《云南志》中多有记载。
  三是作为乘骑,自古以来“以坐象为贵”的习俗盛行,贵州的乘象,装饰华丽气派。贞元10年,南诏异牟寻以隆重仪式欢迎唐王朝使者袁滋,就是“先饰象12头引前”,次才为马队、乐队。
  古蜀大象
  在金沙遗址中,有关象牙和大象的文物特别多,在金沙遗址的祭祀场所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重要和特殊的现象,但其中以象牙祭祀的方式最引人注目,可以说是全世界三千年前现存象牙数量最多、个体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遗址。在祭祀区内发现的最大一处象牙坑,虽然由于机械施工破坏,原坑的形制已不清楚,但从残存的坑部情况看,坑内的器物分层叠放。其上层全部堆积象牙,从断面观察,象牙多达8层,摆放极有规律,场面非常壮观。此外,在金沙遗址发现之初出土的象牙更是不计其数,初步估计其重量可达两至三吨。

  古蜀人将象牙作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在每一次祭祀活动中使用象牙的数量、方式都有所区别。有时是将一根根完整的象牙极有规律地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有时象牙被切成饼状或圆柱状;还有的时候是只取象牙的尖来祭祀。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些方式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某种特定的宗教含义。截至目前,金沙遗址已经出土了100多根比较完整的象牙,以及100多件用象牙加工成的各种各样的器物。在金沙遗址出土的这么多象牙里面,最长的一根达1.85米。而今天云南等地区生存的亚洲象,最长的象牙也就1米,一般的就70厘米左右。可以想象当时的大象有多庞大。

  另外,在距离金沙遗址象牙坑不远的西北部,考古学家还发现了数量更多的野猪獠牙和鹿角。它们被金沙人随意撒落在地上,考古学家经过估算后认为,这些獠牙和鹿角来自至少1500头野猪和1000头鹿。这也是迄今全国最大的一处獠牙、鹿角遗址。千年前的金沙人似乎是一群高超的猎手,他们捕获了无数野猪、野鹿、大象,并把它们的一部分——獠牙、鹿角、象牙埋藏在坑中,向后人炫耀着他们的成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