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趣话》
第1节

作者: 擢倚天之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5-2 19:43:00
  唐诗趣话
  唐朝那样的时代,诗歌创作的群众基础实在太好了。船家女会说:“停船且住问,或恐是同乡”;山间的僧人会高吟“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想和书生偷情的家妓会写“深洞莺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珰”;身为工科技术人员的胡钉铰都能描绘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样细腻生动的小儿垂钓图。甚至连盗贼也懂得一点诗的意味,李涉遇盗,幸亏他会写几句诗,得到盗贼的赏识,化祸为福,全身而保,造反的黄巢仍然是落第秀才时,就会以诗言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齐开”,为菊花遭到大自然的冷遇而鸣不平,后来他说高唱“冲天杀气透长安”的诗篇杀入长安城的。唐朝皇帝如李世民,李隆基等都能诗,女皇帝武则天写起诗来也不逊色,像什么“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也是为诗家经常传颂称道的。宫里像上官婉儿这样的“高手”更不用说了,就连高力士这样当太监的作出诗来都像模像样:高公公有一首诗咏荠菜: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原题注:“力士谪黔中,道至巫州,地多荠而人不食,因感之,作诗寄意。”荠菜味道特别鲜美,是个好东西,可是巫州地区的老百姓都不吃他,实在是暴殄天物啊,这位高公公感叹了,写了类似张打油那样的诗,表白自己像荠菜一样贵贱就算有所改变,而本味本性不改,即使不被人们理解也不改其“气味”,也算是一个美谈。
  一个“太上隐者”写的《答人》远比高力士那首好得多: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据《古今诗话》载,这位“太上隐者”的来历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当面询问他的姓名,他笑而不答,写下了这首诗。我想,所谓太上隐者,大概是一个资深的学道者,冀求长生不老,似乎修为很深。如果说陶渊明身居魏晋乱世,因对现实的黑暗腐败强烈不满,而慨想羲皇时代;那么,唐人向往那无为而治的太古时代,则多带消极浪漫的意味。你看,这位高人是怎样为自己画像的:偶然来到松树下面,疲劳了,就躺在那里“高枕”石头而卧,睡上一觉,行踪自由无羁,不可追蹑。足见其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悠然自得。长年在山中,连岁月迟早也不知道,只凭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观察来判断寒来暑往。

  与其说是这个社会忘记了他,倒不如说是他抛弃了这个社会。这样的人物会是谁呢?除了那些一心修道炼丹远世绝俗的隐士外,不可能是其他人了。这种隐士,应该说是真正的隐居。其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绝对的清净无为。
  那时的诗人词人就仿佛如现在的流行歌星一样有好多的FANS,像有个叫魏万的追星族,听说了李白的大名后,就慕名去拜访,但李白这个人是个闲不住的人,到处云游四海,居无定所,结果魏万追了几千里,才终于见到了李白。李白也很感动,当场和他结为好友,并把诗集交给他整理。
  下面我们结合有关诗人的逸事来解读他们的作品。
  日期:2011-05-04 13:49:48
   1.虞世南力谏太宗

  (1)生平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馀姚人,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出身望族。从三国到唐代。余姚虞氏家族出了许多名士,有三国时吴国经学家虞翻(164—233),东晋天文学家虞喜(281—356〕。但虞氏家族中声名最著的要数虞世南。
  他生于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祖父虞检,为南朝梁始兴王的咨议。父亲虞荔,为南朝陈太子中庶子。叔父虞寄,任陈朝中书侍郎。他勤奋好学,精思不懈,作文学习徐陵。徐陵就是那个编《玉台新咏》的大才子。名师出高徒,世南写出来的文章也婉约绮丽,深为徐陵所赏识。
  陈朝灭亡(589)后,世南与世基兄弟二人同入长安,文名重于当时,人们比作晋代二陆(陆机、陆云)。呵呵,二陆是何等样的人?王勃《滕王阁序》最后有句云:“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苏轼也把自己与弟弟当时去京城应举时比为“二陆初来俱少年”(《沁园春》“孤馆灯青”),可见虞世南的名气实在不同凡响。但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他有了这样大的名声,令当时为晋王的隋炀帝十分仰慕,打算聘为书记。如果真的做了炀帝的贴身秘书,那就倒霉一辈子了。要知道杨广可不是好相处的。他既是赫赫有名的暴君,又喜欢附庸风雅,写诗作文,还要臣下称赞;即使那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也不能让他听到别人对这些人的赞扬。这位老兄不知慧眼只具,还是另有打算,以母亲年老无依为由,坚决拒绝。要懂得,古代社会里最重视孝道,如果你不愿出仕,以侍奉父母为由,那是最好的借口。想当初,晋武帝要李密出山做官,李密多次谢绝,结果朝廷直接派员派车邀请,你如果公开扬言自己是蜀国的旧臣,决不做新朝的官,那马上大祸及身,他以祖母年老多病为理由,委婉地拒绝了朝廷,朝廷也无可奈何。呵呵,这是题外话。

  虞世南要吃饭,要养家糊口,就先在地方上做一个小官,拿些俸禄,混饭吃。炀帝即位后,大业(605—618)中被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杨广虽然爱虞世南的才气,却并不欣赏他的刚正性格,所以也不重用他。而其兄虞世基附媚炀帝,得以执掌朝政,家庭生活豪奢。虞世南虽与其兄住在一起,仍然生活俭朴,不改旧习。真是一母九子,个个不同。

  我们顺便说说隋炀帝的残暴,以说明虞世南坚持自己节操的不容易。
  隋朝有一个著名的诗人叫薛道衡(540年—609年),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人。曾官至襄州总管、内侍郎。他是当时最著名的诗人,才名冠绝南北,每有新作,争相传诵。《隋书》记述江南陈朝对薛道衡的崇拜程度是:“江东雅好篇什,陈主犹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文人荟萃的南方都很推崇道衡的诗作,可见其才学非同一般。

  《隋唐嘉话》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出使陈朝,陈主爱他才华,留住他,不让他回家。虽然他大名鼎鼎,南朝众口皆碑,但是究竟怎样,却没有人真正当面领略过。于是,这些无聊人想考考他。就在人日那天,请他写首诗。这位道衡兄大笔一挥,写道:“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众人在旁边看后,偷偷笑了,这样的诗句算什么呀,谁不会吟?哪知老薛又写道:“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些人傻呆了,谁也想不到这样的妙句,感叹不止:名下无虚士啊!

  古代以春节作为一年的开始,即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而以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这六个,即是古人所说的“六畜”),初七为人日。诗人在年初七那天写诗,开头两句确实很普通,纯粹的是叙述自己的出使在外的时间。而后就不同了。早在花开之前,自己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现在春回地暖,南雁北飞,寻找更加广阔的天地,而自己还滞留在这里,不能回家。含蓄而又婉转倾吐心中的无奈,表达了渴望回归故地的感情。

  他还有一首《昔昔盐》——让他名传后世而又给他带来灾难的诗篇: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珠网,空梁落燕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