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现在的黄鹤楼并非是唐代崔颢登上的黄鹤楼,黄鹤楼早就在历史的战火里消失了,即使是清朝重新修造的黄鹤楼,也不是正宗的,同时它也在1956年武汉建造长江大桥时被夷为平地。现在我们看到的黄鹤楼是后人依样画葫芦,重新造的赝品。
宋代有个和尚曾用李白“捶碎黄鹤楼”的故事戏作一偈曰:“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另一个和尚觉得此偈还不足以写出太白风韵,又把后两句改为:“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明代解缙作《吊太白》诗也有“也曾捶碎黄鹤楼,也曾倒却鹦鹉洲”之句,足见此诗影响之大。不过,这些人都只是将这看作李白的风流故事,却很少想到我们李谪仙胸中的愤郁,真是谪仙的不幸啊!
晚唐的皮日休曾这样评价李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其实,岂止是语言想落天外,惊天动地?透过这些出神入化,石破天惊的诗篇,我们更看到了诗人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生命自由!
日期:2011-08-09 17:44:56
25. 李白的感动
李白在宣州游玩的时候,很多时间能够有机会接触农民,看到农家的忙碌、艰苦,他总感到非常的感动。
一次,他到五松山一带去住一段时间。那里又一个姓荀的老妇,对他招待得特别客气,凡是好菜、美酒,她都尽力去办。心里总想,大诗人能够来到我家,就是看得起我们家,别让他受到委屈啊。
那是秋天,田间农活格外多,他们全家白天都在田间劳碌,晚上回来后又忙着舂米,为诗人准备最新最香的米饭。李白这位老兄,对待那些傲慢的达官显贵,也眼高于顶,可是,这家人如此厚待他,他有些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的到来,干扰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也影响了他们干活。
那天晚上,荀媪为李白做好了饭菜端来,跪在谪仙面前,请谪仙用。老李眼眶都湿润了,一首诗从嘴里跳出来,道出自己的无比虔诚的感谢: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农妇夜舂寒。
跪进胡雕饭,月光明素盘。
感此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他住在五松山下荀媪的家里,心中非常寂寞空虚,郁郁不欢,觉得不自在,人们都非常忙,而自己却坐等享受,这算什么呀?而荀家生活很贫寒,秋天又要收获,又要播种,农事不等人,因此全家耕作非常辛苦。邻家的女儿夜已经很深了,仍然冒着寒冷在舂碓稻谷。然而,虽然家境贫苦,全家都忙得脚不踮地,却依然这么热情招待他。李诗人深深地被感动了。他想起了漂母招待韩信的故事,想到自己一事无成,将来不能像韩信那样来报答老妈妈的深情。所以惭愧得吃不下这一盘珍贵的“雕胡饭”。
李谪仙一生都昂着头颅,性情高傲,蔑视权贵,他可以“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他可以“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达官显贵、皇亲国戚面前,常常表现出他的铮铮傲骨。可是在五松山下这位贫困的老妇人面前,他却如此谦卑,如此毕恭毕敬,这正是谪仙的正直可爱之处,这种高贵品质让我们汗颜啊!
日期:2011-08-11 18:03:27
25. 李白诗歌的图腾
大鹏是一种孔武有力的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它简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鸟,我们中国人也最崇拜这种鸟儿。《说岳全传》里,就把岳飞说成是大鹏金翅明王转世。而在李白诗赋中,大鹏更是诗人常常借以自况的形象,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反映出谪仙自己冲破传统束缚、追求远大理想的抱负。
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
他的《上李邕》是最早以大鹏自喻的诗,表明自己虽时人的嘲讽遭谗言,却仍然坚持理想,雄心壮志永远存在于胸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本来想拜见李邕后,通过他的推荐进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诗里,他自比大鹏,志向远大。但是,按照庄子的《逍遥游》里所说的“万物皆有所待”,自己想大展宏图,就必须有人引荐于朝廷,就像现在无名之辈想出版一部书稿的话,最好有一个著名人物推荐一下,甚而替他写几句序言,这样,出版社就如获至宝了。因此,我们的李谪仙也想找一座靠山,李邕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官员,也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李白就找上门取了。哪知李邕不擅长写诗,特别讨厌那些喜欢说大话的青年人,平时他只对碑帖感兴趣,看到李谪仙的诗,觉得这位小老哥口气太大,大概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愤青,所以也就不理他了。
李邕没有看清李谪仙那两句诗“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孔子尚且能够说“后生可畏”,一般人更应该不要随便轻视小年青啊。人小志气大,才学高的比比皆是,可是老气横秋的李邕偏偏不把谪仙放在眼里,失去了一次见贤思齐的机会,太遗憾了。
与贺知章相比,李邕固执自信,目光短浅得多了,同样是读了李白的诗,贺知章叹为“惊风雨,泣鬼神”称李白为“谪仙人”。如果李白早一些见到贺老头,也许会很早就可以混进朝廷里了。
李邕这种倔强、固执、自信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他七十多岁时被李林甫棍棒打死。啊啊,太不幸了。
可是,李白这只大鹏到底命运展翅高飞,这对他来说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到临死时,他仍然吟诵《临路歌》,叹息自己被摧折了翅膀,力量不济,再也不能扶摇直上九万里,欣赏这个世界无边的景色了: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
鲁迅说,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的,然而李白却在临向这个世界告别时倾吐了满怀的悲愤和遗憾。这首《临终歌》让我们看到,他在对自己一生回顾与总结的时候,流露的是对人生无比眷念和未能才尽其用的深沉痛惜。读完此诗,我们在恍惚间似乎看到诗人真的化身为大鹏在九天奋飞,在蓝天碧空中翱翔。
这首诗可以作为李白自撰的墓志铭
日期:2011-08-11 18:07:44
“可是,李白这只大鹏到底命运展翅高飞”,这句打错了两个字,应该是“可是,李白这只大鹏到底没有展翅高飞”。
日期:2011-08-12 16:23:18
26. 剑客李白的胆量与义气
李白有一个铁杆粉丝叫魏颢,又名魏万,他在《李翰林集序》里说李白“眸子迥然,哆如恶虎”,一个双目如电的人物决不是一般诗人的形象,应该是侠客一类的人物。李白对自己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我在四川憋了很多年,四川是个好地方,但大丈夫志在四方,所以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注意,虽然唐代诗人喜欢佩剑,但是,我们有没有在杜甫诗里看到他仗剑远游啊?没有!只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的李白一直把剑带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