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动笔写《丹心遗恨》的时候,十九岁。(所以前面比较啰啰嗦嗦,小儿女心态)写了十年,现在还在改。
《丹心遗恨》故事里的人物年龄从18左右到23,现在的这个年龄的孩子上大学到大学毕业到找工作,从无忧无虑到要看老板脸色,书里的年轻人面临的如何走自己的人生,从年轻气盛到经历生死。这部书要写出来成长的经历和过程。
日期:2013-07-10 13:29:10
李悦离了树林,沿着大道,又走到子时时分,前面又是一片树林。李悦就爬到林子外面一棵树上,蜷缩着算是歇息了一晚。第二日早上,天刚放亮,李悦又从树上下来,站在地下往四周一望,不觉大吃一惊。
只见眼前全是白茫茫的湖泊,一个连一个,中间只有羊肠一般的土路。湖里长了好些水草,李悦仔细一瞧,才发现原来是树木的叶子飘在水上面!有的“湖”中间露出房舍的屋顶。原来这些“湖泊”都是大水汪成的,农田、房舍都淹在了下面。李悦只得自己找路,沿着那些没有淹掉的土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往前走。
走了不知道多久,前面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那河水湍急浑浊,四周寂然无人。李悦不由急起来,顺着河往上走,走了四五顿饭的功夫,竟然在对面看见过来一只渡船。船上满满的人,压的小船比水面高不了多少去。船颠得厉害。李悦几次以为那船要翻,一路替揪着心。
这船还没到岸,船上的人立即慌慌张张跳到岸上。等人都下去了,那船夫刚要再把船撑回去,李悦嗖地跳到船上去,问道:“船家,这船渡过去要多少钱?”船夫道:“我是渡人过河逃命,不要钱!这里的人都要逃到外面去,怎的独独你要过去,你没见那边的人都等得慌哩!”
李悦也不答言。船家把李悦独自渡过河去。另有十来个村民兀自在那边等着过河。那船几次打横要冲到下游去,被船主给撑住了。好不容易赶到对岸,李悦这才松了口气,还没下船,等着的村民一窝蜂往跳上船。船头歪向水里。船主急得大叫:“船都有的坐,不要急!船要翻了,大家都要没命的。”
好容易都上了船,李悦也挤到岸上,直出了一身热汗。船刚要走,一个老汉急急赶过来,身后牵着一头黄牛。船家就停下来等那人。那老汉来到河边,先要将牛赶到船上。船上的人一齐叫道:“老汉,忈的不晓事!你先上来!人都命不保还顾着你那牛?”
那老汉好似哭了一般道:“家里什么都冇得了!就剩下这头老牛,全家老小明年春天还得靠它吃饭哩——它的命比我还值钱哪!”众人听了,帮着那老汉将老耕牛牵到船上,老牛的主人这才随后跟上来。
忽然一个大浪打来,那老汉一心扑在老牛身上,没留神自己,没站稳,掉到了水里,立时便被急流冲走,连人影都看不到了。李悦正好把这一切都看在眼睛里,吓呆住了:方才这人还大声讲着话,转眼这个人就没了。眼泪禁不住簌簌落下来,此时才知水火无情。那船上的人都默默的,也无人叹息。船家载着村民百姓和那头老牛,驶往对岸去了。
日期:2013-07-10 17:35:32
李悦收拾住心情,打叠起精神,继续往岳州城方向走去。四下里静悄悄的,再无人迹。李悦从包袱里拿出昨晚买的一个甜馒头,一闻气味,早已馊了。犹豫再三,只好丢了!
又走出十好几里路去,大太阳晒在头顶,李悦只觉得干渴的利害。只见沿路那些水塘里的水混浆浆的。淹死的牲口就泡在水里。李悦急忙避过不看。太阳暴晒下,时不时一股热风,吹来令人作呕的腐臭味道。南方的农户都挖坑沤粪作肥料,如今大水一冲,粪便随着水到处漂流。李悦只得忍着渴继续前走。
骄阳似火,虽然滴水未进,那汗却如雨下。烈日炎炎,天上无一丝云彩,偶尔有一丝湿热的风吹来,更让人难受。又这样坚持了一个时辰。忽然看着前面有口水井。李悦急忙跑过去,那井水涨得满满的,水翻着黄色的沫子。李悦渴得实在顾不上了,捧起水来就喝。等喝饱了,才发现里面飘着死老鼠和死猫。
哪知道过了午后就上吐下泄,几次以后,李悦的小脸都黄了,脚下发软,头痛不止,浑身火烧一般。李悦仍然一门心思地直往前走,走着走着,忽然腿一软,栽倒在地上。
到了晚上,太阳退去,李悦张开眼,有了些精神,又爬起来,迎着落日往西走。实在走不动,就找个阴凉的地方,打个盹儿,觉着好些了,又往前走。就这么挨到天黑,想贪图趁着没有太阳多走些里程,正踉踉跄跄往前走,忽然脚下一软,身子往下坠。李悦想往回退,却发现自己迷迷糊糊地,没注意已经走到软泥地里。略微动一动,便飞快往下陷。
李悦一下惊醒了:“这样我不是要被埋在泥地里了!我可不能死啊!我还要去见他!”急难中生智,用手里的那把大伞,奋力往后刺入地下,这才阻住下落之势。原来这一处曾遭了水,土地泡得软了,大水退后地还未晒干实。亏得李悦手里那把大伞,救了她的命。
李悦自小练功,颇有膂力,手腕上用力一点一点把自己泥沼中拽出来。等到爬出来,已经累得精疲力竭。也亏得她有武艺,若是寻常女子早也没顶了。
日期:2013-07-10 18:08:02
忽听前面隐隐约约有人喊声。李悦抬头去瞧,见前面有光亮,好像是火光。
“这里发水,难道又着火了不成,那我得去帮着救火!”李悦想爬起来,却连站起来的一点气力都没有了。把脸枕在地上,想着离开岳州城终究又近了些,心里无限幸福。想到就能见到苏懋源,李悦一下子添了气力爬起来,往火光处走。忽然想到自己虽然没遭没顶之灾,却也沾了半身的泥汤。好在这里水多,李悦寻了个水塘,先把自己洗濯干净。然后将衣裳的水拧干,朝光亮处走去。
走近了,却不是什么大火,却是好多火把一齐照着。有几个官差在那里给流离失所的村民百姓分粥。李悦挣扎着走过去,也领了一碗米汤,喝了一口,直如仙醪甘露一般,一口气直灌下去。
李悦喝了米汤,顿时有了些精神,方觉得脚疼的利害,摘下脚上穿的鞋子一看,鞋底磨得只剩下一个薄片,脚掌下有一个铜钱大小的破洞。脚底磨出了血泡,沾得鞋底斑斑驳驳都是血迹。李悦重新穿上鞋子,跛着脚,找人问了岳州的方位,原来这里叫“城陵矶”,已经离岳州不远了。李悦闻听的这话,喜得眼泪都快掉下来,连夜就要赶路。
夜色中有一线灯光好似繁星遗落人间,宛延直至远处。只见沿着江堤岸,每隔丈远,就竖起一灯,守堤的民夫就睡在江岸边上。又往前走,见灯笼火把无数,一群人喊着号子往江岸上抬草袋子垒在堤上。李悦爬到坡上就着灯光往下一看,吓得心“突”的一跳——江水漾漾,拍打江岸,就和堤岸上草袋平齐,触手可及。就是这些垒起的草袋子=,防护着岳州方圆百里没有没入汪洋之中。
原来此地的新任父母官是榜下新科进士,家乡就在本地,为人及其能干,深知江岸一溃,百万生灵要遭没顶之灾,因此从灾民中挑出青壮劳力,将泥土拍实了用稻草杆子编成的草袋装了,一溜儿堆在江边升高岸堤,以此防水。长江千万钧的力气,竟然就被这么个土法给制住了。此外,官府还熬粥赈济无家可归的灾民。就是一碗粥救了李悦的命。
李悦坐在草袋子上看着黑沉沉江水,感触良多。脚疼的实在是走不动了,也在这堤岸上找了一个没有人的黑处,胡乱睡了一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