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趣话》
第55节

作者: 擢倚天之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盼盼本是中唐时徐州故尚书张愔的一名爱妓,张尚书辞世,归葬东洛,姬妾们亦作猢狲散,只有盼盼念旧爱誓不再嫁,“幽独块然”,一人守着张尚书的旧居燕子楼十余年。这种精神已经够可贵的了。诗人张仲素深为感动,写了三首诗称赞她(《全唐诗》误作关盼盼诗),将诗拿给白居易看。白居易因为对张尚书和盼盼都熟悉,就和诗三首,这就成了诗坛佳话。

  张仲素字绘之,他的诗都是以盼盼的口吻写的: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知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白居易: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张诗通过描写盼盼在晚上对张尚书的刻骨相思的情景来反映她对逝者的深情。窗外霜寒,楼上灯残,天将破晓,盼盼在床上转辗反侧,不能成眠。合欢床本应夫妻共卧,带有缠绵情意,应是以前和张愔欢爱时用的,现在只能一个人躺在上面,睹物思人,怎么能够睡得着呢?她只好起来,看长河渐落,晓星欲沉,新的一天又要到了。诗将“合欢床”与“独眠人”并举,更加深了盼盼的悲剧形象。相思本是抽象之物,却用“地角天涯”这样遥远而又具体的距离来比喻,强化了盼盼对死者的无比深诚的怀念。诗人带着赞美,带着感叹,非常生动地刻画出这个多情女子的情感世界。

  白诗也是写盼盼对死者的相思。秋夜凄寒,秋霜结满了窗帘,一人独睡,被冷灯残,月光穿过朱户,照在这个无眠人身上。与其在床上不能安眠,倒不如起来,于是,她起床后百无聊赖,随便整理床上的被卧。较张诗,白居易最后两句没有张诗那种夸张比喻的张力,而只是单纯的夸张了:整个世界,漫漫秋夜,只为燕子楼里的盼盼而设!换言之,那些没有盼盼这样刻骨思念的人是不会感觉到秋夜漫漫的。

  张: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消已十年。
  白:
  钿晕罗衫色如烟,几会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张诗将尚书坟墓的凄凉情景与盼盼的深切思念组合在一起。坟墓上松柏依旧渐渐长高,燕子楼里的盼盼仍然思念着他,忠贞不二。每每抚今追昔,想到他坟墓上草木萋萋,禁不住愁烟暗锁,悲从中来。女为悦己者容,自从尚书死后,盼盼又能为谁浓妆艳抹呢?《诗经·伯兮》上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盼盼也是这样,不再歌舞,不再整理红妆,转眼已经是多年。诗人将生者的思念与死者的坟墓对照着写,如同电影里的蒙太奇,具有很感人的力量。

  白诗借盼盼无心打扮,刻画她对张愔的思念的悲伤。“钿晕罗衫色如烟”是说盼盼有许多漂亮的衣服,足可以打扮自己。但是好几回拿出来想穿却又潸然泪下。为什么呢?这些衣服大多是逝者生前替她买的,而这人却早就离开了世间,打扮了又让谁去欣赏呢?《霓裳羽衣舞》本是唐玄宗时代的最著名舞曲,她能够舞这样的曲,足见其歌舞水平决非一般。但是,尚书死后哪里有心情去跳舞啊?那些漂亮的舞衣也长久地叠在箱子里再也没有穿过。每看这些衣服,岂有不悲伤之理?

  这组诗都写自张愔死后,盼盼不理红妆,心似枯井。张诗意境深沉,镜头的组合非常具有艺术性;白诗抓住描写,突出盼盼睹物思人时的伤感,读起来更令人感到哀伤。
  张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白: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第三组诗张仲素写盼盼痛感季节的更替,叹青春的消逝。秋去春来,岁月如流,自己美好年华已经渐去,看到成双作对的燕子在屋檐下喃呢啁啾,而自己独自一人,守着这空空的燕子楼,怎能无动于衷?昔日常吹的玉箫,弹奏的瑶瑟,现在再无心思玩了,任凭它们挂在那里,结满蛛网,盖上许多灰尘。诗的前两句是写景,以大雁南飞,燕子归来写季节的变换;后两句是抒情,看到鸿雁南飞却不能沟通生者与死者的联系,燕子成双作对而回,自己寂寞孤单,“绮罗弦管,从此永休”真的是一个未亡人了。

  白诗重在感彭城旧游。但不直接描写自己对旧游的回忆,而是通过写张仲素告知的情况来抒发感慨。先叙述张仲素从洛阳回来,他曾经去张愔的墓地凭吊故人。他告诉人们逝者坟墓上的白杨树长得很高很粗了,可以做屋子的柱子了。这使老白平添感慨,哦,尚书已经死去十年了,在这十年里,盼盼独自守着这空空的楼房,万念俱灰,怎么不使她美丽的容颜枯槁如灰呢?

  这三组诗既为盼盼孤独地守着燕子楼十余年不幸命运而同情,也赞美她坚守真爱至死靡它的忠贞行为。写得情意深长,动人心肺,反映了两位诗人高超的诗歌创作艺术。
  日期:2012-02-09 19:37:24
  可惜白居易除了和张仲素《燕子楼》三首诗外,后来还写了《感故张仆射诸妓》,暴露了他道学家的嘴脸: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在白居易看来,张愔用了许多金钱,买来四五个美女,让她们学习吹拉弹唱,技压他人。而张愔一死,纷纷做鸟兽散,谁也不愿意跟随他一块儿去。言下,当然包括盼盼。既然盼盼愿意永远为张愔守节,何不早早追随他而去,落得一个美名远扬?这样苦苦地守着这空荡荡的楼又有什么意义!从表面看来,白居易是在为盼盼考虑。其实,盼盼已经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盼盼不是张愔真正意义上的妻子,而是一个歌妓,一个小妾),心如死灰,住在这活棺材里,守着张愔的遗迹,假如真的为她考虑,应该鼓励她早些从这座孤寂的楼里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而不是乘机火上浇油,激她殉情。

  据《唐诗纪事》记载,张仲素以此诗示盼盼,盼盼反复读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人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所以偷生尔。”乃和白居易诗云: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盼盼认为,自己如果为张愔殉生,让别人误会张愔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的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自己的美好青春早就过去,深院独居,如春后牡丹,花落委顿。而曾为中书舍人的白居易竟对此也不理解,说什么“一朝身去不相随”,怪她没有跟随逝者同去。无疑,这是逼她殉夫,堂堂的白才子,竟然不懂得她为什么苟且活着,岂不是太荒唐了吗?性情贞烈的关盼盼怎不悲愤?于是她开始绝食,终于在十天后香消玉陨,化为一缕轻烟,随风飘散。

  圣哲总会自责:“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但在白居易的文集里,我们没有看到关于盼盼之死的忏悔文字。在老白的内心深处,会不会反躬自省呢?
  二百多年后,苏东坡任徐州刺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住在燕子楼(这座楼房也够坚固的,历二百余年而屹立不倒),想起关盼盼的故事,就填了一首《永遇乐》,前有小序说:“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其实,他“梦盼盼”仅是借题发挥,实则是抒发人生如梦的感叹。词云:
  明月如霜,好风似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沉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无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