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最早一代特种兵回忆录》
第1节

作者: 金色蒲公英194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7-16 20:32:00
  这是真实的故事。之所以写出来,是受了在报社当编辑的儿媳的鼓励。偶而,她听到我给小孙子讲我在部队里的故事,她说:爸爸,你的故事一点都不输于电视剧,而且你应该算共和国最早一代的特种兵,那时候的斗争形势比现在复杂,所以你的故事应该更好看。
  我心动了。我已年过七十,“人生七十古来稀”,再不写点什么,或许就真的“往事如烟”了。
  ——————————————————————————————————————
  引 子

  二○○六年的一天,一道布置给小学二年级学生运算的数学题,登上了杭州市《都市快报》的头版。这道题,引起了杭州市民的热议。
  当时,我在杭州的一所老年大学学习,老年大学的那些同学,自然也卷入到这场热议之中。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题,却有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不知道如何解答。包括一些已经当上了报纸记者、编辑的爸爸妈妈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说来也巧,出这道数学题的学校、班级,正是我的孙子读书的那个学校、班级。可以说,我是最先接触到这道数学题的学生家长之一。辅导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解题,不能满嘴都是X、Y,得用二年级的学生听得懂的话才行。这道题目难,最难的难点就在这里。
  “议”者无心,“听”者有意。
  事后,班上一位退休教师跟我商量:希望我利用暑假、寒假,跟她一起去给小学生辅导功课。她还说,她每年暑假,都能从这方面获得四万元左右的收入。如果我去协助她,一个暑假不会低于二万元。

  一个暑假,二万元。十分诱人,我答应了。
  我想,我活了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碰到过赚钱这么容易的机会,真是天上掉下馅饼来了。
  可是,一转念,我又觉得,这半个多世纪的日子,充满了艰辛和磨难,过得实在太“紧”了。我真的想给自己松松绑,“舒”一下那颗早已十分疲惫的心了。
  是为了钱,牺牲符合自己人性的生活?还是放弃这么好的挣钱机会,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中去,享受一份轻松与快乐?我又陷入了两难之中。
  暑假临近。这位退休老师来电话,要“敲定”这件事情时,我却反悔了。

  我说:“我已经改变主意,决定不去了。”
  “为什么?”
  “我想通了,人生是应该分成不同的阶段的。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生命的主题也不一样。年少时,好好学习;中青年,成家立业;现在老了,尽管身体还好,是用还好的身体,去赚钞票,继续创造财富?还是用还好的身体,去用钞票,尽情享受生活?我决定选择后者。”
  “唷,你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宠辱不惊了?你是不是变糊涂了?”
  “怎么会这样?”对方先挂断了电话。

  付出较少的劳动,获取较大的收获。对我来说,可以算是一种诱惑。
  不为诱惑所动,就算是宠辱不惊?是糊涂?我看未必。但这至少是一种意识,一种境界,对于我来说,我还认为,这是我的一大进步。
  这种意识,这种境界,还有我在这方面的进步,也决不像那位退休老师所说的那样,会突然之间就产生、突然之间就能达到的。
  我“怎么会这样?”三句话真的说不清楚,就让那串长长的、绵延了七十年的脚步,慢慢地告诉你吧。
  日期:2012-07-16 20:53:44
  一 家道清贫读书勤奋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可以说是农村中“最会过日子”的父母了。父亲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劳作机器,他不是人们常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如他自己经常挂在嘴上的:“从鸟叫一直做到鬼叫。”天天如此、年年如此。除了田里那些永远干不完的活计之外,农闲时节,他还常常一个人把村村巷巷彻底清扫一遍。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会乐呵呵地对人说:“村子干净了,就像人换了件新衣裳,看上去精神多了!”清扫出来的垃圾,全是残枝败叶,堆积起来,经过自然发酵之后,就是很好的肥料,真是一举两得。母亲则是一个无论如何“一定要算好了再过(日子)”的人:田里收上来多少,可以消费掉多少,必须积余多少,决不含糊。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母亲把祖传下来的平房翻建成了两间楼房。这在当时,完全称得上是个聚沙成塔的壮举!家里总共只有四亩地,父母亲,我们兄弟姐妹四个,还有奶奶共七个人吃饭。一年到头,所剩无几。如果没有父亲的几乎是永不停息的劳作、如果没有母亲的一点一滴的长期积累,别说是盖楼房了,要喂饱七个人的肚子也难!

  经过一年一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之后,父亲的任劳任怨、百折不挠的品格和母亲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也传给了我,成了我终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一九四二年,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四十二岁,母亲已经三十八岁。老来得子,父母对我自然是关怀备至、宠爱有加。不过,关怀归关怀,宠爱归宠爱,他们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根本无暇顾及我“去了哪里?在做什么?”如果我们家是支排球队的话,我就是队里名副其实的“自由人。”
  小时候,我生性好动,既顽皮,又贪玩。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事情,还真有点后怕。
  我喜欢爬树。如果当时有爬树这项比赛的话,我准能拿冠军。我上树之后,只要头顶上还有树杈,一定会抓住了继续往上攀,简直到了不计后果的地步,真有几分爬树“敢死队” 的味道。在树冠上,有些枝条已经承受不了我的体重,被压得倒垂了下来。我还不罢休,还要有意荡悠几下,“享受”一番。春末夏初,村前村后的大树上,满是鸟巢。在当时的“捣鸟小分队”里,我是出了名的“尖兵”。不过,我的出场机会并不多,只有在其他队员都无法完成的高难度情况下,才需要我去实施“最后一击”。

  我还喜欢玩水。常与村里那帮小兄弟一起捕鱼捉虾。还不会游泳的时候,就敢去岸边的水草里用手摸,用小网网。刚刚学会游泳,就瞒着父兄去挑战当地最宽阔的大河。(童年时最错的错处,就出在这里!如果中途体力不支或遇到抽筋等情况,后果就很难设想了。看官们可千万别学!)
  初生牛犊不怕虎。你是不是认为我“有能耐、够勇敢?”错了!那是我当时实在太无知了,根本就不懂得老虎的厉害!这可是万万仿效不得的。
  进城读高中之前,我曾经有过徒手在二小时內捉到三公斤黄鳝和赤手空拳在那条最宽阔的大河内捕获一条五公斤重的鲶鱼的紀录。
  上学前的那段时间,我几乎就是一个不受管束的“野孩子”。玩累了,就在路边席地而坐,小憇片刻;觉得睏了,随便钻进哪一家的草垛,睡上一觉。数不清有多少次忘掉了时间,忘记了吃饭。
  回想起来,只有等到过年了,母亲才会给我添几件新衣裳、分几颗粽子糖。在我看来,父母对我的关怀,常常只是停留在他们的口头上;父母对我的宠爱,大多只是装在了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即便如此,我的印象中的童年,依然充满着幸福和快乐。因为我衣食无忧,完全可以吃饱、穿暖。还可以打弹子,踢毽子,可以滚铁环,玩弹弓。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真的是随心所欲,没有一点点压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